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婉贞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全麻
  • 3篇麻醉恢复
  • 3篇麻醉恢复室
  • 3篇恢复室
  • 2篇移植器官
  • 2篇手术
  • 2篇器官
  • 2篇器官移植
  • 2篇护理
  • 2篇保温措施
  • 1篇担架
  • 1篇移植手术
  • 1篇身心
  • 1篇身心状态
  • 1篇肾病
  • 1篇术后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准备
  • 1篇苏醒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胡婉贞
  • 5篇丁红
  • 2篇史丽莎
  • 2篇雷洪玲
  • 2篇雷芬
  • 2篇白玲
  • 2篇叶桂荣
  • 2篇张玉兰
  • 2篇方妹妮
  • 2篇姚琳
  • 2篇林海洁
  • 2篇姜玉梅
  • 1篇游丽娟
  • 1篇肖伦华
  • 1篇姜玉梅
  • 1篇张婷婷

传媒

  • 2篇护理学报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可观察床笠式保暖被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观察床笠式保暖被,包括被体,所述被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内凹形成弧形颈部槽,所述被体宽度方向的两侧连接有包担架布,包担架布的边缘为松紧边缘,被体在对应四肢位置均设置有透明视窗,在各透明视窗处开有可打开的操...
丁红林海洁胡婉贞 王晓娜
护理谵妄筛查量表在全麻苏醒期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观察护理谵妄筛选评分法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全麻苏醒期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下非心脏择期手术后转入PACU的老年(≥65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次使用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法和护理谵妄筛查量表进行谵妄评估。以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法为标准,评估护理谵妄筛查量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30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法诊断标准,本组的谵妄阳性率为25.7%。与非谵妄患者相比,谵妄患者中男性比例、年龄、手术时间、PACU留观时间均高于非谵妄患者(P<0.05)。与设定标准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法相比,护理谵妄筛查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当诊断阈值≥1时,护理谵妄筛查量表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5.3%和99.6%,与标准的一致性Kappa为0.707(P<0.01)。结论护理谵妄筛查量表是一种简便快捷、易于掌握的谵妄评估量表,可用于PACU老年患者谵妄评估的筛选。
丁红胡婉贞肖伦华陈寒霏姜玉梅张婷婷
关键词:PACU谵妄
麻醉恢复期患者不同保温措施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采用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实施保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胸腹部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30例。手术结束后,所有全麻患者均直接转入麻醉恢复室,观察组采用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实施主动保温,温度调节为35~40℃,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法,盖棉被被动保暖。观察两组生命体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的差异,观察两组寒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保温干预后,两组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苏醒期寒战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全麻手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实施加温系统主动保温,可以预防患者苏醒期低体温状态,促使其快速、安全度过苏醒期,利于尽快康复。
丁红胡婉贞姜玉梅
关键词:全麻手术麻醉恢复室
麻醉恢复室患者不同保温措施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患者采用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实施保温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胸腹部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患者60例,按数字化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30例。手术结束后,所有全麻患...
丁红胡婉贞姜玉梅
关键词:保温麻醉恢复室全麻
文献传递
麻醉恢复室患者《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的制定及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参考《患者离室标准》制定的《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应用于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3年5-8月南方医院300例成年择期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分成两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患者由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医生在患者离室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经验观察后,进行Steward评分,之后通知护士转运;观察组(observation group)患者由PACU护士按照《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的要求进行判断,满足条件后通知PACU医生进行Steward评分,之后遵医嘱转送。比较两组患者满足转送条件时间、实际转送时间、转送至病房后术后基本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PACU的满足转运条件时间和实际转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转送至病房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护士执行预先制定的《转运前护理观察指标》,主动进行患者转运前病情观察,可明显缩短患者留置PACU时间,提高医疗和护理工作效率。
丁红胡婉贞林海洁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护理转运
康复期器官移植患者家属身心状态与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康复期器官移植患者家属心身状态对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600例康复期器官移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康复期器官移植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高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状况、医疗费用来源的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P〈0.01)。积极应对与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移植器官长期存活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器官移植长期存活呈负相关。结论焦虑普遍存在于康复期器官移植患者家属中,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状况、医疗费用来源的患者家属焦虑状况有差异;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越多,其焦虑水平越低.移植器官存活时间越长:采取消极府对方式越多。其焦虑水平越高.移植器官存活时间越短。
叶桂荣姚琳张玉兰方妹妮胡婉贞白玲史丽莎雷芬雷洪玲
关键词:器官移植家属身心状态长期存活
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对器官移植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终末期肾病(ESRD)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社会劳动力和患者生命质量的疾病,器官移植手术是根治此类疾病的唯一方法。近10年来人们对于器官移植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人/移植器官存活率也均有较大的提高。1993年4月8日-2004年6月5日我们对2049例次器官移植患者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叶桂荣姚琳张玉兰游丽娟白玲雷洪玲雷芬方妹妮胡婉贞史丽莎
关键词:器官移植患者健康教育器官移植手术终末期肾病群众健康移植器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