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海波

作品数:152 被引量:55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哲学宗教
  • 22篇文化科学
  • 18篇政治法律
  • 10篇社会学
  • 8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军事
  • 1篇文学

主题

  • 44篇哲学
  • 33篇文化
  • 30篇主义
  • 18篇社会
  • 15篇马克思恩格斯
  • 15篇恩格斯
  • 14篇唯物
  • 12篇马克思主义
  • 11篇思维
  • 10篇马克思主义哲...
  • 9篇社会主义
  • 8篇正义
  • 8篇思维方式
  • 8篇唯物史观
  • 7篇中国哲学
  • 7篇人性
  • 6篇正义观
  • 6篇生命
  • 6篇唯物主义
  • 6篇民族

机构

  • 137篇东北师范大学
  • 15篇齐齐哈尔大学
  • 4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白城师范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春汽车工业...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作者

  • 150篇胡海波
  • 10篇郭凤志
  • 4篇常江
  • 4篇涂良川
  • 4篇马军海
  • 3篇赵德江
  • 3篇田克勤
  • 3篇张群
  • 3篇丁立卿
  • 2篇宋禾
  • 2篇魏书胜
  • 2篇孙戬
  • 2篇王一闳
  • 2篇荆雨
  • 2篇张杰
  • 2篇杨玉洪
  • 2篇肖永辉
  • 2篇曲波
  • 2篇王卓
  • 1篇孙璟涛

传媒

  • 18篇东北师大学报...
  • 1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1篇学术交流
  • 10篇社会科学战线
  • 7篇理论探讨
  • 6篇现代哲学
  • 5篇广西社会科学
  • 5篇马克思主义研...
  • 4篇求是学刊
  • 4篇东北史地
  • 3篇兰州学刊
  • 3篇长白学刊
  • 3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毛泽东邓小平...
  • 2篇理论月刊
  • 2篇延边大学学报...
  • 2篇南京政治学院...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 8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资本逻辑下的元宇宙: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视角被引量:4
2023年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突破虚拟与现实之间壁垒的元宇宙构想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的大事件。元宇宙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美好叙事,实际上是数字技术与资本结合而诞生的数字生态体系。从政治经济学分析的视角出发,元宇宙仍然嵌入于经济逻辑构建和现实社会架构之中,人类社会生活被还原为抽象数据。资本以隐蔽化的数字剥削形式全面占有劳动者的数字劳动成果,通过与数字技术的结合重塑政治权力秩序,最终完全地掌控劳动者的生命过程和社会关系,实现其自由增殖的根本目的。因此,资本逻辑统摄下的元宇宙并不是劳动者的“乌托邦”,而是他们的“数字囚笼”。
孟茁胡海波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层归因及可能的出路被引量:9
2007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是近年来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文章通过对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希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困境提供一条可能的出路。
胡海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教学理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概念被引量:1
2020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正式问世,是马克思思想的秘密和诞生地。马克思在对传统共产主义观念的批判中,第一次全面阐释了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对粗陋共产主义的批判,阐述了理解人的本质的原则性高度;对政治性质共产主义的批判,阐释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基础和应当具有的历史视野;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共产主义在感性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获得理解,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共产主义作为改变现实状况的现实运动,就是人通过人的劳动不断自我生成的历史过程。
胡海波王一闳
关键词:《巴黎手稿》共产主义
人与自然关系的正义境界被引量:6
1997年
人的自然界是人通过实践创造的生活世界。人对自然的实践必然体现人对生活,对自身真、善、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正义境界。与人的完善和发展相适应,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体现为三个基本阶段: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阶段,人对自然的独立性阶段,人对自然的自由性阶段。当代人与自然关系正处在从反思“独立性境界”向追求“自由性境界”的历史转折关头。人与自然关系在当代的矛盾,其根源在于人对自然狭隘的功利观念与行为。真正实现从功利的自然到人类的自然的彻底转变,人类才能走出危机与困境。
胡海波
关键词:自然界
汉代的盛世伦理及其当代意义--董仲舒伦理思想的启示被引量:1
2009年
继承百家争鸣的成果并与统一王朝的时代要求相结合,汉代的盛世伦理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人类道德与伦理精神的理解,浸润、滋养并融会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董仲舒的伦理思想具有以儒为主、兼摄百家的包容精神、天人感应的天道精神、更化有为的"强勉"精神、厚德简刑的德性精神等特征。生命的物化与伦理精神的沦落、精神家园的失却,成为当今时代人类性的问题。中华民族重塑当代伦理精神的关键在于葆有"精神的自我",这可以从董仲舒伦理思想的内涵及建构方式获得重要的启示。
胡海波荆雨
关键词:汉代伦理精神
“类哲学”创想的三重主题被引量:1
2024年
高清海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他的“类哲学”创想。“类哲学”可以视为当代中华民族创造“哲学自我”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理解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必须把握住“类哲学”的三重主题——人性主题、现实主题与生命主题。高清海先生自1990年开始重点关注与研究“人”的问题,把“人”作为哲学的主题,实现了哲学观念的变革,也开启了“类哲学”创想的思想历程,人性主题也就构成了高清海先生创想“类哲学”的哲学主题。市场经济研究把“人”的哲学主题创造性地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为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提供了一个时代性的现实主题。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创想与思想建构是围绕着人的“类生命”这一主题具体展开的,是在人类走向“类时代”的语境中思考与表达人的“类生命”和“类本性”的未来哲学问题。类哲学的三重主题也应当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哲学研究与思想创造的哲学基础。
胡海波
关键词:类哲学类生命
马克思早期的文化观
2012年
1841—1843年是马克思文化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1841年的《博士论文》表达了他用"自我意识"原则改造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文化努力;《莱茵报》时期"物质利益的难事"逐渐松动了他原有的理性主义文化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决定论进行了矫正,为文化唯物论根本立场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胡海波郭凤志
关键词:文化观理性主义文化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的文化自觉
2013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可以从三个向度展开:从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有机联系来把握整体性的贯通性研究,从其形成、丰富和发展来把握整体性的过程性研究,以实践为视域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中把握其整体性的实践性研究。这样的整体性研究,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浩繁的系统工程,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将其切实地推进。
杨志平胡海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化自觉整体性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的评判及意识形态期待被引量:3
2016年
在启蒙时期中西文化发生实质性遭遇之后,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判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颂扬到无情批判的颠覆性转变过程。与以往学者的评判相比,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文化的评判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存在等外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世界历史境遇下的中华文化与他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中国社会各阶级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层面展开的文化生态评判,在把握事实总和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生态进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期待。
胡海波郭凤志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生态意识形态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被引量:26
2008年
以人生为主题的思想志趣,圆融生命的思维方式,完善人性的生命精神,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思想境界与精神传统,形成了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精神特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凝聚着中华文化的思想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以"生命观点"的思维方式探寻人的生命本性,追问生命精神问题何以成为当今时代民族性、人类性的问题,进而悟觉精神家园的生命意蕴,是复兴中华文化传统的生命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的思想问题。深入思考与研究这一问题,我们才能真正"以人为本",从人的生命的意义上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传统,生成融贯中西、通古达今的生命精神,创造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坚定从容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胡海波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生命精神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