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雄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犊牛粪便中冠状病毒抗原被引量:1
- 1995年
- 用两株单克隆抗体混合后包破EIISA微孔板,加中过状病毒抗原,加经白陶土处理过的兔抗牛冠状病毒高免血清,再加上辣根过氧化物酶际记的羊抗兔IgG抗体,加底物显色间接EltISA检测牛冠状病毒抗原获得成功。用此方法检测细胞培养的牛冠状病毒上清液,其敏感度高出血凝试验(HA)8倍。从武汉市附近3个奶牛场采集犊牛腹泻粪便105份,用单抗ElISA检测牛冠状病毒抗原,共检出阳性36份。并与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电镜等方法比较,证明其简便;快速;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克服了单独使用多价抗体出现非特异性反应和单独使用单克隆抗体OD值太低的困难.
- 陈焕春金梅林何国庆苏雄陈毓川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牛病
- 用单克隆抗体PAP桥联酶标技术检测猪粪中的猪痢疾密螺旋体被引量:3
- 1993年
- 用单克隆抗体(McAb)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桥联酶标方法,在实验室检测8株猪痢疾密螺旋体(T.h)纯培养物,全部“+”,检测无害密螺旋体(T.i)及禽弧菌(AV)各1株全为“-”。用该法检测来自猪痢疾(SD)猪20头份全为“+”,健康猪39头份全为“-”和可疑猪场的猪粪201头份,其中38头份“+”,163头份“-”共260头份,其结果与McAb间接荧光抗体(IFA)试验一致。捎除了用多克隆抗血清(PcAS)IFA和结晶紫染色法对T.i及在健康猪群中所出现的假阳性。PAP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染色标本能长期保存。初步结果表明该法可以成为诊断工作和免疫学研究的有用工具。
- 苏雄陈毓川程国富徐珊金梅林罗满林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痢疾猪病
- 禽弧菌性肝炎在一蛋鸡场中的突然爆发
- 1991年
- 禽弧菌性肝炎是由禽弧菌引起的仔鸡和成年鸡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为特征。该病由Delapla-ne等(1955)称作肝炎,Sevoian等(1958)和Hofstad等(1958)称为禽传染性肝炎,Peck-ham(1958)则用禽弧菌性肝炎,以区别于来自其他的弧菌感染或肝脏疾病。1989年3月初在湖北某地鸡场暴发禽弧菌性肝炎,一批17周龄的罗斯鸡最先发生,5000只鸡群中约有20%的鸡发病,21天中每天有4~11只死亡,共死亡167只,死亡率为3.34%。(一)
- 苏雄谢宗伟
- 关键词:肝炎鸡场
- 用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技术检测猪粪中的猪痢疾密螺旋体被引量:1
- 1995年
- 用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技术检测猪粪中的猪痢疾密螺旋体程国富,陈毓川,苏雄,徐珊(华中农业大学牧医系武汉430070)猪痢疾(SD)是生长育肥猪的一种严重的粘膜出血性腹泻病,其病原为猪痢疾密螺旋体(T·h)。对该病的诊断常依据可疑猪的病史,临床症状和病理...
- 程国富陈毓川苏雄徐珊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猪痢疾密螺旋体结晶紫杂交瘤
- 用双层平板和双温培养法分离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被引量:14
- 1994年
- 自行设计双层平板选择培养基并用双温培养法分离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用加有1%葡萄糖的麦康凯琼脂作为基础培养基,从猪鼻腔采取病料以环形或3点形接种到该基础培养基,在37℃培养8~10h后,再在该培养过的基础平板上倾注一层约3mm厚的经灭菌并冷至45~50℃的半固体培养基,于25℃再正放培养14~16h。其后在培养基表面挑选单个或扩散生长的菌落接种上述基础平板培养基进行初步验证,再取这些验证过的菌落作纯培养后进行种型鉴定。本法不需要抗菌剂,能抑制其他污染杂菌和真菌的生长。
- 苏雄汪梦萍陈毓川刘贤洪叶冬青张钢
- 关键词:支气管培养基
- 用牛血清-裂解红细胞琼脂培养基分离禽弧菌及其特性鉴定
- 1991年
- 用牛血清-裂解红细胞(BS—dRBC)琼脂接种含禽弧菌的病料,在37.5℃,7—10%CO_2的培养箱内培养24—48小时后,即可观察到禽弧菌的典型菌落,将该培养基置透射光下观察菌落,弧菌菌落的无色透明性,易与其它杂菌菌落相区别。经纯培养后再进一步作鉴定证实。用含0.05%巯基乙酸钠、0.1%琼脂的糖培养基接种弧菌经培养后再加入酚红指示剂的方法,对鉴别禽弧菌的糖发酵试验,取得满意效果。
- 苏雄
- 关键词:牛血清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