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萍

作品数:15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阻塞性
  • 8篇慢性
  • 8篇慢性阻塞性
  • 8篇肺疾病
  • 7篇阻塞性肺疾病
  • 7篇慢性阻塞性肺...
  • 7篇疾病
  • 4篇急性加重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疾病患者
  • 3篇肺疾病患者
  • 3篇病患
  • 2篇症状
  • 2篇评分
  • 2篇误诊
  • 2篇疗效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急性加重期
  • 2篇肺病

机构

  • 15篇成都市第二人...

作者

  • 15篇蒋萍
  • 6篇徐英
  • 5篇陈红
  • 4篇徐治波
  • 2篇叶敏
  • 1篇曾嘉涛
  • 1篇雷建波
  • 1篇李继琼
  • 1篇颜浩
  • 1篇邓正旭
  • 1篇石娟
  • 1篇金洪
  • 1篇宋晓英
  • 1篇宋磊
  • 1篇李丹

传媒

  • 4篇国际呼吸杂志
  • 3篇四川医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门诊随访次数、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稳定期COPD患者77例,根据患者自愿参加健康教育分为健康教育组38例和非健康教育组39例。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门诊随访率、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77例完成半年随访,健康教育组的治疗依从性、门诊随访次数和生活质量评分指标较非健康教育组明显改善(P〈0.05);健康教育组与非健康教育组的肺功能指标(FEV。%预计值和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门诊随访次数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李丹雷建波徐治波蒋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依从性
重新认识肺脓肿的临床特点(附18例误诊报告)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肺脓肿误诊的原因,总结误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误诊的18例肺脓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起病与亚急性或隐匿性起病各9例。均有咳嗽、咯痰表现,其中咯脓痰9例;畏寒、发热13例,其中高热8例;消瘦4例。18例误诊为肺结核14例,误诊为肺炎或肿瘤4例。结论:肺脓肿的误诊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抗感染治疗不规范等因素有关,故应多角度、全面认识肺脓肿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重视痰细菌学标本的检测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注意病灶痰液的引流并加强基础护理。
蒋萍
关键词:肺脓肿误诊结核肺炎肺肿瘤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细菌感染前白蛋白与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与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探讨PA在判断AECOPD合并细菌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206例老年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测量入院时及痊愈时(出院前) P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差异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A与PCT、WBC、N%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及痊愈时PA、PCT、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入院时及痊愈时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及痊愈时PA与PCT均具有相关性(P <0. 05)。结论:AECOPD合并细菌感染时PA明显降低,感染控制后明显升高,PA变化与PCT变化具有显著负相关,PA可作为提示老年AECOPD合并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徐英陈红彭仕凤杨明金蒋萍曾嘉涛
关键词:老年细菌感染前白蛋白
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AECOPD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患者119例,分为常规组64例和低分子肝素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d后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评定量表(mMRC评分)、血红蛋白、D-二聚体、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MRC评分、PaO_2、PaCO_2、FEV_1%、FEV_1/FV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低分子肝素组改善更明显(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分子肝素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改善AECOPD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和肺功能及降低肺栓塞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徐英蒋萍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爱全乐治疗感染后咳嗽40例治疗观察被引量:19
2008年
蒋萍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治疗观爱全乐抗胆碱能药物咳嗽症状抗组胺药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临床特点和抗栓治疗现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非瓣膜性房颤(NVAF)的临床特点和抗栓治疗现状,分析目前抗栓治疗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呼吸科住院的327例老年AECOPD合并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血栓栓塞风险(CHA2DS2-VASc)评分和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分析抗栓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老年AECOPD合并NVAF患者平均年龄(82.29±5.899)岁,≥75岁296例(90.52%)。FEV1平均为(40.16±10.391)%,PaCO_2平均为(70.87±9.477)mm Hg,合并疾病多。323例(98.8%)CHA2DS2-VASc评分≥2分,205例(62.69%)HAS-BLED评分1~2分。抗栓治疗96例(29.36%),其中抗血小板治疗71例(73.96%),抗凝治疗25例(26.04%),各年度抗栓治疗比例低且未随年度变化有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1例未使用抗栓治疗,原因主要有医生缺乏抗凝知识94例(40.69%)、患者担心监测麻烦46例(19.91%)、患者担心出血38例(16.45%)。5例服用阿司匹林发生大便隐血阳性。1例服用华法林皮肤出血散在瘀斑,其余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老年AECOPD合并NVAF患者发病率高(尤其高龄老人)、致残率高、血栓风险高、出血风险相对较低、抗凝治疗严重不足。应加强呼吸科医生NVAF知识学习和向患者普及NVAF知识,从而提高老年AECOPD合并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
徐英陈红彭仕凤杨明金蒋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非瓣膜性房颤抗栓治疗
无创智能模式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在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结合分钟通气量(VE)等呼吸机参数,与传统自主呼吸时间保证模式(S-T)相比较,了解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模式(AVAPS)对伴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伴Ⅱ型呼吸衰竭和意识障碍的AECOPD患者54例,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无创呼吸机AVAPS模式(27例)及S-T模式(27例)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2、4、12、24 h后的动脉血气值、格拉斯哥(GCS)评分及VE等呼吸机参数。结果2组患者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pH值、PCO2、GCS评分均改善(P值均<0.05)。在治疗2、4 h时,2组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2、24 h时,AVAPS组PCO2低于S-T组(P值均<0.05)。在治疗24 h时,AVAPS组pH值高于S-T组(P<0.05)。在各时间段,2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和治疗2、4、12 h时,2组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4 h时,AVAPS组VE高于S-T组(P<0.05)。在观察期间,AVAPS组患者治疗过程中VE的变异度更小,更稳定。2组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伴Ⅱ型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AVAPS模式治疗改善二氧化碳潴留效果优于S-T模式,其优势体现在实际VE达到预设值并持续稳定。
蒋萍杨春梅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格拉斯哥评分分钟通气量
AECOPD恢复期患者肺容量、肺流量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恢复期肺容量与肺流量相对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3月入院的AECOPD患者80例,其中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30%pred(极重度组)、30%~50%pred(重度组)各40例。分别于入院3 d内(急性期)及病程第25~30天(恢复期)测量用力肺活量(FVC)、FEV1,计算FVC/FEV1及其急性期、恢复期差值比值(△FVC/△FEV1)。结果两组恢复期FVC/FEV1均较急性期显著改善(其中FVC改善较FEV1显著),P<0.05;重度组FEV1改善率显著大于极重度组,FVC改善率显著低于极重度组,△FVC/△FEV1显著小于极重度组(P均<0.05)。结论在AECOPD恢复期,患者肺容量改变大于肺流量,肺流量变化依赖于肺容量改善情况,而肺容量改善主要与小气道限闭、小气道功能改善有关(尤其在肺功能更差者);FVC既能反应肺容量变化,又能间接反映小气道功能,建议作为评价COPD病情变化的肺功能指标。
蒋萍李继琼陈红
关键词:肺疾病阻塞性用力肺活量
太极拳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太极拳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同时进行太极拳锻炼,试验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试验前后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Borg评分。结果:试验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无明显改善(P>0.05),仅试验组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Borg评分较试验前有改善(P<0.05)。结论:太极拳能够有效地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呼吸困难情况。
邓正旭陈红徐治波蒋萍杜月君宋磊林家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太极拳
深吸气量对COPD急发期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IC(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发期患者(AECOPD)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AECOPD患者40例[FEV1(第1秒呼气流量)/pred38%]。入院时及病情缓解后分别行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IC、RV(残气量):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行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FEV1无明显变化,IC平均上升(11.73±0.35)%,氧合指数上升(17.36±0.45)%,P<0.05,RV减少(9.95±0.42)%,P<0.05。ΔIC与Δ呼吸困难、Δ氧合指数成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513,0.257,P<0.05),ΔIC与ΔRV呈负相关(r=-0.238,P<0.05),而与ΔFEV1无相关性(P>0.05),以治疗后Δ呼吸困难为因变量,作多因素分析,4个变量中,ΔIC与Δ氧合指数对呼吸困难改善有预测意义,ΔIC更显著(P<0.05)。结论IC是反应AECOPD患者病情缓解较敏感的肺功能指标,可作为FEV1的补充,共同评价AE-COPD患者的治疗疗效。
蒋萍宋晓英
关键词:深吸气量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