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天英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根瘤
  • 4篇根瘤菌
  • 3篇系统发育
  • 3篇IGS
  • 2篇多样性
  • 2篇豇豆
  • 2篇系统发育研究
  • 2篇慢生根瘤菌
  • 2篇发育研究
  • 2篇RRNA
  • 2篇16S-23...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质粒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区
  • 1篇生态区域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片段
  • 1篇限制性片段长...

机构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袁天英
  • 4篇张伟涛
  • 4篇周俊初
  • 3篇杨江科
  • 1篇杨成运
  • 1篇徐莉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地区快生豇豆根瘤菌的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从采自不同土壤中的豇豆(Vigna unguiculata)根瘤中分离、纯化并通过结瘤试验筛选出14株豇豆快生根瘤菌,将其和来自其他种属的6个参比菌株的耐盐性、耐酸碱性、天然抗药性、碳源与氮源利用和质粒图谱分析进行了系统比较,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供试菌株的数值分类树状图谱。结果表明,分离自不同土壤中的豇豆快生根瘤菌具有较大的多样性。在77%的相似水平上,快生豇豆根瘤菌与参比菌株分为4个亚群,亚群中部分菌株的相似性与分离的土壤有关,而6株参比菌株则分别独立形成两个亚群。
袁天英杨成运张伟涛周俊初
关键词:豇豆根瘤菌多样性聚类分析
绿豆慢生根瘤菌的多样性研究
本研究采用表型性状测定、16S rDNA-RFLP、16S rDNA序列分析、16S-23S rDNAIGS RFLP 分析以及 RAPD 分析等技术系统首次研究了从我国不同地域分离的44株绿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根...
袁天英
关键词:绿豆根瘤菌系统发育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
文献传递
我国主要生态区域绿豆慢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利用16SrRNAPCR-RFLP、16SrRNA序列分析以及16S-23SrRNAIGS(IntergeneticSpacer)PCR-RFLP技术对分离自中国主要生态区域的44株慢生型绿豆根瘤菌和5株参比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16SrRNAPCR-RFLP分析表明:在76%的相似水平上,所有供试菌株可分为三大类群:群I由LYG1等13株慢生根瘤菌组成,该群在系统发育上与B.japonicum和B.liaoningense的参比菌株存在一定的差异;群Ⅱ由XJ1等21株供试菌株、B.japonicum和B.liaoningense的代表菌株组成;群Ⅲ由10株来自广东和广西的菌株和B.elkanii的代表菌株组成。16S-23SrRNAIGSPCR-RFLP分析将供试菌株分为A、B两大群。群A由34株供试菌株、B.japonicum和B.liaoningense的代表菌株组成。在85%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再分为AⅠ、AⅡ和AⅢ3个亚群。群B由10株分离自广西和广东的菌株和B.elkanii的代表菌株组成。在85%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再分为BI和BⅡ两亚群,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与16SrRNAPCR-RFLP相比,16S-23SrRNAIGSPCR-RFLP具有更高的解析度,供试菌株表现出更加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分离自中国新疆、广东和广西等地的菌株在分群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
袁天英杨江科张伟涛周俊初
关键词:RRNA16S-23SRRNAIGS
不同地域豇豆(Vigna unguiculata)根瘤菌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2007年
豇豆根瘤菌既是豆科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也是重要的根瘤菌资源之一。通过最适碳/氮源、内源抗生素抗性和NaCl耐受性等表型特征和16S-23S Intergenetic Region(IGS)RFLP特征分析对分离自8个不同地域的52株供试豇豆根瘤菌的进行了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供试菌株无论是在表型还是遗传型方面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根据IGS RFLP特征,供试豇豆慢生根瘤菌分为以下4个IGS类群:IGS-Ⅰ为豇豆根瘤菌的优势群体,在系统发育上相对独立;IGS-Ⅱ和IGS-Ⅲ的菌株分别属于Bradyrhizobium japonicum和Bradyrhizobium liaoningense;IGS-Ⅳ属于Bradyrhizobium elkanii。豇豆快生型菌株则分别归为IGS-Ⅴ和IGS-Ⅵ群,在分类地位上分别属于Sinorhizobium fredii和Rhizobium leguminosarum。不同地域的菌株在多样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分离自湖北红安的菌株仅与黑龙江德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Jaccard系数为0.25,表现出地理隔离作用。来自黑龙江德都和广西武鸣的菌株的多样性最为丰富,其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0.667和1.243与0.593和0.961。
徐莉杨江科张伟涛袁天英周俊初
关键词:表型IGS多样性
我国南北大豆产区慢生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16S rRNA基因RFLP、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16S-23S rRNA IGS PCR RFLP技术对分离自我国南北大豆产区的慢生大豆根瘤菌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16S rRNA基因PCR RFLP分析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慢生大豆根瘤菌可分为B.japonicum和B.elkanii两个类群,其中属于B.japonicum的为优势种群,占供试菌株的91%,属于B.elkanii的仅占9%,多样性水平较低。16S-23S rRNA IGS 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属于B.japonicum的慢生根瘤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69%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分为群Ⅰ和群Ⅱ两大类群。群I的菌株以分离自黑龙江和河北等北部区域的菌株为代表,群Ⅱ的菌株以分离自广西和江苏等南部地域的菌株为代表,反映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两群菌株在系统发育上均与USDA6、USDA110和USDA122等B.japonicum的模式或代表菌株有差异。
张伟涛杨江科袁天英周俊初
关键词:RRNARFLP16S-23SRRNAIGSRFLP系统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