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赞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英语专业学生英译汉译文语言过度欧化现象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以学生翻译练习为对象分析学生译文存在的过度欧化现象。从词义选择、介词与连词的使用、词类转换等词语层面以及句序调整、复杂句子结构处理等句法层面分析学生篇章翻译,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语言过度欧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避免此类现象的可行方法。
- 袁赞
- 关键词:英译汉语言
- 论语气助词在英译汉翻译实践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对比英汉两种语言虚词的异同,分析汉语语气助词的特点,探讨翻译技巧训练中语气助词的使用方法,结合译例分析语气助词在小说、诗歌、戏剧及影视剧本等文学文本材料翻译中的使用问题及其在再现人物性格特征、原文风格及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最后指出语气助词在译文实现忠实与通顺标准方面的作用。
- 袁赞
- 关键词:语气助词英译汉文学文本
- 翻译与政治的有机结合——斯皮瓦克翻译思想的理论基础探源被引量:1
- 2010年
-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翻译理论背后深藏着解构主义、后殖民批评理论、女性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子。翻译中强调政治是其理论的独特之处。在她的理论中为什么要强调翻译的政治,她的理论又是如何与上述四种理论结合起来的,她是如何批判的吸收与发展这些理论的,本文将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 袁赞
- 关键词:解构主义
- 论英语原声纪录片在英美国家概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论文界定了适合于英美国家概况教学的纪录片的范围,列举了能应用于概况教学的具有代表性的影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这些纪录片在概况教学中的应用。从口语、语音、翻译、写作等方面分析了纪录片应用于概况教学的意义,探讨了其对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的积极影响。
- 袁赞
- 从英汉语言差异看英译汉实践中语言转换的层面被引量:1
- 2016年
- 结合译例分析英译汉实践中词、句子成分、语序、表达方式以及语态等层面的转换,剖析每类转换的适用条件和使用方法。从英汉两种语言宏观与微观差异的角度分别分析英译汉词类转换、句子成分转换、语序、表达方式等转换发生的理据,厘清语言差异与语言转换的关系,以深化对英译汉中语言转换的认识。
- 袁赞
- 关键词:语言差异英译汉语言转换
- 哲学阐释学视角下的《庄子》英译研究 ——A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 Perspective
- 本文对《庄子》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经典之作的英译本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作了研究。论文主要基于《庄子》的三个全译本:里雅各的译本,梅伟恒的译本和汪榕培的译本,从译本的本质,译本的解释度,译本与原文本的关系,译者翻译前的视域...
- 袁赞
- 关键词:《庄子》视域视域融合
- 哲学阐释学视角下的《庄子》英译研究
- 本文对《庄子》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经典之作的英译本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作了研究。论文主要基于《庄子》的三个全译本:里雅各的译本,梅伟恒的译本和汪榕培的译本,从译本的本质,译本的解释度,译本与原文本的关系,译者翻译前的视域...
- 袁赞
- 关键词:《庄子》解释性视域视域融合
- 文献传递
- 《庄子》英译中的视域融合
- 2014年
- 本文选取汪榕培和里雅各的《庄子》英译本从阐释学的视角分析翻译过程中的视域融合。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分析第一阶段的视域融合,从文化特色词层面分析第二阶段的视域融合。作者发现由于视域差的存在以及译者视域与译语文化视域的影响,最终形成的译本的视域与原文本视域有较大的差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任务就是尽力减少视域差,在译本中再现原文本的视域。
- 袁赞
- 关键词:《庄子》视域融合
- 论英汉语言差异对学生语言技能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从语音、语法、写作、翻译等方面分析语言差异对学生听说写译等方面能力提高的影响,指出受汉语语音发音规则及方言发音的影响,学生说英语存在用汉语中的复元音韵母去发英语个别双元音现象;语法方面容易受到汉语的干扰而出现错误;写作方面受汉语行文习惯的影响存在的问题;汉译英方面,则存在主语确定单一、译文谓语确定失当问题。
- 袁赞
- 关键词:汉语英语语言技能培养
- 英译汉教学中学生语言差异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被引量:3
- 2015年
- 论文分析英语专业学生英译汉学习存在的问题,揭示英汉词、句子的翻译方法技巧与英汉语言差异的关系,以此说明学生语言差异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语言差异意识培养的途径,一是对英语和母语有清晰系统的认识,二是阅读英汉对比研究的经典文献,三是利用所学的语言学理论从词汇、句法、御用层面对英汉的差异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
- 袁赞
- 关键词:语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