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裘亦楠

作品数:11 被引量:63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储层
  • 4篇油田
  • 4篇碎屑
  • 4篇碎屑岩
  • 3篇石油
  • 3篇石油开发
  • 3篇方法论
  • 3篇储集
  • 3篇储集层
  • 2篇地质
  • 2篇油藏
  • 2篇河流相
  • 2篇沉积学
  • 2篇储层沉积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对比
  • 1篇地质模型
  • 1篇地质学
  • 1篇岩相
  • 1篇油藏描述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作者

  • 11篇裘亦楠
  • 1篇张昌民
  • 1篇许仕策
  • 1篇吴蕾
  • 1篇徐龙
  • 1篇徐龙
  • 1篇林克湘
  • 1篇刘怀波
  • 1篇王振彪

传媒

  • 6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4篇1991
  • 1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流相古土壤及其在河流沉积地层对比中的应用被引量:27
1991年
本文以济阳坳陷孤东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古土壤为例,对古土壤这一新的领域进行探索,主要论述河流相古土壤的识别及成因,并以古土壤为对比标志进行河流沉积地层的对比,为解决河流相储层对比这一人所公认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
叶良苗裘亦楠
关键词:河流沉积地层对比古土壤
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被引量:103
1990年
本文提出了一个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工作流程,适用于油田开发中的碎屑岩储层沉积相分析。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了简要的解释。认为细分到微相和岩石相(或能量单元),建立岩石相与储层物性的关系,是通过相分析描述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的纽带;确定沉积规模则是预测储层连续性的关键。文中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方法。
裘亦楠
关键词:储层沉积学油田开发碎屑岩
碎屑岩储层概念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双河油田Ⅳ上油组为例被引量:7
1991年
概念模型是各油田开发阶段都经常应用的一种储层地质模型。本文通过一个实例,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建立碎屑岩储层概念模型的工作步骤和方法。以岩心资料为基础,通过微相分析,作出各微相的典型柱状剖面;利用电相作出的平面相分布图,作为井间参数预测的依据;根据沉积类型估计层内不连续夹层的大小和频率。也介绍了一些实际操作中的处理方法。
吴蕾裘亦楠
关键词:碎屑岩储集层油田
大港枣园油田冲积扇储层研究被引量:9
1991年
本文对大港枣园油田冲积扇储层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为枣园油田枣北断块孔一段枣Ⅱ油组。经研究认为枣Ⅱ组为干旱环境下冲积扇扇中亚相,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河主河道沉积,辫状河次河道沉积,溢岸沉积及河道间洼地沉积。这些微相由不同沉积方式形成沉积物以不同组合类型构成,从而造成了不同微相形成砂体平面展布不同,砂体储层非均质性也不同。
王振彪裘亦楠
关键词:油田储集层冲积扇
我国河道砂体储层沉积特征和非均质模式
国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中河道砂体储集岩约占碎屑岩储层的一半。因而研究河道砂体储层沉积特征和非均质性,掌握它的一般地质规律,对改善我国老油区的开发效果和众多的陆相含油盆地新油田开发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沉积相...
裘亦楠许仕策
关键词:河流相碎屑岩构造盆地岩相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二)被引量:23
1996年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二)裘亦楠(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THEMETHODOLOGYOFPETROLEUMDEVELOPMENTGEOLOGY(Ⅱ).¥QiuYinan(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Ex...
裘亦楠
关键词:石油开发方法论
储层地质模型被引量:201
1991年
建立定量的储层地质模型是当前油藏描述所追求的核心内容,而描述渗透率在储层内三维空间上的定量分布又是主攻目标。储层地质模型可分三大类,即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体现了油藏不同开发阶段所要求的、不同精细程度的储层地质模型,
裘亦楠
关键词:储集层油藏数值模拟地质模型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三)被引量:22
1996年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三)裘亦楠(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THEMETHODOLOGYOFPETROLEUMDEVELOPMENTGEOLOGY(Ⅲ)¥QiuYinan(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Exp...
裘亦楠
关键词:石油开发方法论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一)被引量:127
1996年
石油开发地质学以正确描述油气藏开发地质特征为主要任务,是正确管理油气藏的基础,已逐渐成熟为与石油勘探并列的、石油地质学的两大分支学科之一。石油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有特定的任务和目的,尽管技术手段可以不断更新,从方法论的角度,有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把握这些原则,是搞好开发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本文从不同方面探讨石油开发地质的方法论。
裘亦楠
关键词:石油地质学石油开发油藏描述石油勘探
中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的进展被引量:163
1992年
陆相湖盆烃类储层以碎屑岩占绝对优势。湖盆规模及湖泊水体能量较小,导致碎屑岩储层比海相砂体有更严重的层间、平面、层内和微观非均质性。湖盆碎屑岩充填可归纳为八种模式,决定于构造位置、湖盆演化阶段和湖水面升降。在远源距和缓坡降背景下,沿长轴发育纵向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充填模式;横向短轴深断裂一侧,在短源距和陡坡降背景下,发育横向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充填模式。以这两种模式为端点类型,之间存在一系列过渡类型。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模式:湖盆萎缩期几乎满盆为河流砂体;盐湖蒸发期滨岸地区以砂坪沉积为主。不同沉积环境的碎屑岩储层有各自的非均质性。冲积扇砾岩和含砾砂岩由于其以模态的粒度结构而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筛积物和泥石流沉积的出现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河流砂体储层因其粒度向上变细和窄宽度,注水开发石油效果较差,但其产能一般都高。三角洲砂体具有与河流砂体相反的储层非均质性,注水效果好。滩坝砂体体积上很不重要,但以其高产和均质储层引起人们注意。湖底扇重力流砂体作为烃类储层主要位于扇中和断槽控制的水道式砂体和前缘透镜状砂体。通过露头调整丰富定量化的地质知识库以建立陆相储层地质模型,将是储层沉积学面临的主要任务。
裘亦楠
关键词:储层沉积学陆相湖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