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植物神经锻炼对直立调节障碍的治疗价值研究
- 訾慧芬李佩铂马丽光陈强杨润英马永彦马金瑞王云丽阎慧王立亚韩冬梅陈风莲
- 该研究观察组采用四肢皮肤植物神经锻炼方法,即让患儿家长用干毛巾搓擦患儿四肢皮肤,每次搓擦皮肤变红,换另一肢体交替搓擦,共20分钟,每日两次,四周后复查症状体征及直立试验,并记录 。结果显示皮肤植物神经锻炼法较口服药法有效...
- 关键词:
- 关键词:直立调节障碍
- 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泵控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 2005年
- 李佩铂訾慧芬陈强马丽光韩冬梅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布地奈德博利康尼雾化吸入
- 婴幼儿与肠道菌群失调被引量:3
- 2000年
- 訾慧芬李佩铂杨润英候毅
- 关键词:婴幼儿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平衡
- 儿童休克后胰腺损害3例临床报告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3例儿童休克病例的回顾分析,提示休克可引起胰腺损害。方法将3例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患儿,通过对其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观察胰腺损害的出现时间及变化高峰。结果在休克后血淀粉酶、脂肪酶在1-4 d开始升高,最高峰在2-7 d、血淀粉酶7-11 d恢复正常、脂肪酶14 d恢复正常。结论休克可引起胰腺损害。临床上危重症时及时动态监测血清胰酶及血糖、CRP、PCT等早期敏感指标,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 訾慧芬
- 关键词:儿童休克胰腺损害
- 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钾、氯、钙变化的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患儿血清钠、钾、氯、钙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50例FC患儿,其中惊厥1次30例(FCⅠ组)、惊厥2次20例(FCⅡ组),对30例发热患儿(发热组)和30例正常儿(对照组)的血清钠、钾、氯、钙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FCⅠ组、FCⅡ组、发热组及对照组4组间血钾、血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组血钠、血钙明显低于发热组和对照组(P<0.05);FCⅡ组血钠明显低于FCⅠ组(P<0.05)。结论:小儿FC存在低血钠、低血钙,惊厥次数越多,血钠越低;在常规治疗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以减少FC的复发,减轻脑组织和其它重要脏器的损害。
- 杨润英訾慧芬
- 关键词:高热惊厥钾氯钙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6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本文为了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4月包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及辅助检查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资料显示,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绝大部分有发热,本组69例(占89.4%)。②仍以年长儿发病最多本组7~14岁44例(57.89%)。③咳嗽有特征性,早期干咳,部分较剧烈。本组咳嗽76例(100%)其中刺激性干咳48例(63.15),有咳痰9例(11.84%),剧烈咳嗽19例(25%)。④肺部阳性体征多不明显,本组肺部呼吸音粗55例(72,36%)。⑤胸片显示肺呈肺叶或节段性大片密度增高影或肺实变浸润性病变增多,本组46例(60.52%),其次为肺门阴影增浓的改变、间质性肺炎改变及支气管肺炎改变。⑥血常规白细胞大多为正常,本组白细胞4—10×10~9/L 55例(72.36%),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多高于相应年龄范围值,本组64例(84.21%)。结论:对于①起病急、高热不退、肺大叶实变,已应用非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者要考虑肺炎支原体肺炎,要在寻找MP感染的证据的同时,果断加用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②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例细胞比例增高要考虑支原体肺炎,③血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增高者病要考虑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时给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同时要积极寻找其他病原感染的证据。
- 訾慧芬李佩铂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 异丙嗪片中毒致高血糖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马永彦訾慧芬慕桂娟
- 关键词:异丙嗪高血糖症中毒
-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2011年6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静滴治疗,观察二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痊愈32例(60.3%),显效18例(33.9%),有效2例(3.7%),无效1例(1.8%),总有效率98.0%;对照组痊愈23例(43.3%),显效10例(18.8%),有效8例(15.0%),无效12例(22.6%),总有效率77.3%。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咳嗽消失时间:联合治疗组(5.7±1.14)d,对照组(8.35±2.12)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P<0.05)。退热时间:联合治疗组(2.87±1.2)d,对照组(5.14±1.11)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7,P<0.05)。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安全可靠。
- 訾慧芬李佩铂
- 关键词:痰热清阿奇霉素中药治疗支原体肺炎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4月包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资料显示: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绝大部分有发热,本组69例(占89.40%)。②仍以年长儿发病最多,本组7~14岁44例(57.89%)。③咳嗽有特征性,早期干咳,部分较剧烈。本组咳嗽76例(100.00%)其中刺激性干咳48例(63.15%),有咳痰9例(11.84%),剧烈咳嗽19例(25.00%)。④肺部阳性体征多不明显,本组肺部呼吸音粗55例(72.36%)。⑤X线胸片显示肺呈肺叶或节段性大片密度增高影或肺实变浸润性病变增多,本组46例(60.52%),其次为肺门阴影增浓的改变、间质性肺炎改变及支气管肺炎改变。⑥血常规白细胞大多正常,本组白细胞(4~10)×109/L55例(72.36%),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多高于相应年龄范围值,本组64例(84.21%)。结论对于:①起病急、高热不退、肺大叶实变,已应用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者要考虑肺炎支原体肺炎,要在寻找MP感染的证据的同时,果断加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②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例细胞比例增高要考虑支原体肺炎;③血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增高者要考虑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同时要积极寻找其他病原感染的证据。
- 訾慧芬李佩铂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儿童
- C-反应蛋白在重症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支原体(MP)肺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重症MP肺炎(实验组)的CRP与同期住院的26例普通支原体肺炎(对照组)的CR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平均CRP达40mg/L,标准差10mg/L;而对照组患儿平均CRP为15mg/L,标准差12mg/L。实验组患儿CRP明显升高,与普通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反应蛋白作为早期重症MP肺炎诊断和治疗的应用参考指标,具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 闫慧訾慧芬王云丽
- 关键词:重症支原体肺炎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