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新型冠状病毒
  • 3篇冠状
  • 3篇冠状病毒
  • 3篇病毒
  • 2篇新生儿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脓毒症治疗
  • 2篇乌司他丁
  • 2篇小儿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新生儿期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指标
  • 1篇鱼鳞病
  • 1篇增生

机构

  • 10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石家庄市第五...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烟台市莱阳中...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铜川矿务局中...

作者

  • 10篇谢峰
  • 2篇赵芳
  • 2篇曹相原
  • 2篇郑丹丹
  • 1篇黄辉红
  • 1篇田艳娟
  • 1篇王晓麒
  • 1篇王静
  • 1篇陈艳妮
  • 1篇邱丙平
  • 1篇郑西卫
  • 1篇张淑香
  • 1篇李博
  • 1篇王永军
  • 1篇李可亮
  • 1篇刘学工
  • 1篇孙建华
  • 1篇伍梅芳
  • 1篇纳建荣
  • 1篇鞠秀丽

传媒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足口病重症35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重症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儿童急救科PICU住院的35例重症手足口病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生在3岁以下的有20例(57.14%),大部分皮疹稀疏或不典型24例(68.57%),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100%,死亡4例均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结论:重症患儿皮疹可疹稀疏或不典型,而神经系统多受累及且症状较明显,早期诊断、及时防治神经源性肺水肿可改善预后。
李怀玉伍梅芳谢峰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总结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病人(PICU)的评估应用。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PICU收住168例危重病例资料,应用PCIS正确评估儿PICU的危重程度。分值>80分属非危重病人,分值71~80分属危重病人,分值≤70分属极危重病人。结果本组评分≤70分死亡8例,评分71~80分死亡5例;评分81~100分死亡1例。随着评分值的降低,病情越危重,发生多脏器损害或衰竭的器官数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 PCIS法能帮助对PICU患儿病情做出判断,筛选出危重病人,从而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对医院医疗资源的整合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谢峰田艳娟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多器官功能衰竭
宁夏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炎症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2020年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炎症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相关性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4日至2月25日入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的7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性别及年龄患者之间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差异.结果 ①不同临床分型中,轻型、普通型患者各项炎症指标基本正常;重型及危重型患者WBC、NEU、LYM均明显降低,分别为(3.13±1.27)×10^9/L、(0.93±0.39)×10^9/L、(0.85±0.45)×10^9/L.病情越重,细胞数降低越明显,重型及危重型组WBC、NEU、LYM明显低于普通型组和轻型组〔WBC(×10^9/L):3.13±1.27比4.83±1.46、6.53±2.39,NEU(×10^9/L):0.93±0.39比2.82±1.26、3.90±1.80,LYM(×10^9/L):0.85±0.45比1.59±0.62、1.99±0.77,均P<0.05〕.轻型组患者ESR、hs-CRP及PCT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普通型组患者ESR、hs-CRP升高,重型及危重型组患者ESR、hs-CRP及PCT均升高,且病情越重,ESR、hs-CRP及PCT升高越明显,重型及危重型组ESR、hs-CRP及PCT高于普通型组和轻型组〔ESR(mm/1h):17.1(26.2)比6.5(17.0)、1.0(4.5),hs-CRP(mg/L):24.69(28.89)比4.07(9.72)、0.51(2.76),PCT(μg/L):0.130(0.090)比0.052(0.260)、0.036(0.040)〕.②不同性别患者各项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年龄因素中,不同年龄组LYM、ESR、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年龄增长,WBC和LYM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以50-65岁组最低〔分别为(4.90±1.65)×10^9/L和(1.22±0.41)×10^9/L〕;NEU逐渐升高,以>65岁组最高〔(3.43±1.80)×10^9/L〕;ESR、hs-CRP和PCT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50-65岁组最高〔分别为19.50(39.00)mm/1h、18.00(44.13)mg/L、0.08(0.09)μg/L〕.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炎症指标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这�
魏建华陆敬儒郭蕾徐麟伍魏张伟杰刘伯飞张瑞卿曹相原谢峰
关键词:炎症指标
新生儿先天性鱼鳞病2例被引量:2
2012年
先天性鱼鳞病是一组常染色体遗传性皮肤脱屑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皮肤发硬和脱屑,组织学表现为表皮增生和角化过度,是新生儿期罕见的皮肤病,现将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谢峰樊畇秀
关键词:先天性鱼鳞病新生儿期组织学表现角化过度表皮增生
宁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5例确诊儿童的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宁夏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儿童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加强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将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2月26日我院诊治的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儿童纳入研究,同时与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回顾与分析。结果5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儿童分布于银川1例、吴忠3例、固原1例,均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不典型,鼻塞1例、咳痰1例、干咳1例、发热0例、无症状2例;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5例,ALT正常5例,CRP正常5例,PCT正常5例;胸部CT可见少许病灶1例,未见明显异常4例。结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彻底治愈。
芦燕林明慧王永生谢峰
关键词:儿童
血液净化在小儿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联合常规治疗在小儿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小儿脓毒症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血液净化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PICU入住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Treg/Th17。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PICU入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Treg/Th17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与乌司他丁联合可增强小儿脓毒症患儿的疗效,促进炎性介质的清除,缓解患儿的器官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谢峰樊畇秀闫亚萍梁娟陈欣赵芳
关键词:血液净化乌司他丁乳酸
宁夏地区新生儿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 deletion syndrome;22q11.2 DS)患儿临床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7例22q11.2 DS疑似患儿纳入研究,收集整理患儿心脏、免疫、内分泌、生长发育、认知、异常面容、精神等方面的临床资料,结合染色体芯片及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确诊结果,探讨22q11.2 DS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在77例22q11.2 DS疑似患儿中,检测阳性率为14.3%(11例),阳性病例中的72.7%具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结论临床表现为先天性心脏畸形和免疫缺陷的患儿应首先进行22q11.2 DS的遗传学诊断。
于辛酉闫亚萍谢峰郑丹丹闫宝兰
关键词: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乌司他丁在儿童脓毒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儿童脓毒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PICU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儿,给予对照组(n=50)患儿常规治疗,应用抗菌药物、对症治疗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n=50)乌司他丁,连续治疗5 d后,评估两组患儿的全身炎症指标的改善情况、临床指标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结果治疗后第1 d,观察组患儿的体温、C反应蛋白、PCIS评分即有明显改善,分别为(38.43±0.18)℃、(60.33±2.16)mg/L、(12.52±1.69)×10~9/L;对照组治疗后1 d分别为(39.15±0.38)℃、(66.57±5.38)mg/L、(14.68±1.35)×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等并发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可迅速改善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安全有效,建议推广。
谢峰郑丹丹赵芳
关键词:乌司他丁儿童脓毒症安全性疗效
中国北方六省(自治区)儿童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6
2020年
目的 分析中国北方6省(自治区)儿童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治疗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陕西、甘肃、宁夏、河北、河南、山东6省(自治区)17市21家医院于2020年1月25日至2月21日经2019-nCoV核酸检测确诊的31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以及治疗和近期预后情况。结果 31例患儿年龄7岁1月龄(6月龄~17岁)。9例(29%)为输入性病例,21例(68%)有确诊成人患者接触史,1例(3%)曾接触过无症状的武汉返乡人员。31例患儿中28例(90%)为家庭聚集性发病。临床分型为无症状型4例(13%),轻型13例(42%),普通型14例(45%),无重型及危重型。症状发生频率最高为发热(20例,65%),其中高热1例、中度发热9例、低热10例,热程1~9 d,15例≤3 d,5例>3 d;其余依次为咳嗽(14例,45%),乏力(3例,10%),腹泻(3例,10%),咽痛、流涕、头晕、头痛、呕吐等少见。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者、淋巴细胞数减少者、血小板增多者各2例(6%)。C反应蛋白升高(10%,3/30),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9%,4/21),降钙素原升高(4%,1/28),血清转氨酶升高(22%,6/27)及肌酶升高(15%,4/27)也有不同比例出现。检测肾功能及血糖者均未见异常。14例患儿胸部CT有异常改变,其中9例呈斑片状磨玻璃阴影及结节,多位于双肺中外带、近胸膜区。31例患儿给予一般治疗后25例病毒核酸检测转阴(7~23 d),其中24例(77%)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中国北方6省(自治区)31例儿童2019-nCoV感染以家庭内密切接触为主要感染途径,呈无症状型、轻型和普通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性。流行病学密切接触史、病毒核酸检测及胸部影像学是儿童2019-nCoV感染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给予一般治疗,近期预后整体良好。
王端鞠秀丽谢峰芦燕李飞宇黄辉红方秀玲李元军王建云易彬岳菊侠王静王凌啸李博王义邱丙平周志远李可亮孙建华刘学工李国栋王永军曹爱华陈艳妮
关键词:疾病特征儿童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4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34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22日至2月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隔离病房集中收治的34例COVID-19患者,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0~77岁,平均(41±17)岁,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临床分型与年龄分布的关系及研究对象接触史与发病日期,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和肺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数据、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轻型5例(5/34)、普通型24例(24/34)、重型5例(5/34),重型患者以老年多见。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27/34),干咳(26/34);外周血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33/34),淋巴细胞计数减少(12/34),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增高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个别患者存在轻度肝肾功能损害。6例患者第3次或第3次以上核酸检测阳性才得以确诊。武汉居住或逗留后发病16例(第1代),与第1代发病患者接触发病11例(第2代),与第二代患病者接触发病2例(第3代),无任何接触史者5例。6个家庭聚集发病。典型病例的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斑片状磨玻璃影,伴有小叶间隔增厚;重症患者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磨玻璃影、实变影、条索影共存。治疗以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治疗为主,34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COVID-19的临床特征与一般病毒性肺炎类似,但传染性强,密切接触及家庭聚集可能造成疾病传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不能排除,高分辨率CT有助于鉴别诊断;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张淑香李静周攀纳建荣刘伯飞郑西卫曹相原童安荣高晓芳王晓麒谢峰徐麟马国仁周玮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