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蓉蓉
-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共生菌Cardinium对朱砂叶螨的生殖调控作用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了了解共生菌Cardinium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生殖调控作用,从检测到感染Cardinium的种群中选取山西运城和甘肃兰州2个感染率较高的种群作为实验材料,对Cardinium在寄主生殖调控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通过人工培养100%感染Cardinium的种群和100%不感染的种群,并从中挑取不同感染类型的雌雄螨单独进行杂交实验,设立感染Cardinium(♀)×感染Cardinium(♂),感染Cardinium(♀)×不感染(♂),不感染(♀)×感染Cardinium(♂),不感染(♀)×不感染(♂)4种杂交组合。结果发现,抗生素处理后不感染的雌螨和受感染雄螨的交配表现出了单向的胞质不亲和,而且2个种群表现出了2种类型:在山西种群不亲和的组合中,CI表现为卵孵化率显著降低,多数雌螨都产生出F1雌螨后代,但是F1代雌螨数量相对于其他3种组合明显减少;而在甘肃种群不亲和的组合中则表现为卵全部孵化且幼螨100%存活,但全部为雄螨后代。2个种群中Cardinium的亲缘关系非常相近,而它们却能够在不同的地理种群中表现出不同的CI表型,这提示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品系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表型。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Cardinium的感染机制和生殖调控作用提供重要基础。
- 刘颖谢蓉蓉洪晓月
- 关键词:朱砂叶螨共生菌CARDINIUM生殖调控杂交实验
- 木质纤维素的自然生物转化系统及其过程特征与仿生利用被引量:1
- 2017年
- 规模化和产业化开发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面临着许多科学和技术上的挑战,这些挑战的核心是如何实现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高效分离与有效转化。然而,在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系统分别进化出了其独特的木质纤维素降解与转化的生物过程机制,通过采用不同的策略与途径来克服生物质的抗降解屏障。综述了不同自然生物转化系统在降解生物质过程中的策略与过程特征,并着重分析了食木白蚁肠道消化系统在生物质降解过程中高效转化与利用的独特系统特点。向白蚁生物系统学习,利用自然生物系统的启迪及其相关基因与酶资源,结合生物仿生技术可望建立新型的生物质降解工艺,逐渐实现生物质的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全值化利用。
- 耿阿蕾孙建中谢蓉蓉吴建肖楠
- 关键词:生物质转化木质纤维素白蚁
- 共生菌Wolbachia在中国二斑叶螨种群中的扩散规律被引量:3
- 2013年
- 共生菌Wolbachia在中国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中分布广泛,所有的地理种群中均感染Wolbachia。以二斑叶螨湖南长沙(HN),辽宁兴城(LN)和江苏徐州(JS)3个地理种群为实验材料,经筛选获得100%感染和不感染Wolbachia的品系后,人工设置Wolbachia感染率为50%的品系,通过PCR技术检测二斑叶螨连续世代Wolbachia感染率动态变化,研究Wolbachia在二斑叶螨种群中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3个地理种群的垂直传播效率都为100%;HN种群Wolbachia感染率上升速度最快,F7代达到100%感染;LN种群F12达到100%感染;而JS地理种群中Wolbachia感染率速度上升最慢,在F20代达到100%感染,其后感染率均能稳定在100%。LN种群Wolbachia通过诱导胞质不亲和的策略,JS种群的Wolbachia通过提高寄主适合度的策略,而HN种群Wolbachia则通过诱导胞质不亲和与提高寄主适合度两者相结合的策略,最终达到在二斑叶螨中维持感染状态并扩散传播的目的。本研究结果为今后利用Wolbachia的扩散规律控制有害生物及疾病传播提供了基础。
- 谢蓉蓉陈小琳孙荆涛洪晓月
- 关键词:WOLBACHIA二斑叶螨
- 共生菌Wolbachia对中国二斑叶螨生殖的影响
-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世界性的害螨,自传入我国后,已成为我国花卉、果树和蔬菜的重要害螨。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中的一类共生菌,能够引起宿主多种生殖异常现象。本研究以二斑...
- 谢蓉蓉陈小琳洪晓月
- 关键词:二斑叶螨WOLBACHIA
- 文献传递
- 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对中国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生殖的影响
-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和二斑叶螨T.urticae Koch属于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真螨目Acariformes、叶螨科Tetranych...
- 谢蓉蓉
- 关键词:WOLBACHIACARDINIUM二斑叶螨朱砂叶螨
- 文献传递
- 胞内共生菌Cardinium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0年
- Cardinium是一类近几年才被人们发现和关注的细胞内共生细菌,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一个独立分支,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一样可以通过细胞质遗传。虽然这类寄生菌在节肢动物中的分布没有Wolbachia广泛,但是许多研究表明这类寄生菌同样具有诱导寄主生殖异常现象的能力。这些生殖异常现象主要包括胞质不亲和、诱导孤雌生殖、雌性化。另外,Cardinium除了对寄主具有生殖调控作用以外还能影响寄主的适合度。由于这些现象的发现,使得Cardinium也同Wolbachia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这类细菌的研究情况,主要包括Cardinium的形态特征、在节肢动物中的分布、对寄主的生殖调控作用、传播规律、系统发育等方面。最后,文章简要讨论了研究Cardinium这类胞内共生菌的价值和意义。
- 张开军谢蓉蓉洪晓月
- 关键词:CARDINIUM系统发育
- 检测叶螨体内共生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 本发明同时检测叶螨体内两种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的多重PCR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范畴。多重PCR是在普通PCR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于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特异性引物,针对多个DNA模板或同一模...
- 洪晓月陈小琳谢蓉蓉
- 文献传递
- 自然生物系统在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中的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被引量:4
- 2015年
- 开发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对于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生物质抗降解屏障,研究和利用自然高效生物转化系统是解决生物质高效转化这一重大科学问题最具潜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综述了自然生物转化系统的生物预处理机制及其生物催化资源与微生物资源以及过程仿生原理在生物产业技术中的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
- 谢蓉蓉孙建中耿阿蕾吴建朱道辰
- 关键词:生物质资源生物系统自然界微生物资源
- 二斑叶螨两种群中Wolbachia诱导的胞质不亲和作用的影响因子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Wolbachia诱导胞质不亲和(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是对寄主的生殖调控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在不同种群中CI表达的差异较大。以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辽宁兴城(LN)和江苏徐州(JS)两个地理种群为实验材料,经筛选获得100%感染Wolbachia和不感染Wolbachia的品系,通过杂交实验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研究寄主遗传背景、雄螨日龄、温度以及雄螨体内Wolbachia菌量等因子对我国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诱导CI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3,5和7日龄的雄螨诱导的CI的强度没有差异,表明雄螨日龄对我国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诱导CI的能力没有影响。二斑叶螨分别放在20℃的低温、25℃的适温和30℃的高温条件下饲养时,Wolbachia诱导CI的能力也没有任何变化,表明温度对我国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诱导CI的能力也没有影响。江苏徐州种群所感染Wolbachia菌量显著高于辽宁兴城种群,并且这两个种群感染Wolbachia菌量都随着雄螨日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表明Wolbachia菌量对我国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诱导CI的能力没有影响;江苏徐州种群内Wolbachia不能诱导CI可能是Wolbachia株系与寄主的遗传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Wolbachia的生殖调控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 陆明红谢蓉蓉赵臻君于明志薛晓峰洪晓月
- 关键词:二斑叶螨WOLBACHIA日龄温度
- 共生菌Wolbachia引起宿主细胞质不亲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以及线虫体内细胞质中呈母系遗传的共生细菌,能够在宿主中产生细胞质不亲和、孤雌生殖、雌性化及杀雄等多种生殖调控作用,其中细胞质不亲和是指被Wolbachia感染的雄性个体与未感染的雌性个体(单向不亲和),或者感染不同株系Wolbachia的雌性个体(双向不亲和)交配后不能或很少产生后代,或者后代偏雄性的现象。细胞质不亲和作用使感染的雌性个体在种群中具有很大的生殖优势,凭借这种生殖优势,Wolbachia能够迅速在宿主种群中扩张。细胞质不亲和的机理探索主要集中在细胞学水平上,其中广为接受的精子“修饰”和“拯救”理论认为,精巢中的Wolbachia能够修饰宿主的精细胞,使其不能和卵细胞正常融合,但是当母本感染相同的Wolbachia时,就能够将“修饰”过的精子细胞“拯救”过来,使其恢复与卵细胞的正常融合。而分子机理上的探索也开始在转录组、基因组和miRNA水平上对部分昆虫展开了研究。影响细胞质不亲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宿主遗传背景、Wolbachia株系、Wolbachia基因型、共生菌密度(浓度、滴度)、雄虫年龄、环境因素以及共生菌在宿主生殖组织的分布等。近年来,人类也应用细胞质不亲和控制害虫(主要是蚊虫)和人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 张艳凯张开军谢蓉蓉赵冬晓洪晓月
- 关键词:共生菌WOLBACHIA宿主生殖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