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龙
- 作品数:121 被引量:3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羟哌酯凝胶驱蚊剂的制备及其药效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制羟哌酯凝胶型驱蚊剂。方法以羟哌酯和卡波姆为原料制备凝胶型驱蚊剂,参照国标GB/T 17322.10-1998对其进行实验室药效测定并进行现场应用评估。结果实验室测试20%羟哌酯凝胶驱蚊剂药效,涂布剂量为1.5 mg/cm2,对人体有效保护时间为10.25 h,现场应用防蚊叮咬时间为9.75 h。结论羟哌酯凝胶驱蚊剂性质稳定,驱蚊效果持久,使用安全,易展开涂布,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郑剑张海阳陈超谭伟龙韩招久姜志宽
- 关键词:驱蚊剂白纹伊蚊药效
- WCD2000卫生防疫车大面积喷雾灭蝇效果观察
- 目的:结合部队演习防疫保障,测试WCD2000卫生防疫车大面积喷雾灭蝇效果.
方法:应用WCD2000卫生防疫车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对部队驻训场所进行大面积喷雾,调查喷雾前1天和喷雾后1~7d蝇密度,评价...
- 贾德胜谭伟龙韩招久郑剑陆年宏曹勇平
- 关键词:灭蝇效果
- 文献传递
- 中华按蚊抗药性PCR-RFLP检测试剂盒及其专用引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按蚊抗药性PCR-RFLP检测试剂盒及其专用引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中华按蚊中kdr基因突变位点的专用引物,由引物组A和引物组B组成:所述引物组A由引物1和引物2组成,所述引物1和引物2的核苷酸序列...
- 赵彤言谭伟龙李春晓董言德汪中明郭晓霞刘美德张映梅邢丹
- 文献传递
- 部队营区生态防治鼠害的长效研究
- 20世纪80年代初,该区部队广泛开展创灭鼠先进营区活动,多年来灭鼠方法多以化学灭鼠为主,重灭轻防,鼠密度忽高忽低,灭鼠成效难以巩固,且每年要投药两次以上,严重地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使鼠类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造成人畜误食...
- 陆年宏王忠灿贾德生钱万红谭伟龙
- 关键词:生态防治灭鼠工作鼠害控制部队卫生
- 文献传递
- 油基拟除虫菊酯复配气雾剂实验室杀虫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筛选几种油基拟除虫菊酯复配气雾剂,在实验室观察其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根据GB/T13917.2-2009,用圆筒法测定气雾杀虫剂对3种昆虫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根据GB/T13917.10-2009,测试模拟现场实验效果。结果对淡色库蚊的杀灭实验中,1号和3号配方的KT50均<1min,其他2种配方均<2min;对家蝇的杀灭实验中,3号配方的击倒时间最短,为0.90min,其他3种配方均<2min;对德国小蠊的杀灭实验中,KT50值均<1min;3种试虫的24h死亡率均为100%。模拟现场实验中,4种配方对3种试虫的1h击倒率和24h死亡率均为100%。结论 4种复配杀虫剂配方均达到了快速杀灭蚊、蝇和蜚蠊的效果,可以进入下一步实验。
- 谭伟龙艾乐乐钱万红陈超
-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
- 5个农场防鼠设施状况与鼠密度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修建和完善防鼠设施对控制鼠密度的重要性。方法对5个农场鼠重点危害场所,检查所有通向室内的门、窗、下水道等8处通道口,有无防鼠设施以及是否完善,并调查2009年以来的鼠密度资料。结果 5个农场除2家在下水道修建防鼠网外,其他通道均未采取有效防鼠设施,重点房间防鼠设施不合格率最高的为37.6%,最低的为21.8%。2009年以来5个农场虽然每年基本上都采取2次大面积药物灭鼠,但鼠密度都存在着灭前高、灭后低的迹象,不能长久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加强防鼠设施建设,提高其防鼠能力是控制室内鼠密度的重要因素。
- 孙军红陆年宏谭伟龙贾德胜
- 关键词:防鼠设施鼠密度
- 一种电控车辆行走的变速传动箱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车辆行走的变速传动箱,它包括第一转速轴一端与第一转速电磁离合器一端连接;第二转速轴一端与第二转速电磁离合器连接,第二转速电磁离合器与第四电磁离合器连接;第三齿轮轴的另一端与第三电磁离合器连接,第三...
- 崔业民谭伟龙崔华周宏平许林云
- 文献传递
- 浓缩乳油剂灭蚊蝇效果观察
- 2004年
- 孙军红陆年宏吴晓燕谭伟龙钱趋程
- 关键词:毒性卫生工作
- 一种电控车辆行走的变速传动箱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车辆行走的变速传动箱,它包括第一转速轴一端与第一转速电磁离合器一端连接;第二转速轴一端与第二转速电磁离合器连接,第二转速电磁离合器与第四电磁离合器连接;第三齿轮轴的另一端与第三电磁离合器连接,第三电磁...
- 崔业民谭伟龙崔华周宏平许林云
- 文献传递
- 蜱携带重要人畜共患病毒研究概况被引量:9
- 2018年
- 蜱能够传播多种病毒,已知有6个病毒科的病毒能通过蜱虫吸血传播,分别是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弹状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和非洲猪瘟病毒科。除非洲猪瘟病毒科外,其余病毒均为核糖核酸(RNA)病毒。黄病毒科和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可在人类引起脑炎和出血热,因此其意义尤为重要。森林脑炎病毒、波瓦生病毒和克里米亚—刚果热病毒等蜱传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近年来在世界上多个地区重新流行。新型蜱传病毒及相关病例不断被发现,例如我国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以及国外发现的Heartland和波本(Bourbon)病毒等,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自然界蜱的接触机会日益增加,导致蜱传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为了做好及时应对这种潜在公共健康威胁的准备,本文对蜱及其携带的重要病毒特点进行了综述。
- 杨露朱长强艾乐乐丁晨曦胡丹吕瑞辰谭伟龙
-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