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灌溉、施肥和浅水埋深对小麦产量和硝态氮淋溶损失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1年
- 利用ArcGIS9.0软件中嵌套地质统计模块分析河套灌区浅层地下水埋深(2009年)空间分布状况,结合在2010年3-7月间开展的灌溉量、施氮量和浅层地下水埋深对春小麦产量和土壤中硝态氮淋溶损失影响的显著性以及最优组合研究,确定出适用于河套灌区内不同区域的春小麦农业管理的最优综合模式。研究表明,表层(0~80 cm)土壤含水率随着浅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当浅水埋深≥2.0 m时,在同一浅水埋深水平下灌溉量成为土壤含水率显著影响因子;对春小麦产量影响程度高低是浅水埋深>灌溉量>施氮量,影响显著因子为浅水埋深;对硝态氮淋溶量影响程度高低是灌溉量>施氮量>浅水埋深;灌溉量对硝态氮淋溶影响呈极显著性,施氮量对其影响呈显著性,而浅水埋深起到辅助作用。灌区年均浅层地下水埋深主要有3个阈值:1.25~1.75、1.75~2.25和2.25~3.00 m。在灌区内浅水埋深不同区域内(1.5、2.0和2.5 m)时,三因素最优综合组分别为灌溉量(280 mm)+施肥量(尿素150 kg.hm-2,二铵165 kg/hm2)、灌溉量(320 mm)+施肥量(尿素150 kg/hm2,二铵165 kg/hm2)和灌溉量(360 mm)+施肥量(尿素255 kg/hm2,二铵375 kg/hm2)。
- 杜军杨培岭李云开任树梅王永忠李仙岳杜静张建国贺新
- 关键词:灌溉小麦硝态氮
- 调亏滴灌对土壤水盐分布与河套蜜瓜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研究不同生育期调亏及亏缺程度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河套蜜瓜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滴灌试验,分别在蜜瓜伸蔓期和结果期进行20%、30%和40%灌水量亏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充分灌溉处理(T1)的土壤剖面含水率随时间波动最为剧烈,伸蔓期和结果期亏缺处理的土壤剖面含水率平均极差分别比T1低48.5%和80%。各处理的土壤剖面盐渍度随时间均有增长趋势,T1的土壤剖面平均电导率在生育期前后的增幅为0.026ds/m,亏缺灌溉处理的增幅为0.073~0.098ds/m。伸蔓期和结果期亏缺处理的产量平均值分别比充分灌溉处理显著降低16.0%和20.5%,但2个时期亏缺处理的产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伸蔓期亏缺处理的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比T1低11.6%,而结果期亏缺处理比T1高6.5%。在结果期亏缺处理中,进行30%灌水量亏缺的T7产量最高,并与伸蔓期各亏缺处理相对于T1的减产幅度相差不大,但灌水量比T1低25.0%,灌溉水利用效率比T1高9.0%。因此,为取得较好的节水效应和灌溉水利用效率,T7是滴灌条件下河套蜜瓜覆膜起垄种植的最佳选择。
- 蒋光昱杨培岭任树梅贺新俞昊良郑凤杰
- 关键词:调亏灌溉滴灌土壤水盐分布灌溉水利用效率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油葵微咸水调亏灌溉灌水效果评价
- 以高油酸含量的油用向日葵为试验材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各评价指标的加权和作为微咸水灌水效果的综合主成分指标,并利用该指标评价和分析灌水效果.结果表明,灌水效果综合主成分可以代表93.29%的灌水效果变异信息,且服从正态...
- 贺新杨培岭任树梅程满金张义强蒋光昱
- 关键词:调亏灌溉主成分分析油葵
- 糖钙外加剂固化黄土湿化崩解特性研究
- 2023年
- 黄土湿化崩解特性是黄土地区工程建设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探究糖钙外加剂对固化黄土湿化崩解特性的影响,设计0%,0.2%,0.5%,1%,2%,3%,4%共7种不同糖钙外加剂掺量及3,7,14,28 d共4种养护龄期的固化黄土试件进行湿化崩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掺加糖钙外加剂的固化土试件,均比未掺糖钙试件的最终湿化崩解量少;当糖钙掺量从0.2%增至4%,养护龄期从3 d增至28 d,固化黄土的崩解速率逐渐降低,且最终崩解量逐渐减少。糖钙外加剂可有效固化黄土,提高其抗崩解性能。
- 李迎雪彭红涛韩志晟高邯魏丛宇贺新张泽林
- 关键词:黄土
-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土壤水盐分布与玉米吸水规律研究被引量:30
- 2020年
- 为探明不同矿化度微咸水和地下水在不同交替灌溉方式下对土壤水盐分布和玉米吸水规律的影响,采用3种矿化度(2.0、3.5、5.0 g/L)微咸水和地下水(1.1 g/L)在2种交替灌溉方式(“地下水-微咸水”、“地下水-微咸水-微咸水”)下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土壤深度下,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随着微咸水矿化度升高而升高,“地下水-微咸水-微咸水”交替灌溉方式下的含水率和电导率较高;在不同时期各处理的土壤纵向含水率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各处理的土壤纵向电导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在灌浆期表现出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规律。通过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得出,不同矿化度微咸水和不同交替灌溉方式组合下,玉米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主要吸水深度分别为:0~20 cm、20~40 cm和0~20 cm,不同时期主要吸水深度的平均贡献率随着微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而减小,“地下水-微咸水-微咸水”交替灌溉方式的平均贡献率较低。矿化度2.0 g/L微咸水与地下水在“地下水-微咸水”的交替灌溉方式下得到的产量最高,达到1.54 kg/m2。
- 杨培岭王瑜任树梅魏琛琛贺新徐子昂
- 关键词:玉米交替灌溉土壤含水率土壤电导率氢氧稳定同位素
- 水盐协同调控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 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加深已成为制约河套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在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减少大田耗水型作物、增加节水型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也已经成为河套灌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的...
- 贺新
- 关键词:微咸水灌溉综合评价
- 文献传递
- 脱硫石膏淋洗次数对铵态氮迁移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基于室内土柱穿透试验,设置4组试验处理:3组施加脱硫石膏,不同次数淋洗处理;1组无脱硫石膏无淋洗对照处理。通过分析NH+4、Ca2+、Na+3种离子相互关系及土壤水力传导度的变化情况,研究脱硫石膏及不同淋洗次数对碱土养分离子铵态氮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土混合脱硫石膏后未经淋洗的情况下会抑制碱土对NH+4的吸附效果,但随着穿透前被淋洗次数的增加,NH+4在盐碱土中穿透曲线的斜率减小,吸附作用增强。从节水控盐、促进土壤肥力吸收、抑制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因素来看,根据试验结果推测铵肥不适合与脱硫石膏同时施加到碱土土壤中。建议在施肥前,拌施脱硫石膏的碱土宜采用秋浇与春灌相结合的方式,每次淋洗662.7 m3/hm2水量,这种淋洗方式在保证改良效果,促进肥料吸收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减少秋浇灌水量,合理分配灌区有限的淡水资源。
- 贺新苏艳平杨培岭任树梅俞昊良
- 关键词:脱硫石膏铵态氮
- 原状冻土取样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原状冻土取样装置。该装置包括取土内管以及同轴套设在其外部的外管;外管下端设置有入土切削刃口,外管的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凸起;取土内管为多个半径及长度相同的管片拼接而成的圆管,取土...
- 杨培岭贺新任树梅李云开苏艳平俞昊良
- 文献传递
- 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河套蜜瓜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田间滴灌试验,以早黄蜜为试材,在不同生育期进行调亏灌溉,对蜜瓜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调亏灌溉技术对河套蜜瓜品质的影响,为河套蜜瓜的节水与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亏缺灌溉处理的蜜瓜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平均值均高于充分灌溉处理,结果期亏缺处理相比伸蔓期能够更大幅度地提高总糖与维生素C量。在2个生育期各自的亏缺处理中,蜜瓜可滴定酸、p H值随着亏缺程度的提高分别逐渐增大、减小。亏缺灌溉减小了蜜瓜的水分、平均果肉厚和平均种腔直径,结果期亏缺处理相比伸蔓期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蜜瓜水分,但两者间的水分活度差异不大。结果期20%亏缺处理(T6)与其他亏缺处理在产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灌水量比充分灌溉处理(T1)低16.7%,总糖与可溶性固形物量最高,维生素C量较高,平均种腔直径最小,平均果肉厚在所有亏缺处理中最大。滴灌条件下蜜瓜覆膜起垄种植过程中,推荐在结果期进行20%的灌水量亏缺处理(T6)。
- 蒋光昱杨培岭任树梅郑凤杰贺新俞昊良
- 关键词:调亏灌溉滴灌河套蜜瓜果实品质河套灌区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油葵微咸水调亏灌溉灌水效果评价被引量:10
- 2014年
- 以高油酸含量的油用向日葵为试验材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各评价指标的加权和作为微咸水灌水效果的综合主成分指标,并利用该指标评价和分析灌水效果。结果表明,灌水效果综合主成分可以代表93.29%的灌水效果变异信息,且服从正态分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与客观性,可用于油葵微咸水调亏灌溉的评价。河套灌区油葵微咸水灌溉的临界矿化度为3.5 g/L,最适宜进行水分亏缺的时期为现蕾期。当微咸水矿化度处于较低水平时(<3.5 g/L),微咸水调亏灌溉对油葵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较小。当微咸水矿化度达到3.5 g/L时,最为适宜的灌溉制度为现蕾期灌80%充分灌溉的灌水定额,其他生育期充分灌溉。
- 贺新杨培岭任树梅程满金张义强蒋光昱
- 关键词:调亏灌溉主成分分析油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