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莉 作品数:18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延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延安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解延安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探讨风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本研究于2005年(风疹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之前),对本地区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张发信 贺莉 吴蓉巧 武继守 杨文亮 杨登辛 寇瑞铭关键词:抗体水平 风疹 2007年延安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延安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方法随机抽样确定宝塔区、志丹县健康人群506名,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50人,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人群麻疹IgG抗体GMT为1∶611.89,阳性率77.27%,<1岁最低,GMT为1∶181.16,阳性率44%,1~2岁较高,GMT为1∶910.10,阳性率81.13%,1~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GMT和阳性率呈下降趋势,7岁以上GMT和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延安市健康人群的麻疹IgG抗体水平比较高;6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人群有增加趋势,局部仍有麻疹暴发的可能,关注6岁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必要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贺莉 张发信 王玲玲 纪建军 刘海峰 李海峰关键词:麻疹 抗体 2009—2020年延安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延安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活动水平和流行特征,为本市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9年9月至2020年12月延安市哨点医院急门诊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和延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实验室接收的8 983份流感样病例样本,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及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延安市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5 416例,占急诊与门诊患者总数的1.44%。流感实验室检测出876例核酸阳性样本,阳性率为9.75%,其中以季H3型和新甲H1型为主,分别占38.01%和37.21%。不同年份、月份、年龄的核酸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核酸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9—2020年延安市流感活动水平比较平稳,优势毒株呈现交替流行的特点。在流感的活跃期(冬春季)应加强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卫生宣教和环境消毒等防控措施。 刘玮 贺莉 纪建军 白跳 马园 王玲玲关键词:流感 流行病学 延安市实施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预防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延安市实施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后取得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全市乙肝发病、HepB接种率和2002、2006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乙肝血清学的调查资料,采用SPSS 12.0进行整理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epB接种率逐年提高,调查接种率由2002年的88.21%上升到2008年的97.18%,HepB1调查及时接种率由2002年的46.67%上升到2008年的93.59%,各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8,P<0.01);医院出生新生儿的HepB1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在家出生的新生儿;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在新生儿实施HepB接种前的2001年为21.50/10万,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08年下降到10.05/10万;1~4岁HBsAg阳性率由2002年的3.03%下降到2006年的1.64%,1~4岁抗-HBs阳性率由2002年的14.76%上升到2006年的67.21%。结论全市实施新生儿接种HepB后,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和HBsAg阳性率明显下降,抗-HBs阳性率迅速上升,表明延安市新生儿HepB接种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 张发信 霍云 徐艺 吴蓉巧 裴明智 贺莉 曹喜琴 齐光明关键词:新生儿 乙型肝炎疫苗 延安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79名观察对象采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免疫后的双份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的78.49%上升到强化免疫后的100%,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497.84上升到1∶1289.57。结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迅速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张发信 贺莉 武继守 刘海峰 李海峰 王玲玲 纪建军关键词: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血清学效果 延安市2105例吸毒人员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延安市戒毒所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梅毒的感染现状,为有效地开展疾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市戒毒所接受强制戒毒的2105例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其静脉血,分离血清后进行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进而分析吸毒人员HIV、HC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HIV的感染率为0.29%,HCV感染率为56.06%,梅毒感染率为6.46%。男女吸毒人员梅毒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和HC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吸毒人员的HC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和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安市吸毒人员中HCV和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青年吸毒人员多见,中老年女性吸毒人员中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毒品戒禁工作,加大对吸毒人员的干预力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和预防吸毒人员感染HIV、HCV及梅毒等疾病。 王玲玲 贺莉 崔芳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 性别 年龄 延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延安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6月19日延安市疾控中心检测确诊的COVID-19病例数据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OVID-19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共检测送检样本1070例,核酸检测确诊呈阳性者8例,阳性检出率0.78%。病例感染来源以输入性为主,主要分布在宝塔区和延川县,发病中位年龄38.3岁,集中在18~45岁(占50%)。确诊病例的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从发病到确诊平均间隔3 d。发生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5例病例。结论延安市COVID-19病例感染来源以输入性为主,疫情风险等级处于低风险区,但是仍需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防控成果。 贺莉 王莉 贺军宏 纪建军 刘瑾 吉鸿 吉金山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防控 延安市洛川县乙型肝炎血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延安市洛川县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9岁人群321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ELA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指标。结果调查人群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别为2.80%、51.71%、20.87%和29.91%,HepB接种率为46.11%,抗-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和HepB接种率各年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抗-HBs阳性率男性44.51%低于女性60.14%,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6年延安市洛川县人群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比1992年分别下降67.17%和45.38%,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具有显著的效果。 张发信 裴明智 吴蓉巧 姬凤阳 李长安 贺莉 徐艺关键词: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感染率 乙肝疫苗接种率 延安市2007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延安市2007年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MV强化免疫接种率、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和2007、2008年疫情网络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延安市8个月~14岁儿童373797名,MV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8.26%。强化免疫后麻疹抗体阳性率上升到100%,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497.84增长到1∶1289.57;经过一年流行病学观察,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下降到1.06/10万,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76.29%。结论延安市2007年MV强化免疫效果显著,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是迅速控制麻疹发病的重要措施。 张发信 贺江 吴蓉巧 姬凤阳 宗芬利 贺莉关键词: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延安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79名观察对象采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免疫后的双份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的78.49%上升到强化免疫后的100%... 张发信 贺莉 武继守 刘海峰 李海峰 王玲玲 纪建军关键词:麻疹疫苗 强化免疫 血清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