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南
- 作品数:35 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UVA照射对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UVA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c-fos,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光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传代,用第5代成纤维细胞做实验对象,用不同剂量UVA(0 J/...
- 何永静王继华刘垠赵亚南杨云
- 关键词:皮肤成纤维细胞UVAFOS体外培养
- 文献传递
- 股薄肌代肛门括约肌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大便失禁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潘斯俭伍尚敏李允怡赵亚南刘红莉王晋芳
- 关键词:大便失禁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就诊肛门括约肌营养
- 皮肤扩张术37例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一期埋置61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37例患者进行修复重建,总结预防扩张术并发症的部分经验。结果:37例61只扩张器1只发生外露,1只发生血肿。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对局部解剖熟悉程度、操作技巧、切口选择、注水时间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有密切的关系。
- 曾学文赵亚南王继华李文平张景波谢华
- 关键词:扩张器并发症皮肤扩张术
- 组织扩张术治疗烧伤疤痕的并发症
- 1996年
- 组织扩张术治疗烧伤疤痕的并发症戴荣琴,赵立国,赵亚南,浦波,陈敏华,宋萍,肖敏勤近年来,组织扩张术已广泛用于整形外科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目前仍有较高的并发症。据国内外文献报告约为10%~40%。我科自1990年~1994年经治颌颈部、四肢烧伤增生...
- 戴荣琴赵立国赵亚南浦波陈敏华宋萍肖敏勤
- 关键词:烧伤疤痕组织扩张术并发症
- TGF-β_1对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合成和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owth factor-beta1,TGF-β1)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合成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检测TGF-β1干预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选择UVA照射剂量为15J/cm2,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剂量即TGF-β1小剂量组(UVA+TGF-β10.1ng/ml)、中剂量组(UVA+TGF-β11ng/ml)、大剂量组(UVA+TGF-β110ng/ml)处理后成纤维细胞清夜中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下降,给予不同剂量TGF-β1干预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与UVA照射组比较,明显提高;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增加,成纤维细胞内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强。结论:TGF-β1可提高UVA照射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增加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增强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起保护作用。
- 王继华刘垠何永静杜永贵赵亚南
- 关键词:TGF-Β1UVA皮肤成纤维细胞
- Ang/Tie2体系与VEGF、bFGF在血管瘤增生退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家族(Ang/Tie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血管瘤增生退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增生期血管瘤32例、退化期血管瘤10例及小儿正常皮肤10例标本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VEGF及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增生期血管瘤组织Ang2、Tie2、VEGF及bFGF表达明显高于消退期血管瘤(P<0.01);消退期血管瘤组织Ang2、Tie2、VEGF及bFGF表达明显高于小儿正常皮肤(P<0.01);Ang1在血管瘤和小儿正常皮肤表达均较弱,各组之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瘤中Ang2、Tie2分别与VEGF、bFGF标记指数间具有强的正相关性(P<0.01)。结论:Ang/Tie2体系与VEGF、bFGF在血管瘤增生退化过程中可能起协同的作用。
- 王彪鲁开化赵亚南庄福连林文雄
- 关键词:TIE2受体
- Ang1、Ang2及其受体Tie2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瘤的血管生成与促血管生成素家族(Ang/Tie2)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RT-PCR检测增生期血管瘤17例、消退期血管瘤13例和小儿正常皮肤10例的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情况。结果增生期血管瘤组织Ang2、Tie2表达高于消退期血管瘤(P〈0.01);Ang2、Tie2在小儿正常皮肤表达较弱或阴性;Ang1在血管瘤和小儿正常皮肤表达均较弱或阴性,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Tie2体系在血管瘤的增生和消退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 王彪鲁开化赵亚南庄福连洪帆林文雄林经安张声
- 关键词:血管瘤促血管生成素1促血管生成素2TIE2受体
- 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模型的建立
- 2009年
- 目的建立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方法将10例新鲜的增殖期血管瘤组织块置于纤维蛋白凝胶中以双层夹心法建立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于血管新生后3d加入平阳霉素(PYM,1×10^2mg/L)做干预实验。镜下观察新生血管情况,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鉴定新生血管。结果血管瘤组织培养4~7d后芽生出细小血管,至第8~10天长成枝丫状血管样结构,第11~14天之后血管样结构生长渐缓停滞萎缩。PYM作用1~2d后血管样结构很快萎缩。组织周边新生树枝状结构经鉴定为血管内皮细胞。结论该模型部分程度上可代表血管生成、萎缩的过程,但细小血管样结构的芽生时间不等,萎缩较快,与体内血管瘤血管仍有一定区别。
- 伍尚敏赵亚南杨力易成刚刘垠鲁开化
- 关键词:血管瘤血管生成
-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重建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动态观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重建过程以确定提早断蒂的时机。方法:以猪为实验模型,采用r照相机观察皮瓣核素分布及测定皮瓣内核素清除率等技术,动态观察皮瓣血供重建与对蒂部的供血范围。结果: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血供来自三个方面,即蒂部供血,创面基底与创缘周边,单纯蒂部供血不足以使皮瓣远端超比例部分成活。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术后7天基本完成血供重建,7天断蒂是可行的。临床应用12例,效果满意。
- 肖敏勤赵亚南段体武段体武周起敬周起敬赵宇曾河
- 关键词: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皮肤移植
- 平阳霉素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2~18个月患儿增殖期血管瘤标本,原代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HEC)。将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PYM)作用于3~5代生长旺盛的HEC,以MTT法筛选有效浓度。以有效浓度的PYM作用于HEC,光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的HEC形态,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PCR检测Shh的表达。结果PYM作用后,光镜下可见HEC发生弥散性坏死。MTT检测,吸光度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S期细胞比例增多;Real-timePCR检测,Shh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PYM可有效抑制HEC的生长和增殖,可能是通过抑制HECDNA的合成及抑制其分泌Shh,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
- 伍尚敏鲁开化赵亚南杨力刘垠郭树忠张国佑刘丹
- 关键词:平阳霉素内皮细胞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