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PCI术后AMI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干预前后心功能变化及护理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SAS)评分、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左心射血分数(LVEF)、E峰与A峰比值(E/A)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LVEF、E/A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LVEDV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4.65%,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23.26%,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能够缓解AMI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并降低MACE发生率。 陈蓓蓓 赵伟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个案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中静脉及其属支出血的防范和处理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肝中静脉及其属支损伤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至2008年15000余例LC术中37例肝中静脉及其属支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肝中静脉损伤出血有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37例患者中11例中转开腹手术止血,其余通过钳夹上钛夹、腹腔镜下缝扎、压迫止血等方法成功地控制了出血。结论肝中静脉损伤出血是LC术中严重并发症,也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正确处理对策或及时中转开腹,对于安全完成手术是必要的。 赵伟 江涌关键词:肝静脉 腹腔镜输入段结扎胆肠袢式吻合术治疗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入段结扎胆肠袢式吻合术治疗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为11例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施行腹腔镜输入段结扎胆肠袢式吻合术,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等指标。结果: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180min,术中出血10-50ml,术后3d血直接胆红素开始下降,术后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输入段结扎胆肠袢式吻合术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减黄效果好,是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减黄的有效手段。 赵伟 江涌 葛炜关键词:胆管空肠吻合术 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单一部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1例报告 2014年 目的:探讨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单一部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为121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单一部位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1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5~80 min,平均(45.0±9.3)min,患者术后疼痛轻、康复快、脐部切口隐蔽,达到了良好的腹壁无痕效果。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3±1.2)个月,无胆漏、胆道狭窄及残石、脐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单一部位行LC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经济实用、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腹部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丁轶人 江涌 赵伟 葛玮 高广璧 谭梦志腹腔镜输入段结扎胆肠袢式吻合术在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11年 胆肠Roux-en-Y吻合是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经典术式,其减黄效果可靠,并发症较少,但创伤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腔镜下完成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在技术上已成为可能。我院自2007年起对14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输入袢结扎胆肠袢式吻合术,疗效满意。 赵伟 江涌 葛炜 谭梦志 丁轶人关键词: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 吻合术 ROUX-EN-Y吻合 胆肠 袢式 结扎 胆道手术T型管放置方式及拔除时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7年 自1894由Courroisier首次报道胆道T型管引流术后,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标准手术方式[1]。胆道术后T型管引流的初衷是减少胆瘘发生,提供胆道造影通道,移除残留结石等。但是拔除T型管亦会引起胆瘘性腹膜炎、胆道损伤等风险[2]。Maghsoudi等[3]报道常规拔除T型管时,胆瘘性腹膜炎发生率达2.47%。 丁轶人 赵伟关键词:胆道疾病 T型管引流 腹腔镜治疗胰体尾良性与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胰体尾部良性与低度恶性肿瘤的手术策略、手术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3例胰体尾部良性与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1例行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其中Kimura法18例,Warshaw法3例;12例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平均(207.3±45.6)mL,手术时间平均(192.9±31.8)min。术后发生胰瘘6例,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9.6±2.3)d。出院随访2~51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与低度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术前应根据肿瘤大小、肿瘤与脾脏血管、脾门结构的关系制定手术策略,术前、术中合理的手术规划、术中精细轻柔的手术操作是提高保脾率、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丁轶人 江涌 赵伟 周武元 杨为彬 朱硕关键词:胰腺肿瘤 胰体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为27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行四孔法腹腔镜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6例行Toupet胃底折叠术,12例行Dor胃底折叠术;22例患者应用补片修补。术前患者均行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测试,24 h p H值监测。结果:2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2~105 min,平均(90.0±21.3)min;术中出血量10~20 ml,平均(12.0±2.5)ml。术后住院5~12 d,平均(7.0±1.2)d。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26.0±3.5)个月,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0例,好转7例,无吞咽困难及疝复发患者。结论: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安全、可行、有效,术中精细操作及个体化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丁轶人 江涌 葛玮 赵伟 高广璧 谭梦志关键词:疝修补术 胃底折叠术 医用改良胆道探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改良胆道探子装置,属于胆道探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探子头部、连杆和卡合尾部组成的头部,以及与头部分体活动连接的体部,所述的探子头部通过所述的连杆与所述的卡合尾部相连,所述的体部是与腹腔镜的穿刺... 丁轶人 江涌 葛玮 赵伟 高广壁 谭梦志 唐亮文献传递 血管活性物质与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 <正>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在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胰腺炎时微循环的改变及血管血性物质的代谢、作用机理以及在胰腺炎发病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缓激肽、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一氧... 任泽强 赵伟关键词:血管活性物质 急性胰腺炎 微循环障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