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凤妮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屈光和眼肌疾病20例屈光不正误诊弱视的屈光学分析
- 目的:从屈光学角度分析探讨20例屈光不正患儿误诊为弱视的误诊因素,强调弱视诊断中屈光学检查的规范化与精确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外院确诊为"弱视"但经我院重新检查后排除"弱视&qu...
- 路凤妮俞兰
- 弱视误诊病例277例原因分析
- :分析导致弱视误诊的原因,探究弱视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避免弱视诊断扩大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我院门诊接诊的外院确诊为“弱视”病例277 例(375 只眼),初诊年龄为3.5~10 岁,其中“单眼弱视”179 ...
- 邢咏新严宏路凤妮苏丽萍徐爽
- 散光对儿童立体视觉的影响观察
- :观察不同类型散光患儿的立体视觉变化.方法:病例回顾性研究,回顾我院2008 年8 月至2011 年5 月就诊的68 例散光患儿,男27 例,女41 例,年龄4 岁~10 岁,均经阿托品睫状肌麻痹验光,三周后复验配镜.
- 邢咏新严宏路凤妮徐爽
-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98例视光学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导致弱视误诊的主要视光学因素,探究弱视诊断的规范化与精确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误诊为弱视的屈光不正病例98例(138只眼),初诊平均年龄4.34±1.21岁,误诊为单眼弱视58例,误诊为双眼弱视40例。所有患儿均使用1%阿托品眼膏睫状肌麻痹验光,采用人工检影验光结合电脑验光,3周后复验,根据眼位及调节情况处方配镜。对比检影验光与试镜结果间误差,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矫正视力均达到1.0或以上。验光误差分布:混合性散光42只眼,单纯性远视散光10只眼,单纯性近视散光19例,复性远视性散光9例,复性近视性散光14例,单纯性远视3例(均为睫状肌麻痹不充分导致),单纯性近视1例。两组球镜度、柱镜度及柱镜轴位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性散光组、单纯性近视散光组与复性近视性散光组误差分布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98例患儿中,63例(64.29%,63/98)为电脑验光结果直接试镜。结论:睫状肌麻痹后验光不准确是导致弱视误诊的主要视光学因素,尤其是复杂性屈光不正的矫正。因此需要强化弱视诊断的规范化,避免由此引发的过度医疗。
- 路凤妮邢咏新严宏俞兰
- 关键词:弱视误诊视光学
- 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
- 苏丽萍张少波路凤妮李娜严宏
- 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弱视儿童的立体视觉损害现状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弱视儿童的立体视觉损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初诊的不同类型弱视儿童共142例,按照弱视类型将患儿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78例、屈光参差性弱视39例和斜视性弱视25例三组。每组类型弱视根据不同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三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弱视儿童的近零视差、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的发生情况。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与斜视性弱视组比,患儿的近零视差、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存在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视性弱视组的立体视觉存在率最低,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最高。随着弱视程度的加重,立体视也随之损害加重,非交叉视差在三种类型弱视组及不同程度弱视组的存在率最低。结论儿童弱视可影响其立体视觉发育,影响程度随着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的顺序而加重,随着弱视程度的加重,立体视也随之损害加重。
- 徐爽尹明苏丽萍文明霞路凤妮
- 关键词:儿童弱视立体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