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宗良

作品数:44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聊斋
  • 11篇考辨
  • 6篇生平
  • 5篇聊斋志异
  • 5篇康熙
  • 5篇交往
  • 4篇诗作
  • 3篇醒世姻缘传
  • 3篇姻缘
  • 3篇生年
  • 3篇事迹
  • 3篇金人
  • 3篇交游
  • 3篇《醒世姻缘传...
  • 3篇抄本
  • 2篇订正
  • 2篇夜话
  • 2篇身份
  • 2篇生平事迹
  • 2篇书说

机构

  • 43篇山东大学
  • 2篇济南卫生学校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淄博师范高等...

作者

  • 43篇邹宗良
  • 1篇王启芳
  • 1篇刘艳玲
  • 1篇孙文文
  • 1篇杨括

传媒

  • 28篇蒲松龄研究
  • 3篇红楼梦学刊
  • 2篇文献
  • 2篇山东图书馆学...
  • 1篇文史哲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图书馆季...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现代语文(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0
  • 1篇198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竹村事迹考辨被引量:2
2010年
曹寅的幕客王竹村,研究者或云为康熙辛卯科举人、壬辰科进士,或云为江都县诸生。本文对相关误说加以考辨,并据新发现的史料对王竹村的家世、生平事迹进行钩稽补正。
邹宗良王启芳
关键词:生平事迹考辨
蒲松龄与王鹿瞻交游补考被引量:2
2010年
王鹿瞻名甡,字振生,号鹿瞻,又号鹿詹、麓瞻、鹿友、栗里。他居处于今属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的栗家庄,年龄大约与蒲松龄相差不多,或比蒲松龄略长。他诗学老杜,善写篆字,曾在淄川同乡丘璐的官署中做幕宾七年。其父被妻子逐出家门,客死旅邸,王鹿瞻因羞惭与友朋断交多年,卒于康熙三十九年或康熙四十年。他因为在表亲张笃庆家中执教而与蒲松龄等结为"郢中社",后来因听任妻子逐父出门,在父死于途的问题上行止有亏而与蒲松龄中断了往来。
邹宗良
关键词:生平交游
蒲松龄《代王玉斧呈宋观察》一诗的本事与作期被引量:1
2015年
蒲松龄的《代王玉斧呈宋观察》一诗,路编、盛编《聊斋诗集》俱系康熙四十九年庚寅,赵蔚芝先生《聊斋诗集笺注》则云作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今从诗作本事与收录此诗的蒲松龄手稿《聊斋草》的版本现象考察,论证《代王玉斧呈宋观察》为康熙四十六年丁丑诗作。
邹宗良杨括
关键词:诗作本事考辨
路大荒先生对蒲松龄研究的贡献
2009年
路大荒先生是蒲松龄研究的前辈学人,蒲松龄研究的现代拓荒者。本文从蒲松龄著作的流传和路大荒先生的整理、路先生对蒲松龄生平著作的研究、其筹建蒲松龄故居和聊斋文物庋藏三个方面略述路大荒先生对蒲松龄研究所作的贡献。
邹宗良
关键词:路大荒蒲松龄研究
蒲松龄佚文《袁贤母传》小考
2016年
署名毕盛钜作的《袁贤母传》一文,显现了蒲松龄中晚年散文创作的独特风格,文中出现了具有蒲松龄个性化色彩的典型语词,体现了蒲松龄遣词造句的个人特征,而作此文时蒲松龄居于西铺毕氏西席的位置,此前此后皆有其代馆东毕盛钜执笔为文的证据在。《袁贤母传》为蒲松龄代毕盛钜而作的人物传记,是蒲松龄的一篇佚文。
邹宗良
关键词:佚文
聊斋学夜话(二)
2018年
宋元名人蒲寿庚曾孙辈有蒲本初其人,罗敬之认为淄川蒲氏始祖蒲璋就是蒲本初,其说难以成立。据新发现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元代的蒙古族人在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之后同样可以出任路总管一职;否认蒲松龄的远祖蒲鲁浑、蒲居仁为蒙古族人,还需要寻找其他证据。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所立"蒲姓始祖之墓"碑文称始为淄川蒲氏始祖蒲璋立碑者为蒲续芳,盛伟《蒲松龄年谱》识读为蒲继芳,应予订正。蒲松龄的排行有两说,可表述为蒲松龄为蒲槃继室董氏所出之次子,于行为四;因其长兄兆箕少年夭亡,又叙次为三。蒲松龄的乡前辈唐梦赉在蒲松龄出生时已十四岁,路大荒《蒲松龄年谱》计数为十三岁,后出的张景樵、刘阶平、盛伟、罗敬之四种《蒲松龄年谱》沿袭了这一错误,应予订正。
邹宗良
关键词:排行生年
聊斋学夜话(一)被引量:1
2018年
广义的蒲学和聊斋学,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以"红学"的称名为标尺,不妨把整体的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称为"聊斋学",把狭义的蒲学研究称为"蒲学",置于"聊斋学"的框架之下。蒲氏一族何时定居淄川,至今仍是一个存在歧说而没有最后解决的问题,淄川蒲氏"‘自元代受秩’始迁淄川,其后遂土著焉"的说法不能成为定论。依据现有记载,可以把蒲氏阖族迁居满井庄的时间大致定于元末明初的四十馀年之间。至迟在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满井庄易名蒲家庄之事已经发生,路大荒《蒲松龄年谱》云事在"明末",应予辨正。前野直彬《蒲松龄传》云蒲璋曾改名杨元鼎,是一种由于误读文献而出现的错误,应予纠正。
邹宗良
蒲松龄与喻成龙交往考辨
2015年
喻成龙邀请蒲松龄至其衙署中做客,不是如此前的研究者所说事在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喻成龙就任山东布政使之后,而是在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腊月,喻成龙升任山东布政使之前。蒲松龄的《送喻方伯》《又闻喻方伯迁京尹》二诗,作期不是路编、盛编《聊斋诗集》卷三所系的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而是作于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六月喻成龙赴京师就任太常寺卿之前。蒲松龄的《舆颂恭纪俞公大老宗师德政》一诗是为颂扬喻成龙在山东按察使任上的德政而作,诗作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蒲松龄寓济期间与喻成龙再次见面之时。
邹宗良
关键词:交往事迹考辨
蒲松龄年谱汇考
蒲松龄(1640-1715)是17世纪蜚声中外的短篇小说家,他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与另一部小说名著《红楼梦》短长相映,双璧争辉,都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值得珍视的优秀文化遗产。  对蒲松龄生平、交游、创作、思想...
邹宗良
关键词:小说作家生平事迹
清华大学原藏《聊斋诗集》钞本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清华大学原藏《聊斋诗集》钞本,毁于1941年8月日本侵略军飞机对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库房的轰炸起火。但据罗尔纲遵胡适之嘱钞录的《聊斋遗集》本《三种目录对照表》和《诗集一》、《诗集二》,清华本《聊斋诗集》是可以恢复原貌的。本文对清华大学原藏《聊斋诗集》钞本进行钩沉复原,并对其性质与对聊斋诗整理的重要价值做了探讨。
邹宗良
关键词:胡适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