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统钎
- 作品数:121 被引量:2,234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遗产旅游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9年
- 近年来,遗产旅游受到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起初阶段的遗产旅游研究起源于对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近几年的研究更多的是出于遗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冲突。国外有关遗产旅游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从遗产旅游的概念体系、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与开发、遗产解说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以给我国的遗产旅游研究和发展一些启示。
- 邹统钎王小方刘溪宁
- 关键词:遗产旅游
- 奥运会的旅游效应分析——以悉尼奥运会及雅典奥运会为例被引量:48
- 2005年
- 奥运会作为一项大型节事,会对举办地的旅游业产生重大影响。论文比较了悉尼奥运会及雅典奥运会对澳大利亚和希腊的旅游业的长期与短期效应。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悉尼奥运与雅典奥运带给所在国家的短期旅游效应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而在长期奥运旅游效应方面,这两届奥运会则有许多相同之处。
- 邹统钎彭海静
- 关键词:奥运会大型节事旅游效应
- 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北京蟹岛度假村的旅游循环经济研究被引量:89
- 2005年
- 本文以北京蟹岛度假村为例 ,总结了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分析了它的生态链结构、“农游合一”的经营模式、问题与对策。论文指出 ,绿色与农游合一是休闲农业成功的关键。
- 邹统钎
- 关键词:生态链休闲农业旅游循环经济
- 北京市休闲农业园的发展条件与经营模式被引量:14
- 2005年
- 通过对北京市休闲农业园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北京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指出周末休闲的都市居民是其主要客源。并指出北京市休闲农业园的经营理念是“农游合一”与“销售绿色”,总结比较了北京市郊区休闲农业园的两种经营模式。
- 邹统钎刘进
- 关键词:休闲农业园休闲农业农业园实证分析都市居民客源
- 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被引量:250
- 2003年
- 本文论述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并区分了旅游体验的五种类型。本文认为,为了给游客塑造舒畅而独特的旅游体验,旅游景区的体验塑造应遵循差异性、参与性、真实性与挑战性四条原则。
- 邹统钎吴丽云
- 关键词:旅游体验
- 旅游枢纽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被引量:6
- 2016年
- 旅游枢纽的国内外研究经历了"交通枢纽-旅游枢纽基础理论-旅游枢纽"的阶段演变。旅游枢纽的发展源于交通枢纽,以交通枢纽为基础,以人的运输为主,提供旅游配套的信息服务,并整合了一般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旅游枢纽是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旅游目的地主要通过拥有的旅游资源形成吸引物,旅游枢纽则通过流经的客源取得控制力。旅游枢纽的聚散功能是实现对旅游流与地方旅游业控制的关键因素。根据国际旅游枢纽的主要功能与演变进程进行划分,国际旅游枢纽可以分为枢纽主导型和枢纽-目的地并存型。国际旅游枢纽的发展共同遵循四大规律:完善的交通枢纽网络是汇集旅游流的基础;航空枢纽在旅游枢纽中发挥主导作用;借助枢纽功能实现对周边旅游的控制力;目的地与枢纽功能的融合发展。
- 邹统钎江璐虹郭晓霞
- 基于对应分析法的遗产旅游影响感知差异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旅游发展给世界遗产地带来的影响日益受到众多学者关注。本文通过对全国13个遗产地进行分组调研与考察,利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多组数据单项方差分析,对遗产地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影响的总体影响进行定量归纳,并重点利用对应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及学历的受访者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 邹统钎李涛陈芸
- 关键词:遗产地旅游影响
- 中国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机制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8
- 2023年
- 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保护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效机制和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伟大实践。采用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与发展历程。从管理体制方面对两者的管理模式、法律法规、资金机制和区域协调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从可持续利用角度总结两者在保护原则、功能分区与利用机制的差异。基于当前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面临的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完整、保护与发展冲突等问题,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以国家文化公园为引领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坚持整体性保护与相容性利用的发展原则,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 邹统钎韩全常东芳
- 关键词:国家公园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遗产地旅游智慧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真实性、完整性和多样性是遗产地的重要特征,也是遗产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准则。智慧化建设是促进遗产保护和遗产展示的有效方式,保护和展示是遗产地旅游智慧化建设的重点。遗产地旅游智慧化建设包含游客体验、景区管理、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这4个主要方面。本研究构建遗产地旅游智慧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邀请旅游业界专家学者分别对自然遗产地、文化遗产地的旅游智慧化建设进行权重赋值,寻找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在旅游智慧化建设中的不同发展规律。研究认为:遗产保护是遗产地旅游智慧化建设的重点,自然遗产地应注重智慧化体验营造,文化遗产地应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智慧化管理与开发。
- 邹统钎江璐虹唐承财
- 关键词:遗产地智慧旅游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 旅游目的地品牌如何实现“千城千面”被引量:15
- 2021年
- 当前,"千城一面"现象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旅游品牌创建和实践中难以突破的瓶颈。该现象源于品牌个性化基因缺失导致的地方生活方式趋同。应探索建立理性的基因筛选机制,明确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地格,将具有代表力、吸引力与竞争力的生活方式本质特征作为个性化品牌基因,基于"三力(RAC)"模型对旅游目的地生活方式进行再造,探索构建"千城千面"的地方特色生活方式和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 邹统钎
- 关键词:目的地品牌品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