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云龙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态修复
  • 3篇土壤
  • 2篇造林
  • 2篇造林模式
  • 2篇石灰岩山地
  • 1篇典型植被
  • 1篇典型植物
  • 1篇典型植物群落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库
  • 1篇植被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效益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特征
  • 1篇水分特征曲线
  • 1篇碳库

机构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6篇郑云龙
  • 3篇高鹏
  • 2篇孙会敏
  • 1篇董智
  • 1篇张杰
  • 1篇张立勇
  • 1篇王兵

传媒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鲁中南石灰岩山地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以山东省世行生态造林项目区新泰市汶南镇岩庄村洞山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择侧柏纯林(S1)、侧柏黄栌混交林(S2)、侧柏五角枫混交林(S3)和侧柏山杏混交林(S4)4种典型造林模式,并以荒坡(CK)作为对照,对不同造林模式对其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造林模式中,侧柏五角枫混交林(S3)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最明显,其次是侧柏黄栌混交林(S2),再次是侧柏山杏混交林(S4),最后是侧柏纯林(S1);(2)4种造林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的含量均高于荒坡(CK),以侧柏黄栌混交林对土壤的有机质、氮元素改良效果较好,侧柏山杏混交林对土壤磷元素的改良效果较好;(3)在相同土壤水吸力条件下,不同造林模式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侧柏五角枫混交林(S3)>侧柏黄栌混交林(S2)>侧柏山杏混交林(S4)>侧柏纯林(S1)>荒坡(CK)。
杨同珂朱超郑云龙张钦敬李玉霞徐西利李华
关键词:造林模式理化性质石灰岩山地
鲁中南山地典型植被土壤颗粒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分形学特征被引量:11
2013年
土壤粒径分布与水分特征曲线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质,对土壤侵蚀状况和土壤肥力有显著影响。以鲁中南山地典型植被下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学理论研究5种典型植被土壤颗粒与水分特征曲线的分形学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颗粒单重分形维数、多重分形参数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形维数具有显著差异,均表现为麻栎+刺槐混交林>黑松+黄连木混交林>黑松林>核桃林>荒草地;2)土壤分形维数有林地大于荒草地,混交林大于纯林;3)土壤分形维数与黏粒体积分数、粉粒体积分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体积分数呈显著负相关;4)土壤颗粒单重分形维数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形维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颗粒分布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分形参数可以作为反映土壤结构性状变化的定量指标,可利用土壤颗粒分形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形维数的相关关系来描述对应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成果可为鲁中南山地退耕还林与生态造林工程建设及其生态效益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张杰高鹏孙会敏郑云龙董智
关键词:土壤粒径分布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形维数
辽西大黑山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驱动力被引量:1
2014年
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是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调控及效益定量评价提供依据。以辽西大黑山生态修复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Erdas Imagine遥感软件和ArcGIS技术平台,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转移矩阵等指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其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10 a间,耕地保持面积最大,其次是林地和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总面积比例分别减少了28.43%和44.32%,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交通、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总面积比例分别增加了83.68%、10.75%、21.07%和162.74%。2.2000—2005年,林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为12.42%,其次为未利用土地和草地;2005—2010年,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为24.82%,其次是草地、未利用土地和耕地。3.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和开发强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000—2005年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2005—2010年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入和转出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4.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变微地貌、减少地表坡度、提高植被盖度,在短时间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发生较大变化,是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郑云龙高鹏张立勇王兵
关键词:土地利用
北票市大黑山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生态效益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科学地评价北票市大黑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不同修复措施的生态效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取植物多样性指数、土壤分形维数、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入渗速率、空气负离子等指标,对生态修复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修复措施的灰色综合评价值排序是:人工林封禁保护技术(0.7008)>天然林封禁保护技术(0.6676)>荒坡人工造林技术(0.6631)>坡改梯高效经济林与水保耕作技术(0.6056)>残疏林补植更新技术(0.5983)>坡改梯农林复合与水保耕作技术(0.5608),说明人工林封禁保护技术措施的效果明显,其次是天然林封禁保护技术,在做好原有天然林封禁的同时,应加大对研究区内人工林封禁保护技术的实施力度。同时,生态修复区混交林的灰色综合评价值要高于纯林的,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及植被恢复中,应将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树种适当的进行混交,以促进生态防护效益提高。
孙会敏高鹏郑云龙丁福俊
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效益
石灰岩山地不同造林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其保育土壤功能的影响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灰岩山地森林植被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对指导其林地植被恢复和造林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定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鲁中南石灰岩山地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内四种造林模式土壤为研究对...
郑云龙
关键词:石灰岩山地造林模式土壤有机碳库
文献传递
大黑山生态修复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分析
2013年
以大黑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典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方法,对大黑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内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人工林植物群落按生长型可以划为明显的乔木层和草本层2层群落结构类型;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为:蒙古栎+蒙椴植物群落(Ⅱ)>山杏+黄榆植物群落(Ⅰ)>蒙古栎植物群落(Ⅲ)>油松+山杏混交植物群落(Ⅴ)>油松纯林植物群落(Ⅳ)>油松+沙棘混交植物群落(Ⅵ)>油松疏林植物群落(Ⅶ)。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要大于人工林植物群落。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由于远离人类活动区,长期以来受人为干扰较小,逐渐形成了相对比较发达的草本层植物群落。
霍妍郑云龙
关键词:生态修复物种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