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志芳

作品数:7 被引量:11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玉米
  • 5篇干物质
  • 3篇养分
  • 3篇干物质积累
  • 2篇养分效应
  • 2篇日平均
  • 2篇生育
  • 2篇生育阶段
  • 2篇累量
  • 2篇积累量
  • 2篇干物质积累量
  • 2篇BLUP
  • 2篇LOGIST...
  • 1篇冬小麦
  • 1篇行距
  • 1篇行距配置
  • 1篇性状
  • 1篇养分含量
  • 1篇叶片
  • 1篇玉米干物质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郑志芳
  • 6篇王璞
  • 5篇廖树华
  • 4篇赵姣
  • 3篇姜兴芳
  • 2篇周顺利
  • 2篇乔嘉
  • 1篇卫一超
  • 1篇方艳茹
  • 1篇赵鑫
  • 1篇朱金城
  • 1篇陶洪斌
  • 1篇王丽君
  • 1篇赵娇

传媒

  • 3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5篇2013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养分效应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了解作物养分效应机制是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玉米品种"农华101"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播期、密度、肥料试验,记录了生育时期的日均温,并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及其他器官中氮、磷、钾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然后基于改进后的BLUP方法,在考虑植株干物质日均积累量与自身效应、环境效应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群体效应和温度效应,探讨并建立了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养分效应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养分效应评价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理论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r值为0.72~0.99;各生育阶段配对t检验的α值均大于0.05,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用建立的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效应评价方法得到的各养分特征效应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三叶期到拔节期各养分效应值为0~0.58,拔节期到大口期为0.43~2.57,大口期到吐丝期为0.45~4.58,吐丝期到成熟期为0.86~4.71。综上,利用改进后的BLUP法提出的养分效应评价方法对玉米各阶段养分效应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可作为玉米养分效应评价的参考手段。
郑志芳赵姣姜兴芳周顺利王璞廖树华
关键词:BLUP生育阶段温度效应养分效应
基于Logistic模型的玉米干物质积累过程对产量影响研究被引量:50
2011年
作物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过程紧密相关,各种不同的栽培措施及环境条件会显著影响干物质积累过程进而影响产量。利用2007—2009年不同地区、年份和栽培管理措施的5组田间试验资料,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干物质积累过程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郑单958、中农大4号单株产量与其Logistic模型参数的关系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和0.993,标准误差分别为0.018和0.004。用独立验证试验对模型效果进行了t检验,郑单958和中农大4号的显著水平值分别为0.900和0.379,模型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差异均不显著,RMSE值分别为0.015和0.020。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过程有关,不同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其Logistic方程的参数也不同;玉米籽粒产量与Logistic方程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的品种其关系模型也有所不同。
乔嘉朱金城赵姣郑志芳王璞廖树华
关键词:玉米干物质LOGISTIC方程模型参数
基于动态模拟模型分析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9
2013年
为揭示冬小麦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积累的定量关系,2009—2011年利用3个田间试验建立了不同播种期、基本苗、底肥用量、追氮时期和用量、冬前灌水量、返青后灌水量和灌水时期等的冬小麦群体,分析了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特征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机制和定量关系。冬前干物质积累特征用单株干物重和冬前茎蘖数来表示,越冬后特征由基于相对积温(RGDDi)的Logistic曲线特征来描述。结果表明,群体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的2个拐点等特征量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紧密的联系,所建立的关系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有关模型进一步用独立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模拟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P>0.05)。基于相对积温(RGDDi)的Logistic模型不仅能较好地描述小麦冬后干物质积累过程,而且其曲线特征也能用于分析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形成规律,以此为基础的产量关系方程可用于冬小麦生产群体调控的理论分析。
赵姣郑志芳方艳茹周顺利廖树华王璞
关键词:冬小麦干物质LOGISTIC方程特征参数
玉米养分效应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郑志芳
关键词:玉米BLUP生育阶段养分效应
株行距配置对玉米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2013年
以郑单958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50 025株/hm2、67 500株/hm2、100 050株/hm2密度下分别设两种株行距配置,探讨增密条件下调控株行距配置对玉米根系性状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3个种植密度下总体表现为小行距种植方式在0~60 cm土层内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密度均高于大行距处理。50 025株/hm2下吐丝期时0~60 cm土层内的根重密度和根长密度在两个株行距配置间差异显著(P<0.05),两个株行距配置的根表面积密度在10叶展、吐丝期和吐丝后25 d差异显著(P<0.05);67 500株/hm2下不同时期两个株行距配置根重密度差异显著(P<0.05),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在10叶展和吐丝后25 d差异显著(P<0.05);100 050株/hm2下,两个株行距配置间根重密度和根长密度在10叶展和吐丝后25 d差异显著(P<0.05),不同时期根表面积密度差异显著(P<0.05)。同一密度下缩行增株后单株木质部伤流液体积增大,根系供应能力增强,产量增加,50 025株/hm2、67 500株/hm2下产量分别提高了6.76%和4.89%。不同时期0~60 cm土层内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10叶展时各根系性状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姜兴芳陶洪斌郑志芳赵鑫王璞
关键词:玉米株行距配置根长密度
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积温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处理的玉米叶片及整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进行探讨,研究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的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措施处理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差别较大但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差别并不大;可以通过追踪植株整株干物重以及叶片干物重的动态变化研究在连续的积温变化条件下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的变化情况,对积温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建立了中农大4号的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模型,模型为y=10.653x3-25.492x2+19.121x-3.941 4,R2=0.964 1。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从模拟效果上看,模型基本能够反映作物叶片与整株干物重的分配关系。
乔嘉郑志芳卫一超赵娇王璞廖树华
关键词:玉米干物质分配
不同气象条件对玉米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以农华101为材料,在5个播期条件下研究各生育时期玉米养分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养分含量的变化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下各生育阶段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化与该阶段相对积温以及相对日照时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拟合曲线表达式为y=1/a+bxc。不同气象条件下,玉米整个生育进程中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差异是造成养分含量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王丽君郑志芳姜兴芳赵姣王璞廖树华
关键词:玉米气象条件养分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