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怀仁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观察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治疗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椎间孔突出型14例,椎间孔外侧突出型9例,分别经椎板间入路及经小关节外侧入路,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全部病例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min,平均术中出血75mL。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远期疗效:优1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应用椎间盘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效果优良。
- 李杰郑怀仁刘锴袁海胜刘羽李亚君李海霞
- 关键词:椎间盘镜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 椎弓崩解性腰椎滑脱患者的骶骨水平角变化及腰椎小关节走形特点
- 2015年
- 目的探讨椎弓崩解性腰椎滑脱(IS)患者的骶骨水平角变化趋势和腰椎小关节走形特点。方法选择IS患者50例(病变组)和椎弓无崩解的体检者50例(对照组),分别测量骶骨水平角和L3~S1的小关节角度。结果病变组各年龄段骶骨水平角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20~30岁年龄段骶骨水平角均小于41~50岁、51~60岁、61岁以上年龄段(P〈0.05),其余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病变组中,年龄与骶骨水平角均呈正相关(r=0.284,P=0.005;r=0.231,P=0.03)。对照组从L3-4至L5S1水平,腰椎小关节角度逐渐减小(P〈0.05);病变组从L3-4至L4-5水平,腰椎小关节角度逐渐减小(P〈0.05),而L5S1水平与L4-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从L3-4至L4-5水平腰椎小关节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在L5S1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角度减小可能是IS的先天发育因素,而骶骨水平角的增大可能是腰椎滑脱症的继发改变。通过测量腰椎小关节角度和骶骨水平角,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对减少、减轻腰椎滑脱具有重要意义。
- 王海鑫曲震理王卿柳挺胡庆甫郑怀仁
- DHS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Gamma钉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DHS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颈干角丢失度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mma钉和DHS内固定治疗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治疗效果相近,前者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等优点优于后者。
- 屈振宁山富彦郑怀仁王镜山冀胜辉
-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GAMMA钉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15~54岁,平均31.5岁。创面外露时间5d~6个月,均伴有骨关节、肌腱、神经、血管或钢板外露。15例创面伴不同程度感染。皮肤缺损范围3.5cm×3.0cm~10.0cm×6.5cm。切取皮瓣范围6cm×5cm~11cm×8cm,皮瓣血管蒂长6~15cm,蒂宽4~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获随访6个月~3年,皮瓣色泽、弹性均正常,无臃肿,外观良好,大部分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愈合良好,足功能恢复良好,行走正常,可弹跳,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李杰郑怀仁刘锴袁海胜刘羽李亚君李海霞
- 关键词:腓肠神经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