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楠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血栓
  • 4篇介入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综合征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急性冠脉
  • 3篇急性冠脉综合...
  • 3篇冠脉
  • 3篇冠脉综合征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肌
  • 2篇血栓抽吸
  • 2篇再灌注
  • 2篇他汀
  • 2篇综合征患者
  • 2篇左心

机构

  • 7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沧州市中西医...

作者

  • 7篇郑楠
  • 7篇张军
  • 3篇牛和平
  • 3篇万艳芳
  • 2篇王长厚
  • 2篇刘冰
  • 1篇管琳娜
  • 1篇于淑靖
  • 1篇王君
  • 1篇付金国
  • 1篇唐诗玲
  • 1篇孙萍
  • 1篇张羽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心律失常患者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在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37例接受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的心律失常患者,按心率不同分为三组(A组:≤65bpm,B组:66~79bpm,C组:≥80bpm)。以优、可、差为分级标准,评价各支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分析不同心率组间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本研究37例共535段冠状动脉纳入评价。总体评价优、可、差的节段数分别为283、226、26个;A组优、可、差的节段数分别为91、37、2段,B组优、可、差的节段数分别为155、70、7段,C组优、可、差的节段数分别为37、119、17段,A,B组间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C组与A、B组间成像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A、B组间可评价节段数无统计学差异(P=0.754),C组与A、B组间可评价节段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C组可诊断节段数90%。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对心率失常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具有很高的成功率,扩大了冠状动脉CTA的应用范围。降低心率可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管琳娜张羽张军郑楠于淑靖
关键词:心律失常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将6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强化组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顿服,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3 d,然后以20 mg/d口服维持。对比2组血流分级(TIMI)、心肌染色程度(TMBG)、心脏灌注恢复情况,记录2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强化组的TIMI分级、TMBG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心肌灌注良好率及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造影剂肾病、心功能不全、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延展、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2 h,2组LDL-C、ALT、BUN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术后72 h的Ccr、SCr、hs-CRP、Cys 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术后72 h的Ccr显著低于术前及同期强化组(P均<0.05),SCr、hs-CRP、Cys C显著高于术前及同期强化组(P均<0.05)。结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给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改善血流状态,减轻炎症反应。
唐诗玲郑楠付金国牛和平张军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阿托伐他汀血流分级炎症反应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或自发显影的随机森林模型构建及抗凝结局
2024年
目的 构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left atrial thrombus,LAT)或自发显影(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SEC)的随机森林模型,并分析LAT/SEC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随机森林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随机森林模型预测LAT/SE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与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386例NVAF患者中,38例(9.8%)发生LAT/SEC。影响LAT/SEC发生的7个最重要的变量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射血分数、非阵发性心房颤动、左心房内径、未抗凝治疗和脑卒中史。随机森林模型的AUC为0.93(95%CI:0.88~0.99),CHADS2评分的AUC为0.73(95%CI:0.63~0.83),CHA2DS2-VASc评分的AUC为0.72(95%CI:0.62~0.83),随机森林模型的AUC高于CHADS2(Z=3.42,P<0.001)和CHA2DS2-VASc(Z=3.05,P<0.001)评分。随机森林模型预测LAT/SEC的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89.8%。38例LAT/SEC患者中,55.3%(21/38)患者经抗凝治疗后复查经食管超声心电图,66.7%(14/21)患者LAT/SEC溶解。17例直接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患者中,4例LAT和8例SEC溶解;4例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中,1例LAT和1例SEC溶解。结论 随机森林模型可用于预测NVAF患者LAT/SEC,其诊断效能优于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三分之二的LAT/SEC患者抗凝治疗后LAT/SEC溶解。
郑楠刘冰闫洪伟李凤鹏于恺张军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
血栓抽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10至2012-12期间ACS患者共56例。其中应用抽吸导管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8例,为血栓抽...
牛和平郑楠万艳芳王长厚张军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介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6例ACS患者中,应用抽吸导管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8例为血栓抽吸组,另外28例为常规PCI组。比较2组患者基础资料、PCI资料、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等。结果 2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血栓抽吸组心肌呈色分级3级获得率较高(P<0.05),血栓积分和cTNT峰值浓度较低(P均<0.05),5d LVEF较高(P<0.05),1个月后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住院期间和术后随访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iver CE血栓抽吸是治疗ACS合并血栓负荷病变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PCI的治疗成功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慢血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短期改善ACS患者左室功能,但长期预后还需进一步观察。
牛和平郑楠万艳芳王长厚张军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抽吸血管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265例成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将病人分为有左心房血栓组(23例)和无左心房血栓组(242例)。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危险因素构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65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中23例病人存在左心房血栓,左心房血栓的发生率为8.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血管疾病、未口服抗凝药、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和左心房功能受损是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性,C-指数为0.88[95%CI(0.87,0.9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0.87,0.91)]。校准曲线图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观测结果一致,决策曲线分析图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列线图预测模型是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良好方法。
闫洪伟刘冰郑楠于恺李凤鹏孙萍张军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列线图
不同剂量匹伐他汀对ACS患者PCI术后PTX3水平和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匹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和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行择期PCI的ACS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及强化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匹伐他汀钙片常规剂量(2mg/d),强化组给予匹伐他汀钙片强化剂量治疗(4mg/d)。比较PCI术前及术后1d、7d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炎症因子[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术后28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手术前后cTnI、CK-MB、Hcy、PTX-3、hs-CR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时,两组cTnI、CK-MB、Hcy、PTX-3、hs-CRP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1d及术后7d时,强化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PCI手术前后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围术期TC、TG、LDL-C、HDL-C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7d,强化组TC较术前及术后1d降低(P<0.05),且低于同期常规组(P<0.05)。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围术期给予4mg/d匹伐他汀强化治疗,能减轻ACS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且不良反应少,可能对PCI术后转归更为有利。
郭润王君郑楠吴婷婷万艳芳张军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匹伐他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