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惠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心脏
  • 2篇心脏康复
  • 2篇植入
  • 2篇综合征
  • 2篇康复
  • 1篇电风暴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瓣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内科
  • 1篇心内科住院患...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 1篇心态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症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7篇郭惠萍
  • 4篇苏玉英
  • 1篇梁美琼
  • 1篇冯进金
  • 1篇李国琪
  • 1篇毛晓群
  • 1篇詹春霞
  • 1篇黄惠芬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广东职业技术...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本科实习护士学生职业心态调查分析及对策
2013年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职业心态状况,为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调整护生职业心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韶关医学院、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州医学院、长江大学、海南大学、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等的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度较好,具有较好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但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心理素质方面还存在缺陷,对未来事业的选择仍存在不稳定性。结论: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将来为护理事业做出贡献。
冯进金郭惠萍
关键词:职业心态本科实习护生就业现状人生观
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前三步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效果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前三步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的效果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7例AMI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干预组50例,对照组术后7d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7d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行I期心脏康复运动前三步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术后7d内发生心律失常次数、首次排便时间、7d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情况。结果两组术后7d内出现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CI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I期心脏康复运动前三步康复锻炼能较好恢复AMI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预防便秘。
周漪琪毛晓群詹春霞郭惠萍
关键词:心脏康复日常生活能力
1例海德综合征患者行TAVR术后的护理
2023年
总结海德综合征患者行TAVR术后的护理。护理要点: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止血、补液、输血等治疗,做好用药宣教。根据病人有多次便血的病史,消化道血管造影和内镜均没有发现器质性损害,我们认为病人可能是海德综合症,完善大分子质量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值为33%(参考值50%~160%),证实该临床诊断。患者年龄大,伴有心衰、肺部感染和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手术治疗风险大,转入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内科行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并成功植入1个人工瓣膜。手术后视静脉血流速度为89%,LVEF45%,轻度瓣周漏,继续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经多次检查过大便隐血,结果都是阴性的。
黄清郭惠萍杨霭玲李艳丽苏玉英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基于Apriori算法的心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为构建心内科专科VTE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确诊VT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探究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各危险因素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生VTE的患者中,单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占比最高(81.71%),其次为单纯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10.29%),DVT合并PTE最低(8.00%)。关联规则结果显示,心内科住院患者VTE发生的前9项危险因素依次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心功能Ⅲ级或Ⅳ级、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计数异常、心力衰竭、房颤、住院期间使用过利尿剂、冠心病及卧床时间>72 h。结论本研究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了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特点,提示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原发疾病为VTE危险因素、心功能Ⅲ级或Ⅳ级、血小板计数异常、住院期间使用过利尿剂及合并多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并制订相应的个体化血栓预防措施,从而降低VTE发生风险。
周慧玉苏玉英黄惠芬梁美琼陈婉芝刘苑沈小莓郭惠萍
关键词:心内科静脉血栓栓塞症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护理
11例经皮二尖瓣钳夹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2023年
经皮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成为手术风险高或不能忍受手术的患者的首选。为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并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和预防风险的能力,本文总结了我院在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共11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为日后更好地完善围术期护理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郭惠萍屈曾苏玉英
关键词:护理并发症
1例长QT综合症患者行交感神经切除术后的护理
2023年
为1例长QT间期综合征及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行交感神经切除术和双腔ICD 植入术的护理,治疗效果显著, 护理体会主要如下:注意患者的一般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及生活护理、环境护理,治疗过程中预防不良反应及心律失常的发生,重点注意交感神经切除术术后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一综合护理策略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不仅缓解了症状,还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他们的健康恢复贡献了重要力量。
黄清郭惠萍苏玉英
关键词:晕厥长QT间期综合征交感神经切除术案例分析
CIED植入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电风暴的护理1例报告
2024年
心脏植入式电子器械(CIED)是指心脏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以及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等[1]。CIED对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和难治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疗效。随着植入式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起搏器感染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心脏起搏器(PM)、ICD、CRT起搏器、CRT除颤器设备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19%、1.91%、2.18%、3.35%[2]。部分病人因感染加重或感染无法控制而被迫取出CIED。6%的患者在出现超过38.5℃的高热时发生致命心律失常事件,其中47%患者出现心室颤动,这可能与高热时钠离子外流显著降低,影响心室动作电位早期复极有关[3]。发热导致心室颤动的其他情况还可见于长QT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急性心肌炎等,电除颤是及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2023年10月5日,本科收治了1例因重症心肌炎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心室颤动行双腔ICD植入术的患者,术后囊袋感染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交感电风暴,经过积极治疗出院。现报告如下。
郭惠萍黄清李国琪
关键词:护理心脏康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