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隆 作品数:39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IL-1β和TNF-α对于帕金森氏病临床进程的参考意义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最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见于老年人群中.它是由几个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导致的,中脑的黑质-纹状体系统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丧失和纹状体中多巴胺... 姚智力 金学隆关键词:神经炎症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急性内囊出血后血液流变特性经时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内囊出血后血液流变特性的经时变化,总结变化规律,分析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出血组,后者又分为出血后3、6、12、24h四个亚组,每组6只。尾尖剪断取自体血0.1ml定位注射至大鼠右侧内囊,假手术组除不注血外,其余操作同出血组。假手术组即刻取血,出血组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做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各出血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出血各组间比较,全血低切黏度在出血后3~12h明显升高,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在24h升高最明显,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前者在24h达高峰,后两者高峰时间为出血后12~24h。结论大鼠急性内囊出血后不同时段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发生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循环功能。 张丽敏 金学隆 王世忠 李之烨 Mizoguchi Kazushige关键词:脑出血 血液流变学 微循环 帕金森氏病患者睡眠脑电慢波活动与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障碍的关联性(综述) 临床上一旦确诊为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就应开始保护性治疗,以最大化保护和挽救易受损害的黑质神经元,减缓或阻止疾病进展.左旋多巴疗法在控制典型运动症状的同时,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引发异常的... 毕英杰 金学隆关键词:帕金森氏病 睡眠过程 左旋多巴 利钠肽与脑出血 被引量:2 2007年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是近20年间发现的一类多肽,目前发现的利钠肽有5种类型,分别是ANP、BNP、CNP、DNP和VNP,它们具有遗传上的同源性和相同的受体系统。利钠肽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研究发现利钠肽对脑出血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能与利钠肽的抗炎和抗应激等作用有关。 何炜 金学隆关键词:利钠肽 脑出血 急性内囊出血后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 2009年 目的研究急性内囊出血后大鼠空肠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探讨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自体尾静脉血注入法建立大鼠急性内囊出血模型,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内囊出血后3、6、12、24h组,每组8只大鼠。运用微循环显微摄像分析系统,计测各组肠系膜微静脉血流量、切变率、白微栓数,并对切变率和白微栓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计测微动脉内轴流和边流的宽度,并计算边流宽度与管径的比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内囊出血各时间点肠系膜微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P<0.05),脑出血6、12、24h组切变率减小(P<0.05),而白微栓数增加(P<0.05),切变率与白微栓数呈明显负相关(r=-0.917,P<0.05);脑出血6、12、24h组微动脉内边流宽度与管径的比值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急性内囊出血后大鼠肠系膜微血管血流量减少,切变率降低,白微栓数增多,边流宽度与管径的比值减小,这些微循环障碍可进一步导致靶器官的损伤。 李之烨 金学隆 李晓慧 张丽敏 Mizoguchi Kazushige关键词:微循环 肠系膜 血流 切变率 清醒大鼠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指标建立及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制作清醒大鼠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观察不同复苏液对重度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37只SD大鼠在清醒状态下经股动脉释放其全身总血量的65%,制作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3组,NaCl组(n=12)、全血组(n=12)和万汶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n=13),分别于放血前、放血末及输液后测定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体温(T)、动脉血气以及血乳酸盐(LD)。记录输液后24h与48h的存活率。结果:与放血前比较,各组大鼠放血末MBP、T、pH、二氧化碳分压[p(CO2)]、红细胞比容(HCT)及剩余碱(BE)明显降低,血氧分压[p(O2)]、血乳酸盐水平及氧饱和度升高。输液后2h与NaCl组相比,全血组和万汶组可以明显地改善大鼠的MBP、pH、p(CO2)及BE,降低动脉血乳酸,改善代谢性酸中毒,但全血组恢复效果更明显。结论:清醒大鼠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具有满意的重现性和有效性,适于不同复苏液抗休克性能的评价。 张艳 王宇歆 马涛 姚丽静 张响 杨成民 金学隆关键词:血气分析 乳酸 羟乙基淀粉 载氧药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初步作用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为观察载氧药物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其中两组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另一组只开胸不结扎,并以心电图判断造模成功与否。尾静脉给药2 d后,自动分析仪检测血肌钙蛋白T(cTnT),并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MIS),同时取心肌组织进行常规病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损伤情况。发现假手术组cTnT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载氧体组比模型组的含量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18);假手术组MIS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载氧体组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显示载氧体组心肌组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由此推测载氧药物增加缺血区心肌的氧供应,减轻心肌损伤,可能会对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赵香芳 金学隆 王宇歆 杨成民 陈卫平关键词: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 心肌梗死面积 内囊出血时的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先兆性微循环指征探究 金学隆 孙兵 刘奔 张媛 董德勇 景文莉 张昭强 李晶 吕凤君 该技术利用兔脑立体定向技术、自体血内囊注入的方法制作内囊出血动物模型,通过脑大体病理切片验证其准确性,通过神经机能检查验证内囊出血的病理体征是否出现。利用侧脑室插管术监测颅内压技术,确定侧脑室位置。研究工作发现消化道粘膜...关键词:关键词:内囊出血 应激性 色度分析法解析脑干出血时的十二指肠粘膜微循环动态 <正>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干出血这一难症越来越受到关注。脑干的原发性损害或继发性损害均可刺激副交感神经或抑制交感神经中枢,使之调节失衡,如合并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则病死率高。本研究使用微循环显微镜彩色摄像系统解析家... 金学隆 郑杨 沈海明 孙兵 朱学良 朱燕君 王永明文献传递 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所致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与EBA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究脑皮质内皮屏障抗原(EB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放射性血脑屏障损害条件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放射性脑损伤后7、14和28 d 4组,每组12只。采用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制备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大鼠按照3 m L/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3%伊文思蓝(EB),开颅并暴露脑皮质血管,放于微循环显微镜下观察EB渗出情况,并借助微循环显微成像系统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使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来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EBA和VEG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大鼠脑皮质微血管EB外渗量和VEGF的表达水平于伤后7、14、28 d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P<0.05),从伤后7 d至28 d逐渐降低,损伤各亚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者呈正相关(r=0.898,P<0.001);EBA表达水平于伤后各个时间点均下降(均P<0.05),从伤后7 d至28 d逐渐升高,损伤各亚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EB外渗量呈负相关(r=-0.866,P<0.001)。结论大鼠放射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与EBA表达减少、VEGF表达增加具有重要关联性。 陈泊霖 孙熠 梁宾 金学隆关键词:脑损伤 血脑屏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放射性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