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唇腭裂手术吸入诱导紧闭循环麻醉
- 2004年
- 方伟武钟京任何吕砚梁庆伟刘骥苗玉良
- 关键词:唇腭裂吸入诱导循环紧闭麻醉安氟醚
- 70岁以上高龄胆道手术的麻醉处理
- 2000年
- 钟京方伟武崔利芳解荣斌王璟徐学武张明文
- 关键词:高龄胆道手术麻醉处理老年人
- 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伤两次打击大鼠的保护作用
- 苗玉良钟京方唯武路浩军刘罡郭文治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减阻剂血液动力学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
- 苗玉良钟京方伟武刘骥王子君刘罡时文珠郭文治
- 关键词:超前镇痛小儿
-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寒战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1病例报告患者女,66岁,体重55kg,术前诊断直肠癌,拟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心电图、CT检查均正常。入室后行L1~2硬膜外穿刺置管(头侧),给予咪唑安定2mg、芬太尼0.2mg、依托咪酯16mg、维库溴铵6mg快速诱导,插入TD7.5单腔气管导管,右颈内静脉及左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术中采取血液加温、持续鼻咽温监测。麻醉维持:丙泊酚50~100μg/(kg·h),瑞芬太尼0.2~0.4μg/(kg·min),硬膜外利罗合剂(1∶1)5ml/h。
- 刘骥钟京方伟武李强
-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后寒战老年患者穿刺置管右颈内静脉
- 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目的:观察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雌雄不拘,体质量(331±29)g,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在30min内自颈动脉放血完成失血性休克,最终的指标为M...
- 苗玉良钟京方伟武刘骥吕砚汤楚华郭文治
- 关键词:急性失血性休克减阻剂内毒素血清细胞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麻醉处理。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小儿63例,年龄3月~3岁,ASAⅢ~Ⅳ级。大剂量芬太尼静脉复合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或)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体外循环中至手术结束维持PEEP 2~5 mmHg,以减少肺水。维持PCO2在30~35 mmHg,CVP在7~15 mmHg。开放主动脉前10 min开始静脉泵入多巴胺5~10μg/(kg.min)、硝普钠0.5~2.0μg/(kg.min)和米力农0.5~1.0μg/(kg.min)。其中,在术前肺动脉压>45mmHg的患儿中,多巴胺的给药途径为经左房导管泵入。结果所有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均稳定,开放升主动脉后,58例心脏自动复跳,4例心内1~2 J除颤1次,1例除颤2次后复跳。所有患儿均顺利停体外循环辅助。术前彩超提示有8例右向左或双向分流的患儿在术后2 d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其余患儿均在术后1 d拔除气管导管。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首先应保证合理的容量负荷,体外循环转机前保持一定的体循环压力以减少右向左分流,体外循环后通过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肺动脉压并维持体循环阻力,以使血流动力学平稳。
- 苗玉良郭文治安丽娜钟京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血管活性药物肺动脉高压麻醉体外循环
- 减阻剂在生物医学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减阻剂作为一种大分子聚合物,纳摩尔浓度即可在液体传输中显著降低阻力。近年来其研究领域已扩展到生物医学方面,大量实验表明其在保护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失血性休克复苏、防治血栓和移植排异反应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作用机制还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 苗玉良时文珠方伟武钟京
- 关键词:减阻剂冠状动脉缺血休克
-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在脊柱侧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氟比洛芬酯组)、B组(对照组),每组30例。A组在术毕前30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作为负荷量,PCIA泵加入3mg/kg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20μg/kg。B组不用氟比洛芬酯,其余药物与给药方法同A组。结果 A组镇痛效果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优于B组,两组意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较以往单独使用芬太尼镇痛的方法,复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可显著改善镇痛效果。
- 苗玉良钟京方伟武吕砚刘罡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脊柱侧凸
- 脊柱侧弯142例的肺功能障碍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分析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损害的特点,探讨导致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障碍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首次矫形术的142例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肺功能检查情况,确定导致肺功能障碍的临床因素。结果男性患者重度侧弯较多,cobb角较大;随年龄增长,侧弯患者气道阻力呈增加趋势;肺功能异常与患者体质量、cobb角和顶椎位置有关,而与侧弯方向及是否伴有后凸无关。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不断加重,且存在由单纯限制性通气障碍向伴随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混合性通气障碍变化;肺功能损害的程度与侧弯的程度正相关;侧弯顶椎位于胸椎者,更倾向于伴随有肺功能障碍。严重肺功能损害的患者,体质量发育受到影响,给围术期的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 吕砚方伟武徐学武苗玉良刘骥钟京任何
- 关键词:脊柱脊柱侧弯肺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