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福全
- 作品数:48 被引量:22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干细胞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胰腺癌是预后程度极差的恶性肿瘤,已初步证实胰腺干细胞可转化为胰腺癌细胞。成功分离和鉴定了胰腺癌干细胞并对其与转移、耐药的关系和信号通路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深入理解干细胞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可能根本改变临床胰腺癌防治的方式。
- 刘俊裘正军庄瑜钟福全
- 关键词:干细胞胰腺干细胞胰腺癌干细胞胰腺癌
- Akt和磷酸化Akt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了解Akt和磷酸化Akt1(p-Akt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例胰腺癌组织、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Akt和p-Akt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kt和p-Akt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8%和83.8%,而正常胰腺组织均阴性表达,相差非常显著(P〈0.05).癌组织中Akt和p-Akt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274,P=0.018).Akt和p-Akt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神经浸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p-Akt1蛋白高表达与病理学T分期及TNM分期相关(P=0.002).Akt和p-Akt1蛋白高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0±5.7)个月和(23.0±5.5)个月,明显高于低表达者的(9.3±0.2)个月和(11.1±1.8)个月(P分别为0.007和0.004).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p-Akt1蛋白表达的程度与良性预后有关,检测胰腺癌中p-Akt1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刘俊裘正军江弢黄陈孙晶孙红成钟福全金宇彪胡宏慧
- 关键词:胰腺肿瘤蛋白激酶类AKT
- 非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被引量:5
- 1993年
- 重症胰腺炎又称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AHNP),是一种较少见但很凶险的急腹症。近年来随着胆道疾患的增多,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过去对本病都采取手术治疗,并强调早期手术,但结果不能使人满意。
- 李宝华花天放袭正军钟福全
- 关键词:胰腺炎非手术治疗
- 短期输注脂肪乳剂对胆汁脂质成分及成石性的影响
- 2000年
- 夏强花天放张延龄钟福全张明珍
- 关键词:胆汁脂质成分脂肪乳剂胃肠外营养
- 成人脾切除后的早期感染被引量:1
- 1990年
- 婴儿和儿童于脾切除后易招致感染,并有产生败血症的危险性。成人施行脾切除后有无这种危险目前仍有争议。根据近年来一些文献上的报道。
- 徐治康吕大为钟福全李宝华
- 关键词:脾切除术后感染成人
- 谷氨酰胺对短肠综合征大鼠肝脏及结肠形态的作用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对短肠综合征大鼠肝脏和结肠形态的影响。 方法 2 3只雄性大鼠切除 80 %小肠 ,随机分 3组 :饮食组 8只术后自由进食 ,全胃肠外营养 (TPN)组 8只输TPN标准液 ,谷氨酰胺 (Gln)组 7只 ,输TPN +Gln ,正常大鼠 8只 ,作为对照组。术后第 7天 ,取门静脉血测定肝功能 ,肝脏和结肠进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 饮食组、正常组和Gln组血ALb明显高于TPN组 ,Gln组血TP明显高于TPN组 ,光镜下Gln组 (2 / 7)和TPN组 (3/ 8)肝脏标本呈脂肪变性改变 ,两者无显著差别 ,饮食组结肠粘膜厚度明显大于正常组 ,Gln组结肠粘膜厚度明显大于TPN组。 结论 Gln促使结肠粘膜增生 ,有利于维持血TP和ALb水平 ,但未能减轻肝脂肪变性。
- 柳汉荣花天放孔今诚钟福全
- 关键词:谷氨酰胺短肠综合征全胃肠外营养结肠肝脏
- 谷氨酰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继发感染的影响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能否减少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继发感染的发生。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6组(n=8)。A组:假手术+肠外营养支持(PN)1d;B组:SAP+PN1d;C组:SAP+谷氨酰胺(Gln)1d;D组:假手术+PN7d;E组:SAP+PN7d;F组:SAP+Gln7d。观察各组细菌移位情况及胰腺继发感染情况。结果各脏器培养出的细菌多为肠道常驻菌,F组大鼠肠系膜淋巴结(MLN)及胰腺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E组。结论谷氨酰胺能减少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从而减少胰腺继发感染的发生。
- 刘俊裘正军彭志海钟福全
- 关键词:谷氨酰胺急性重症胰腺炎
- 谷氨酰胺对短肠综合征大鼠残留小肠、结肠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 (Gln)对短肠综合征大鼠残留小肠、结肠形态的影响。 方法 :2 3只雄性 SD大鼠切除80 %小肠 ,随机分为三组 :饮食组 (n=8)大鼠术后自由进食 ;全胃肠外营养 (TPN)组 (n=8)输 TPN标准液 ;Gln组(n=7)输 TPN + Gln液 ;正常大鼠 8只 ,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第 7天 ,称体重 ,取残留空肠、回肠、结肠进行组织学检查 (包括光镜和电镜 )。 结果 :饮食组和 Gln组术前体重无明显差异 ,但术后体重有明显差异 ;饮食组空肠粘膜绒毛高度 (VH )和粘膜厚度 (MT)、回肠粘膜的 VH均明显大于正常组 ;TPN组空肠粘膜 VH、MT明显小于正常组 ;回肠粘膜隐窝深度 (CD)、MT亦明显小于正常组 ;Gln组空肠和回肠粘膜 VH、CD和 MT明显大于 TPN组 ;饮食组结肠 MT明显大于正常组 ,Gln组结肠 MT明显大于 TPN组。 结论 :80 %小肠切除后 ,残留小肠发生代偿性改变 ,食物刺激是残留小肠代偿的重要因素 ;但这种代偿不完全 ,TPN可维持机体体重 ,但可引起残留小肠粘膜萎缩 ;Gln能阻止 TPN引起残留小肠粘膜萎缩 ,促进残留小肠代偿 ;同时
- 柳汉荣花天放孔今诚钟福全
- 关键词:谷氨酰胺短肠综合征全胃肠外营养
- 供体进食状况对大鼠供肝冷保存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探讨供体进食状况对大鼠供肝冷保存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的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进食组和禁食组。大鼠肝脏以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液4℃冷保存24小时,测定保存前后肝组织糖原、蛋白质、丙二醛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TP酶活性。结果:(1)进食能明显提升肝脏的糖原含量,肝脏冷保存后糖原含量均有显著下降。(2)饮食因素在短期内并未明显影响到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冷保存对肝脏的蛋白质代谢亦未见明显影响。(3)饮食因素对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无明显影响,冷保存过程中肝脏的脂质过氧化受到明显抑制。(4)肝脏的SOD活性主要受饮食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冷保存肝脏s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上升。(5)饮食因素对大鼠肝脏Na^+-K^+-ATPase、Ca^(2+)-ATPase及Mg^(2+)-ATPase活性并无明显影响,短时间冷保存亦未明显影响肝细胞ATP酶活性。结论:供体进食有助于减轻肝脏的冷保存损伤。
- 韩松花天放钟福全
- 关键词:供肝糖原脂质过氧化ATP酶冷保存损伤
- 梗阻性黄疸对兔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抑制被引量:2
- 1995年
- 作者应用大肠杆菌研究梗阻性黄疸兔的网状内皮系统(RES)功能状况,提示胆总管结扎(CBDL)1周后兔清除大肠杆菌的能力低于模拟手术组(P<0.05),校正吞噬指数也降低(P<0.01)。CBDL3周后,实验兔清除大肠杆菌的能力和校正吞噬指数未见进一步下降,说明梗阻性黄疸时间延长并不进行性加重RES功能的抑制。肝枯否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的分布和超微结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表明梗阻性黄疸对巨噬细胞的结构无明显影响,RES功能抑制可能是细胞吞噬和溶解细菌的速度减慢所致。
- 裘正军李宝华张延龄花天放张云根钟福全吴恺
- 关键词:黄疸网状内皮系统大肠杆菌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