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新初
- 作品数:19 被引量:5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髌骨退行性变的CT分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正>髌骨退行性变是膝前或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髌骨退行性变类型不同则治疗方法各异[1-2]。作者对174例中323膝髌骨退行性变的CT表现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髌骨退行性变的CT表现类型及分型诊断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作者医院2006-10/2014-10月髌骨退行性变174例323膝的CT及临床资料。男68例,女106例,年龄30~89(61.5±4.5)岁。
- 刘三军董榕波吕娟周冰玉王春香钱新初
- 关键词:退行性变髌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68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终结遗留损伤的CT分型与法医临床鉴定被引量:1
- 2021年
- 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终结拟行伤残鉴定的,除常规检查外,再追加CT-VR膝关节分拆并获双侧胫骨平台无遮挡俯视位CT-VR全貌图像,并对伤侧胫骨平台遗留损伤进行分型和回顾性分析;依据该遗留损伤解剖定位与范围定量相结合的CT-VR分型诊断,提高该伤残等级认定的客观公正性。
- 董榕波刘三军万良元钱新初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法医学伤残鉴定64排螺旋CT
- 骨端骨折CT容积再现关节分拆的3D表现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骨端骨折CT容积再现关节分拆后关节面损伤的3D表现形式及其意义。方法对99例骨端骨折患者进行CT扫描,分别进行"CT容积再现常规法"(VR常规法)及"CT容积再现关节分拆法"(VR关节分拆法)后处理,对二组图像在骨折关节面损伤的显示效果进行比较观察与分析。结果 99例骨端骨折中VR关节分拆后3D图像能直观、充分显示骨端骨折关节面损伤全貌。其主要CT表现特征为:关节面裂隙征;关节内游离碎骨片及关节面骨质缺损征;关节内撕脱分离征;关节面龟裂征;关节面碎裂错位征;关节面爆裂分离变形征。结论 VR关节分拆后3D彩色图像能直观逼真显示骨端骨折关节面损伤严重程度和细节,对骨端骨折治疗方案选择有帮助。
- 董榕波刘三军刘胜军刘涛付占峰彭梦明钱新初
- 关键词:容积再现64排螺旋CT
- 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2例CT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钱新初刘三军唐肇普
- 关键词:CT
- 外部性脑积水与脑萎缩的CT鉴别诊断被引量:36
- 1994年
- 本文对30例外部性脑积水(EH)和10例脑萎缩(CA)的CT表现作回顾性对照分析。EH的CT特征为:双侧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对称局限性增宽,不伴有脑质、脑沟异常和脑室扩大;其脑室颅腔横径率(VT/ST率)小于15%。CA的特征为:脑周蛛网膜下腔普遍性增宽,且伴有脑皮质变薄,密度减低,脑沟普遍加深和脑室明显扩大,其VT/ST率大于15%。文中介绍并讨论了VT/ST率的测算方法和鉴别诊断意义。
- 唐肇普钱新初辛新占胡浙洪毛明刚
- 关键词:脑积水脑萎缩CT
- 脑恶性星形细胞瘤术后放疗后的CT动态观察与分析
- 1996年
- 目的:探讨脑恶性星形细胞瘤(BMA)术后放疗后的颅内变化规律,以指导术后放疗及CT随诊。材料与方法:对54例BMA术后放疗后患者的275次CT复查所见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结果:其颅内变化规律为:术后肿瘤残留(92.6%)→残留灶复发(96.3%)→放疗后肿块缩小(84.6%)→再复发(70.5%)→再手术和/或再放疗→肿瘤恶性度向高级别移行、快速生长或放射性脑坏死。结论:BMA术后肿瘤残留是导致其术后复发并影响其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系列性CT复查动态观察能早期检出并鉴别术后肿瘤残留、复发及放射性脑坏死。
- 钱新初胡浙洪鄂少庭唐肇普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外伤性隐匿性胸膜、肺损伤78例CT诊断分析
- 2003年
- 钱新初刘三军唐肇普
- 关键词:X线胸片
- 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TSAH)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 对 12 4例 STSAH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10 2例经 CT复查及治疗结果证实 .结果 STSAH的出血部位分布于 :大脑纵裂池 5 6例(4 5 .2 % ) ;脑干周围池 37例 (2 9.8% ) ;大脑侧裂池 2 2例(17.7% ) ;脑表面沟 9例 (7.3% ) .其主要 CT表现特征为 :1纵裂池染色半球面边缘毛糙征 ;2脑干周围池积血征 ;3侧裂池或脑表面沟铸型染色征 .结论 1CT据上述特征性表现可作出 STSAH诊断 ;2大脑纵裂池出血时的冠状位重建图像能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3CT复查有助于验证诊断和及时检出迟发性脑出血 .
- 唐肇普钱新初刘三军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CT
- 腹腔间隙综合征1例
- 2005年
-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CT表现笔者未见国内报道。近期我们发现ACS1例,报告如下。
- 钱新初刘三军彭梦明彭志远
- 关键词:腹腔间隙综合征CT扫描
- 老年人腹主动脉瘤CT扫描方法及其评价
- 1999年
- 目的:通过综合CT扫描方法来诊断老年人腹主动脉瘤。方法:复习了19例老年人腹主动脉瘤,使用CT扫描和图像处理的改进包括增强后扫描、多层面CT重建及轴扫图像放大技术。结果:腹主动脉瘤的CT表现包括腹主动脉侧弯扩张,瘤壁变薄并瘤内大块附壁血栓形成。据其形态,可分为梭形、囊形及哑铃形。附壁血栓可为新月状、环状及夹心饼状。所有这些表现通过综合CT扫描能够得到更清楚的显示。结论:综合CT扫描方法对充分显示动脉瘤三维形态、瘤内血流腔道、附壁血栓和瘤壁结构的细节是有帮助的。
- 唐肇普钱新初胡浙洪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老年人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