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为君 作品数:8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5492例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发病率及年龄和性别分布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统计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发病率及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方法回顾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有效记录达20~24 h的患者共15 492例,RR间期≥2 s被定义为长RR间期,患者按性别分组,每10岁分成一个年龄段。结果长RR间期共有1 745例,发生率为11.26%;长RR间期患者的年龄比未发生长RR间期患者的年龄大,男性长RR间期发生率比女性高。在10~29岁中的2个年龄段,长RR间期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其发生率降低;在30岁以后的年龄段,长RR间期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70岁以上年龄者男、女性的长RR间期的发生率无差异,70岁以下各年龄段均有差异。长RR间期原因中最多见的是持续性心房颤动/扑动期间。结论长RR间期的发生率超过10%,整体男性高于女性,但在70以上老年患者中无性别差异。 陈为君 张新刚 宿燕岗 林靖宇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性别 年龄 偶测血压与踝臂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的血压与脉搏波速度(PWV)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对40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压及PWV的测定,并根据PWV结果将受检者分为3组,PWV≤20%预测值组(n=301),20%预测值50%预测值。结果:3组人群的收缩压(SBP)、舒张压(BBP)彼此之间有明显不同(P<0.05),PWV随血压的升高而加快。结论:血压的增高与PWV密切相关,控制血压对减轻动脉硬化有重要的意义。 陈为君 董瑞芬 李景霞关键词:脉搏波速度 血压 肌电干扰导致起搏方式多样化一例 2014年 患者女性,69岁,因病窦综合征植入Vitatron T70 DR起搏器。术后随访发现因肌电干扰导致起搏方式多样化。此外,Vitatron独有的逐跳模式转换和心房同步起搏的算法也参与了术后起搏心电图多样化的形成。 陈为君 宿燕岗 林靖宇 张新刚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起搏模式 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心电图特征70例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术行原位心脏移植的患者术后心电图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术行原位心脏移植的70例患者的术后随访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患者术后的平均心室率较快,心电图表现多见非缺血性ST-T改变、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 terminal force in lead V1,Ptfv1)增大和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偶见的心室率缓慢、缺血性ST-T改变及心律失常等现象则提示预后不良。结论:对于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术行原位心脏移植的患者,术后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陈为君 林靖宇 宿燕岗 张新刚 陈璐 陈昊关键词:心脏移植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3s患者中植入起搏器的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动态心电图(DCG)长RR间期≥3s患者中植入起搏器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DCG对长RR间期患者植入起搏器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回顾DCG检查达到有效记录时间且记录中至少发生1次长RR间期≥3 s的患者,统计其中植入起搏器的比例并回顾植入起搏器患者(起搏组)的临床资料,比较起搏器组和长RR间期≥3 s组年龄和性别上的分布、导致最长RR间期的心律失常类别等方面的情况,回顾植入起搏器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结果 292例DCG长RR间期≥3 s组中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为85例,植入起搏器的比例为29.1%;起搏器组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胸闷、头晕或心悸、黑矇等症状,其中27例(31.8%)有晕厥史。两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无差异〔(70.4±12.9)岁vs(67.3±13.0)岁,49.4%男性vs 57.5%男性,P>0.05〕。起搏器组(n=85)和长RR间期≥3 s组(n=292)中导致最长RR间期的心律失常类别按发生率高低最多见的均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期间(28.2%,44.9%)、窦性停搏(28.2%,26.4%)和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终止后(21.2%,10.6%)。所有患者均于起搏器植入术后症状好转出院,随访中无死亡等不良事件。结论通过分析长RR间期≥3 s患者中导致最长RR间期的心律失常类别,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可为患者植入起搏器提供依据。 陈为君 张新刚 林靖宇 宿燕岗 陈璐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起搏器植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非创伤性检测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多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0例体检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资料,根据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n=132)和对照组(n=108);对所有患者进行踝臂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检测、眼底镜检查及双侧颈动脉彩超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aPWV>1 400 cm/s、颈动脉斑块硬化、眼底动脉粥样硬化≥2级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BaPWV>1 400 cm/s、眼底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史、年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aPWV检测与眼底镜检查作为无创、便捷、有效的检测手段,对体检中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价值。 陈为君 林靖宇 张炜 董瑞芬 张新刚 陈璐 缪满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动态心电图检测长RR间期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长RR间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有效记录20~24 h的患者,统计RR间期≥2 s的例数,分析最长RR间期的程度分布以及引起最长RR间期的心律失常类型。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有效记录20~24 h的患者15492例,其中RR间期≥2 s 1745例,长RR间期发生率11.26%;发生长RR间期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总人群平均年龄,男性长RR间期发生率高于女性。最长RR间期为2~16.85 s ,其中2~3 s最多见,占83.27%;10 s以上的占0.23%。引起最长RR间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依次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窦性停搏、异位P波未下传心室及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长RR间期简便有效的方法,能及早、及时发现缓慢心律失常。 张新刚 陈为君 唐颐 林靖宇 宿燕岗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3s患者中植入起搏器的情况分析 目的 过对动态心电图(DCG)长RR 间期≥3s患者中植入起搏器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DCG对长RR间期患者植入起搏器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进行DCG检查达到有效记录时间20~24h且记录... 陈为君 张新刚 林靖宇 宿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