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明 作品数:5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佛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5例化脓性脊椎炎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沈均良 陈兴明 张家雄 何灿熙关键词:化脓性脊椎炎 误诊 磁共振成像 下肢缺血性疾病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 被引量:15 2006年 史德刚 张家雄 彭加友 陈兴明 李健洪 叶永潮 朱冬梅关键词:下肢 动脉 缺血 灌注 人体大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MRI特点及其病理基础 2015年 目的:探讨人体大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临床对其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证实的大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4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中,局限型29例,弥漫型5例(均发生于膝关节),其中发生于膝关节28例;踝关节3例;肘关节2例;髋关节1例。与周围正常骨骼肌信号相比,T1WI:20例表现为等信号,12例表现为稍低信号,2例表现为稍高或低混杂信号;T2WI:13例表现为等信号,7例表现为稍低信号,14例表现为稍高或低混杂信号。20例行注射Gd-DTPA增强扫描,4例表现为明显的强化,11例表现为轻中度强化,5例强化不明显。其中病灶T1WI及T2WI上均可见内部或边缘裂隙状或斑片状低信号区域,常规增强扫描低信号区域不强化对腱鞘巨细胞瘤诊断具有特征性。结论:大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由其病理组织成分决定,MRI为目前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李明球 方挺松 银玲 谢乐 陈兴明关键词:腱鞘巨细胞瘤 膝关节 踝关节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距骨骨折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年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距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选取距骨骨折患者180人,随机分作两组。常规剂量组使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 As,低剂量组使用管电压100 kV、管电流100 m As,进行距骨扫描。记录两组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标(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由两位主任医师对影像质量运用双盲法进行评分取平均值。统计方法采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影像质量均满足要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较常规组的辐射剂量显著减少,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100 kV、100 m As)组扫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同时明显降低病患者的辐射剂量。 陈兴明 梁振华关键词:距骨骨折 低剂量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腕骨脱位或骨折并脱位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腕骨脱位及骨折并脱位的影像,探讨外力在腕关节传播的过程。方法:对129例腕骨脱位患者行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腕骨脱位或骨折并脱位的类型。结果:月骨脱位32例,腕中关节脱位2例,月骨周围型脱位95例。95例中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50例,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脱位23例,经头状骨月骨周围脱位4例,经三角骨月骨周围脱位7例,经尺骨茎突月骨周围性脱11例。在合并其他腕骨骨折的病例中。经桡骨茎突及经舟骨骨折病例X线检查均得到确诊,其余56例中,X线漏诊6例则是通过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才做出正确诊断,单纯月骨周围型脱位较少见(仅3例),有5例X线检查为单纯月骨周围脱位的病例在CT扫描发现合并腕骨撕脱性小骨折。结论:X线检查对腕关节节损伤的程度有可能低估,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可作出准确、直观诊断。分析外力损伤腕关节的过程对腕骨脱位或骨折并脱位的影像诊断有重要价值。 李明球 陈兴明 方挺松 银玲 彭国意关键词:腕骨脱位 放射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