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浩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微粒溶胶-凝胶法合成LiNi_(0.75)Co_(0.25)O_2及表征被引量:11
- 2004年
- 通过LiOH·H2O、Ni(OAc)2·4H2O和Co(OAc)2·4H2O在水和乙醇混合溶剂中形成微粒溶胶 凝胶来合成LiNi0 75Co0 25O2。TG DTA、XRD和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料n(Li)∶n(Ni)∶n(Co)=1 05∶0 75∶0 25时,形成的凝胶经300℃预处理、600℃预烧之后,再在氧气氛中700℃焙烧24h,所得产物的层状晶体结构最完整,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76 6mAh/g;经过10次循环之后,放电容量还有170 1mAh/g,容量衰减3 7%,显示出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及良好的循环性能。
- 朱先军陈宏浩詹晖周运鸿
- 关键词:放电容量充放电循环性能预烧溶胶-凝胶法混合溶剂
- 流变相与高温固相合成的LiNi<,0.85>Co<,0.15>O<,2>性能比较
- 流变相法是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新型方法,在流变体系中原料颗粒与溶液的界面上会表现出很奇特的反应特性,原料处于一种溶解与反应并存的状态,它不但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合成时间缩短,而且不需要大量的溶剂,用价廉的草酸取代了...
- 陈宏浩詹晖朱先军周运鸿
- 关键词:正极材料高温固相法电化学性能流变相法
- 文献传递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5)Co_(0.10)(TiMg)_(0.025)O_2合成及表征被引量:5
- 2005年
- 以LiOH·H2O、Ni2O3、Co2O3、TiO2和Mg(OH)2为原料,应用固相反应法合成Co-Ti-Mg共掺杂的LiNiO2化合物LiNi0.85Co0.10(TiMg)0.025O2;TG-DTA、XRD、SEM和电化学测试表明,该材料首次放电容量达182.7 mAh/g(3.0~4.3 V,18 mA/g),10次循环之后,容量还有175.5 mAh/g,容量保持率为96.2%;与未掺杂的LiNiO2相比,该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循环性能,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 朱先军陈宏浩詹晖杨代菱周运鸿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热稳定性聚四氟乙烯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0>Co<,0.2>O<,2>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出性能良好的LiNi<,0.80>Co<,0.2>O<,2>,通过XRD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及电性能的测试,并探讨了合成条件对该化合物的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 朱先军陈宏浩周运鸿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镍钴氧化物高温固相法电化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流变相法合成LiNi_(0.85)Co_(0.15)O_2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0
- 2005年
- 以一种新型的软化学方法——流变相法,成功地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5Co0.15O2.将在600-850℃氧气氛下处理6h后得到的LiNi1-yCOyO2(y=0.10,0.15,0.20,0.25),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与电化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流变相前体经过800℃烧结后合成的LiNi0.85Co0.15O2晶胞参数a=0.2866nm,c=1.4193nm及晶胞体积V=0.1010nm3,以0.1C倍率在3.0-4.3V(vs.Li+/Li)放电时,首次放电容量可以达到198.2mAh/g,20次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在174mAh/g以上.
- 陈宏浩詹晖朱先军周运鸿
- 关键词:流变相法电化学性能化学结构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锂镍钴氧化物掺杂研究
- 本文通过结构分析以及电化学手段,全面研究了流变相法合成LiNixCo1-xO2时条件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掺杂型LiNi0.85Co0.15O2正极材料的结构、表面性质、热稳定性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可以分...
- 陈宏浩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镍钴氧化物掺杂流变相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