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轮匝肌
  • 1篇单侧
  • 1篇单侧唇裂
  • 1篇悬吊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眼轮匝肌
  • 1篇眼轮匝肌悬吊
  • 1篇整形外科
  • 1篇脂肪抽吸
  • 1篇脂肪抽吸术
  • 1篇人中
  • 1篇人中嵴
  • 1篇射器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并发症
  • 1篇手术方法
  • 1篇术并发症
  • 1篇贴敷
  • 1篇缺损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陈建
  • 4篇熊斌
  • 4篇戚可名
  • 3篇赵敏
  • 2篇刘珍君
  • 2篇靳小雷
  • 2篇王佳琦
  • 2篇吕唯
  • 1篇余媛
  • 1篇尹宁北
  • 1篇刘元波
  • 1篇黄金井
  • 1篇李森恺
  • 1篇赵振民
  • 1篇杨斌
  • 1篇石蕾
  • 1篇吕玉明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美容...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颊肌黏膜瓣在宽大红唇及口轮匝肌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修复大面积的红唇及口轮匝肌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设计以面动脉前颊支为血管蒂的颊肌黏膜瓣,用以修复上或下唇宽大的红唇及口轮匝肌缺损。结果共治疗7例,5例患者术后无任何并发症,2例患者颊肌黏膜瓣尖端黏膜坏死,未累及肌层,术后创面通过黏膜上皮化而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即可测到温度觉、触觉,肌电图和电镜显示瓣内肌肉有运动神经支配。结论应用颊肌黏膜瓣可以修复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宽大红唇及口轮匝肌缺损,并且可获得良好的形态、感觉和功能。
陈建赵振民李森恺尹宁北熊斌吕唯石蕾
关键词:颊肌黏膜瓣口轮匝肌面动脉
头颈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总结应用重复扩张术治疗 30例头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 ,探求能达到满意效果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已扩张 1次后的皮肤软组织进行 1~ 3次重复扩张 ,利用重复扩张皮瓣分次修复头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最大为 2 9cm× 2 4cm ,最小为 10cm× 8cm。对头颈部重复扩张术的适应证、并发症、治疗经验进行讨论。结果 共治疗 30例 ,第 1~ 4次扩张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7%、15 %、14 %、0 %。随访 6~ 12个月 ,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重复扩张术是修复头颈部大面积病变的一种较好的可行方法。
靳小雷赵敏黄金井刘珍君熊斌陈建吕唯戚可名
关键词:手术方法手术并发症
膜内成骨与软骨成骨贴敷移植的早期血管化比较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采用 Wistar 大鼠对颅骨(膜内成骨)和髂骨(软骨成骨)贴敷移植后早期再血管化进行了观察研究。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骨移植7天后,软骨成骨与膜内成骨血管密度分别为:22.33%和11.88%;14天时分别为34.93%和15.93%。结论软骨成骨移植后较膜内成骨有更加迅速的血管化。文中对骨移植后骨质结构,血管化以及骨质体积存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杨斌赵敏刘珍君熊斌刘元波陈建靳小雷
关键词:血管化膜内成骨
注射器门诊脂肪抽吸术被引量:10
2001年
吕玉明戚可名陈建余媛
关键词:脂肪抽吸术注射器美容术整形外科
上唇肌瓣镶嵌三层固定缝合修复单侧唇裂人中嵴被引量:7
2000年
王佳琦赵敏熊斌陈建戚可名
关键词:人中嵴唇裂
眼轮匝肌悬吊和眶隔固定法下睑袋修除术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解决下睑袋所有畸形,如皮肤肌肉松垂、眶内脂肪增多、眶骨的衰变,眶隔强度变弱眶内脂肪疝出、眶下缘皱襞形成。方法应用眼轮匝肌悬吊法的同时又对眶隔及眶下皱襞进行处理固定修整下睑袋。结果近几年对32例患者进行治疗,得到满意效果。结论能解决以上所有畸形并达到较长久的下睑年轻化,又无并发症。
王佳琦贾致强吕维陈建戚可名
关键词:眼轮匝肌悬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