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仪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解放前上海工商界对南洋市场的开拓被引量:2
- 1987年
- 南洋,包括东印度群岛、泰国、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北婆罗洲、越南、葡属新几内亚等地,土地面积约370万平方里,人口1.1亿余万人。除泰国以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多为英、美、法、日、荷、葡各国属地,其经济属殖民地性质。
- 陈立仪潘君祥
- 关键词:工商界转口贸易土地面积
- 论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时代特征
- 1989年
-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优秀的领袖和代表。他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最进步的经济思想,它不但洋溢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而且还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国民族思想宝库中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 潘君祥陈立仪
- 关键词:孙中山经济思想开放主义对外开放思想闭关自守民生主义
- 解放前上海是怎样成为我国主要对外贸易中心
- 1982年
- 一 上海原为—滨海渔村。1074年(北宋熙宁7年)设上海镇,已设立了管理船舶外贸的市舶提举司。1277年(元至元14年)设立市舶司,1292年(至元29年)立县于镇。至明代中叶,市面日趋繁荣。但1553年(明嘉靖32年)连遭倭寇蹂躏,这时官民筹议筑城。清初厉行海禁,上海对外贸易又形停顿。至康熙23年(1684)部分解除海禁,上海的对内对外贸易逐步恢复发展。迄1757年(乾隆22年)以后清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实行“锁国政策”,上海对外贸易又趋衰落。清政府规定通商限于广州一口,大大限制了对外贸易。当时主要的出口物资是丝与茶,产地都远离广州。由于长途跋涉,物资沿途损耗又很大,成本增高。
- 陈立仪陆志濂钱小明
- 关键词:对外贸易海关长江运费海禁
- 十九世纪后半期上海商业的演变被引量:1
- 1986年
-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上海各方面的变化都异常巨大、深刻.研究近代上海的历史演变,无疑是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仅就十九世纪后半期上海商业的演变问题,试作探讨如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 潘君祥陈立仪
- 关键词:埠际贸易对外贸易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洋货
- 解放前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一些历史资料被引量:1
- 1981年
- 解放前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从历史上来看,是由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方面,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上海地处我国海岸线的中心,是进出长江流域的门户,有物产丰富、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广大腹地。另一方面,由于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把上海作为他们进行经济掠夺的总据点,因而使得上海的经济畸形发展。而且,自太平天国以来,历次战火都未波及,环境比较安定,国内资金、人才汇集上海。
- 陈立仪钱小明
- 关键词:经济中心解放前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掠夺畸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