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绚
-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襄樊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融合中的互补——中国传统声乐风格的美学嬗变
- 2010年
-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化的崭新世界格局,作为多元世界文化之一元,我们应该主动寻找和争取自己的立足点和发言权,而不是盲目寻找所谓可以支撑和依附的拐杖或把手。中华传统声乐只有承继传统,立足本土,融合互补,才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才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希望所在。
- 陈绚
- 关键词:传统声乐嬗变
- 浅析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被引量:1
- 2008年
- 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音乐新思潮的兴起,冲击着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通过了解研究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背景,浅析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以期对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史及其艺术特色有个清晰的认识。
- 陈绚
- 关键词:艺术歌曲萧友梅
- 高师声乐考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2010年
- 高师的声乐考试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展示和检阅。要在考试中发挥好,就需要注意考试曲目的选择、考试歌曲演唱的技术准备和心理准备等方面,而且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专业课教师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绩,给自己专业学习的阶段性考核一个满意的结果。
- 陈绚
- 关键词:声乐考试心理因素
- 谈文学家刘半农与中国音乐被引量:1
- 2010年
- 刘半农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诗人,但是他在音乐方面的成就并不为人所知。本文从刘半农的音乐研究方面入手,共同追忆他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
- 陈绚
- 关键词:刘半农音乐律学
- 浅析高师声乐课的“教”与“学”
- 2009年
- 声乐课是高师音乐专业必修课,本文依据声乐专业自身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声乐课程设置以及声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三方面入手,对高师声乐课的教学和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提出了一些设想。
- 陈绚
- 关键词:声乐教师师范性教学能力
- 学习+实践——谈高师声乐教育的两大要素
- 2010年
- 高师的声乐教学应从师范性入手,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以及更高水平的发声技能技巧,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声乐演唱实践机会,来提高综合表演能力;其二,给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论及声乐教学法等知识的传授,并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使他们具备基本的声乐教学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 陈绚
- 关键词:演唱技能声乐教学
- 简论音乐家马可的声乐作品创作特点被引量:1
- 2010年
- 人民音乐家马可创作出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秧歌剧《夫妻识字》等大量的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新中国建设时期都堪称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激励了中华民族几代人,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他的作品体现着鲜明的群众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陈绚
- 关键词:声乐作品
- 浅析“奏鸣曲”
- 2009年
- 奏鸣曲是一种很常见的音乐体裁,它具有辉煌发展史,至今仍然流传着大量的经典不俗之作,历经几百年的发展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的音乐大师们的奏鸣曲作品也依然是当今音乐演奏家们的挚爱。本文从奏鸣曲的特点、形成与发展及奏鸣曲的欣赏及教学等几方面入手进行梳理和基本论述。
- 陈绚王暕
- 关键词:奏鸣曲套曲贝多芬
- 音乐表演中个性能动性与人物塑造——以《猫》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题材,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比较注重人物的塑造,所以演员的个性能动性对于塑造音乐剧中的形象非常重要。本文以音乐剧中个性能动性与剧中人物塑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分析剧本和角色分析与诠释两方面进行研究。文章在论述中加入了家喻户晓的音乐剧《猫》作为例证,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个性能动性对人物塑造带来的巨大作用。
- 陈绚
- 关键词:音乐剧《猫》音乐表演
- 浅谈民歌与歌剧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民歌是民间歌曲的简称,它是世界各国和各民族音乐的母体,也是音乐创作的源泉与基础。民歌对于歌剧创作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二者水乳交融,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西洋歌剧中许多经典的歌剧音乐及脍炙人口的唱段,都是以民歌音乐为基础和创作素材的;中国歌剧自它产生至今的近九十年,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与民歌的关系更为密切。许多中国歌剧的音乐创作,不但直接以民歌音乐为素材,甚至做为了整体的音乐框架。
- 陈绚
- 关键词:民歌歌剧音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