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西凯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源流
  • 2篇证治
  • 1篇疫病
  • 1篇用药
  • 1篇用药规律
  • 1篇症状
  • 1篇证治研究
  • 1篇腮腺炎
  • 1篇肾精
  • 1篇十剂
  • 1篇数据挖掘
  • 1篇童便
  • 1篇中医
  • 1篇痄腮
  • 1篇细胞
  • 1篇临床诊断与治...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腮腺炎
  • 1篇明清
  • 1篇发病

机构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陶西凯
  • 5篇陈仁寿
  • 5篇杨亚龙
  • 1篇彭丽坤
  • 1篇刘一鹤
  • 1篇陆建峰
  • 1篇李文林
  • 1篇张军峰
  • 1篇陈颖
  • 1篇杨明

传媒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医药信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明清中医疫病发病、症状及用药的因子分析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收集明清两代部分医籍、医案、医话总共8本559例治疫处方,将其中关于疫病症状、用药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规范,然后运用因子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挖掘,得出各因子与症状、药物的对应结果,而后解释、分析结果,总结归纳出明清中医疫病发病、治法及用药方面的一些特点及规律。
彭丽坤陈仁寿李文林陆建峰陶西凯杨亚龙刘一鹤
关键词: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论“十剂”的源流与内涵被引量:3
2009年
"十剂"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药学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中药按功能进行分类,也是方剂分类的方法之一。"十剂"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医学的传承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现代中医的发展也有新的启示。
陶西凯陈仁寿杨亚龙
关键词:十剂源流
中医疫病源流及证治研究
中医疫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在疫病防治过程中,通过实践和不断的探索,在疫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规律和预防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疫病的防治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实践证明在当今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仍发挥着重要的...
陶西凯
关键词:源流证治
文献传递
基于中医现代认识进行干细胞与中医“精”的相似性探讨被引量:11
2011年
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秉着对中医理论的现代认识,不难发现干细胞与中医"肾精"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从两者在来源、分布上的相似性入手,在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对两者所发挥的作用展开论述,并且进一步着重分析了两者在临床应用上的联系,对干细胞和"肾精"进行深层次的相似性探讨,旨在为中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杨明张军峰陈颖陶西凯
关键词:干细胞中医肾精临床诊断与治疗
痄腮的源流与证治被引量:1
2010年
痄腮又称为"大头病"、"大头瘟"、"蛤蟆瘟"、"时行腮肿"等,具有季节性、传染性、好发于小儿等特点;它的症状可以从"六经"予以分类,分为阳明受邪、太阳受邪、少阳受邪、三阳受邪、厥阴受邪、少阴受邪等。痄腮的病因有邪热内伏、湿热壅盛、外感疫毒、内伤七情、暑风挟湿、风热犯胃、阳明积热、温毒外袭、风痰内生、少阴亏虚等,这些致病因素通过不同途径导致痄腮的形成;内科治疗大法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疏风散热、通腑泄热、扶正祛邪、益气养阴补血、升举阳气、清泻胃火、清泻肝火、滋阴补肾等;还可以通过外敷、针灸、涌吐、吹口、含漱等法治疗痄腮。
陶西凯陈仁寿杨亚龙
关键词: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源流证治
论中医疫病民间预防被引量:7
2010年
民间保留与传承着很多疫病的预防方法,从卫生预防、隔离预防和药物预防三方面论述中医疫病的民间预防方法和措施。
杨亚龙陈仁寿陶西凯
关键词:疫病
童便的民间药用初探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民间对童便药性、功效的认识与运用。方法:从童便的药用历史入手,着重概述童便在民间的药用情况,包括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诸证;止血活血,治出血瘀血诸证;补益肾元,治肾虚诸证及止痛、截疟、定喘等方面的运用。结论:童便味咸性寒,具有滋阴降火、止血活血的功效,在民间为产科、伤科之良药,也常作为跌打损伤的引经药,也可用于养颜保健等方面。童便作为传统中药之一,应当引起中医临床的高度重视。
杨亚龙陈仁寿陶西凯
关键词:童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