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云

作品数:28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0篇胃癌
  • 7篇癌细胞
  • 6篇融合疫苗
  • 6篇树突
  • 6篇胃癌细胞
  • 6篇免疫
  • 5篇树突状
  • 5篇树突状细胞
  • 5篇TAT
  • 4篇神经病
  • 4篇神经病理
  • 4篇神经病理性
  • 4篇神经病理性疼...
  • 4篇疼痛
  • 4篇病理
  • 3篇增殖
  • 3篇肿瘤
  • 3篇细胞穿透肽
  • 3篇化疗

机构

  • 19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南京军区福州...
  • 4篇江西省妇幼保...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8篇饶云
  • 16篇余佩武
  • 11篇张坤
  • 9篇高朋芬
  • 5篇周立新
  • 5篇陆建华
  • 5篇石彦
  • 4篇钱锋
  • 4篇彭捷
  • 4篇屠伟峰
  • 4篇雷晓
  • 3篇李欢欢
  • 3篇曾冬竹
  • 3篇周群
  • 2篇宋娟
  • 2篇郝迎学
  • 2篇赵永亮
  • 2篇唐波
  • 2篇王自强
  • 2篇杨秀环

传媒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江西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消化外科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CO_2气腹对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模拟CO2气腹环境,研究CO2气腹对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模拟CO2的气腹环境,在全自动气腹机作用下维持密闭培养箱内压力为12mmHg,作用时间4h。处理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变化。结果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气腹组人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胃癌MKN-45细胞周期,CO2气腹组增殖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外模拟持续12mmHgCO2气腹环境,连续对人胃癌MNK-45细胞作用4h,不会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石彦郝迎学雷晓余佩武钱锋唐波赵永亮饶云
关键词:CO2气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大肠癌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癌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2例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
钱锋石彦余佩武饶云周立新
文献传递
胃癌患者术后NDV-ATV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疫苗 (NDV -ATV )治疗胃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 3 6例胃癌术后 (术后 2、3、4、5周 )NDV -ATV治疗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 ,并以15例术后未接受NDV -ATV治疗的胃癌患者作对照。结果 对照组术后CD+3 、CD+4、NK细胞所占百分比和CD+4/CD+8逐渐升高 ,以术后 3周内升高最为明显。NDV -ATV治疗组 ,术后CD+3 、CD+4、NK细胞所占百分比和CD+4/CD+8上升速度更快 ,持续时间更长。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明显高于未接受NDV -ATV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P <0 .0 5 )。第 1次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NDV -ATV可同时视为 1种免疫调节剂 ,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
吴淼余佩武曾冬竹雷晓周立新饶云
关键词:胃癌自体肿瘤疫苗新城鸡瘟病毒免疫调节剂流式细胞术
Tat-LK15介导siRNA抑制nNOS表达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探讨离体条件下细胞穿透肽Tat-LK15介导siRNA对神经细胞的转染效率,细胞毒性和干扰效能,为Tat-LK15作为基因载体为介导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探讨细胞穿透肽Tat-LK15介导siRNA干扰...
饶云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小干扰核糖核酸
SGC7901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为基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融合疫苗研究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聚乙二醇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和DC融合,对融合细胞进行筛选培养,获取高纯度融合疫苗,对其生长曲线、克隆形成能力、T淋巴细胞增殖刺激能力、免疫缺陷动物成瘤活性进行观察。结果SGC7901胃癌细胞DC融合后,分裂增殖能力显著弱于亲代SGC7901胃癌细胞,不能形成细胞克隆,不能在免疫缺陷动物体内形成种植瘤,但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融合细胞刺激效应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在1∶1、1∶10、1∶50、1∶100比例时,CPM值分别为15083±231、9608±83、4214±135和3020±28,与混合培养DC刺激效应T淋巴细胞的能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GC7901胃癌细胞DC融合细胞疫苗具备强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及体内外不成瘤特性,可以用于抗肿瘤生物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张坤高朋芬余佩武饶云周立新
关键词:SGC7901DC癌症免疫缺陷
胃癌患者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诱导培养及表型分析
2005年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取树突状细胞 (DC)的形态学特点及表面分子表达的特点,为基于DC的胃癌生物学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 -CSF,IL-4及TNF-α诱导培养,获取成熟DC。利用光镜、电镜观察其形态特点。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分子表达特点。结果 诱导培养 7d即可获取成熟DC,细胞表面出现大量典型树枝状突起;细胞表面分子表达随细胞的成熟而逐渐升高,至培养 7d时逐渐趋于稳定。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及TNF-α诱导培养,可获得大量成熟DC。所获取DC具备典型形态学特点及表面分子表达特点。该研究结果可作为胃癌生物学治疗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张坤余佩武高朋芬饶云
关键词:树突细胞表型
胃癌患者外周血DCs细胞表型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细胞表型表达水平 ,与正常人DCs细胞表型表达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胃癌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DCs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表达变化。结果 培养第 3天 ,DCs细胞表型表达均较低 ,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培养第 7天 ,两组培养DCs细胞表型表达均较第 3天显著升高 ,且两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培养第 12天 ,DCs表型表达较培养第 3天差异非常显著 ,较培养第 7天差异不显著 ,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 外周血培养DCs的细胞表型表达随培养时间推移而升高 ,至细胞成熟时趋于稳定 ;胃癌患者DCs细胞表型表达较正常人显著降低 ,了解胃癌患者体内DCs细胞表型表达水平 ,对评判患者预后及生物治疗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坤余佩武高朋芬汪灏刘伟饶云
关键词:胃癌树突状细胞细胞表型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相应化疗方案处理;观察组在相应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40ml/d治疗,共10d。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CD+8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较好地保护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钱锋周立新饶云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胃癌术后化疗免疫功能
体外模拟CO_2、He气腹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体外建立模拟CO2、He气腹环境对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CO2气腹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体外建立模拟CO2、He气腹环境,全自动气腹机维持压力为12mmHg,作用3h并没对照组。处理后0、0.5、1、1.5、2、2.5、3h,用pH计检测细胞培养液pH值变化;用MTT法检测第1、2、3、4、5、6、7天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处理结束后CO2气腹组细胞培养液pH值呈弱酸性,与对照组比下降非常显著(P<0.01),处理后2hpH值恢复正常;He气腹组pH值呈弱碱性,与对照组比升高显著(P<0.05),1.5h恢复正常。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CO2气腹组和He气腹组人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外模拟12mmHgCO2气腹和He气腹持续作用3h时,均不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石彦雷晓余佩武罗华星郝迎学赵永亮钱锋唐波饶云
关键词:气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培养液PH值
持续揿针内关穴刺激辅助硬膜外自控与程控脉冲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运用
2024年
目的通过揿针持续刺激双侧内关穴辅助PCEA+PIEB的镇痛方式,观察其分娩镇痛效果,为临床分娩镇痛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一种选择方案。方法选择本院拟经阴道分娩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内关穴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N组产妇均行揿针持续刺激双侧内关穴,其余操作与C组产妇相同。选取L2-3椎间隙为硬膜外阻滞穿刺点,操作成功后,即行PCEA+PIEB分娩镇痛。如分娩过程中出现爆发性疼痛,产妇主诉需麻醉医生再次介入镇痛,则经硬膜外导管快速给予1.5%利多卡因5 mL,作为补救镇痛措施。结果N组产妇宫颈口全部开放、胎头娩出时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FPR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产妇PCEA次数及有效PCEA按压次数均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要求补救镇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揿针内关穴刺激辅助硬膜外自控与程控脉冲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运用效果确切,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不增加不良反应。
李欢欢肖斌艳饶云宋劼周群
关键词:揿针内关穴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