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桂荣

作品数:24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州市科技局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疫苗
  • 6篇转染
  • 6篇DNA疫苗
  • 5篇抗体
  • 5篇HBV_DN...
  • 5篇纯化
  • 4篇沙田柚
  • 4篇体外
  • 4篇体外转染
  • 4篇FAB抗体
  • 3篇治疗性
  • 3篇人源
  • 3篇脉冲
  • 3篇脉冲技术
  • 3篇抗HBSAG
  • 3篇肝炎
  • 2篇蛋白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45...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3篇饶桂荣
  • 10篇莫国玉
  • 6篇陈光明
  • 6篇陈光明
  • 6篇陈文吟
  • 6篇杨富强
  • 6篇杨富强
  • 4篇杨继华
  • 4篇何晓嫱
  • 4篇余宙耀
  • 4篇刘惠萍
  • 4篇粟宽源
  • 4篇薛妙男
  • 3篇邓宁
  • 2篇向军俭
  • 2篇黄英
  • 2篇陈阳述
  • 2篇罗显荣
  • 2篇张换敬
  • 1篇谢宗法

传媒

  • 4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天津医药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2005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 3篇200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的稳定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考察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A、B的稳定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对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A、B分别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在不同条件下考察样品的基本性状,特别检测质粒DNA的超螺旋比例及进行细胞学转染试验和体内药效学试验。结果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在破坏性因素的影响下,于光照(4 500±500)Lx、高温(40和60℃)、反复冻融(-20℃←→4℃和-20℃←→RT)条件下5 d均不稳定;匀速振动(140和240 r/min)10 d不稳定;在(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个月不稳定;在温度2~8℃条件下放置2年保持稳定。结论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对光照、温度敏感,应避光低温保存,避免反复冻融,适合现代快速长途运输,长期保存应在2~8℃条件下,暂定二年有效期,为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的临床用样品的运输和保存提供了依据。
石燕飞饶桂荣黄彬杨富强陈光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稳定性
沙田柚花粉低温贮藏的研究被引量:18
2000年
研究了脱水时间 ,化冻方式和培养基对沙田柚 ( Citrus grandis var. shatinyu Hort. )花粉低温贮藏后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贮藏 3个月 ,6个月期间 ,脱水 50 min的花粉萌发率最高 ;沙田柚花粉低温贮藏的最适含水量为 13.5%。沙田柚花粉适合快速化冻法。在 4种培养基中 ,萌发率无显著差异 。
薛妙男刘华英饶桂荣杨继华
关键词:沙田柚花粉低温贮藏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及NK细胞状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病因复杂。我们用流氏细胞仪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及NK细胞功能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亢安娜张新艳饶桂荣杨海燕
关键词:反复下呼吸道感染NK细胞功能细胞免疫患儿
沙田柚花柱S-糖蛋白的纯化和N-端序列测定被引量:22
2001年
以人工自花授粉 3 d后的沙田柚 (Citrusgrandisvar.Shatinyu Hort.)花柱为材料 ,切取 1 /2部位处花柱组织 ,匀浆后 ,进行抽提和硫酸铵盐析 ,得到 3 5%级分的蛋白质粗提液 ,此液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显示出 9条蛋白质带 ;经 Con A-Sepharose 4 B亲和柱层析 ,特异峰 (S#)仅显示 1条蛋白质带 ,恰好是 3 5%级分中近正极端的 2种蛋白质中的一种最优势蛋白质 ;部分生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 ,该蛋白质为碱性糖蛋白 ,糖含量为 9.2 % ,由 2个亚基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 8.0 ku,3 2 .0 ku,等电点分别约为 7.5,7.2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蛋白质能抑制离体 (in vitro)萌发自花花粉花粉管的生长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3 2 .0 ku组分 N-端 1 5个氨基酸序列与矮牵牛 ,花烟草等的
杨继华饶桂荣薛妙男
关键词:沙田柚纯化生物活性
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的纯化与检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双质粒HBVDNA疫苗(pS2.S和pFP)的纯化工艺,并建立质控标准。方法首先对两工程菌(DH5α/pS2.S和DH5α/pFP)的高效发酵菌体采用碱裂解法进行质粒初提;然后通过三步柱层析(依次为分子筛层析、亲和层析、阴离子层析)进行质粒纯化,并检测质粒含量、超螺旋比例、内毒素等,最后对终产品质粒溶液进行全面质量检定。结果质粒初提液通过分子筛层析后,去除了大量的RNA、宿主DNA、内毒素等,再经亲和柱纯化后获得了高比例的超螺旋质粒DNA,达95%,最后经阴离子柱层析有效去除内毒素,并浓缩了质粒,质粒得率为0.9~1.1mg/g菌,质粒总回收率达78%。三批终产品全面质量检定均符合规定。结论建立了稳定的双质粒HBVDNA疫苗(pS2.S和pFP)的纯化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饶桂荣黄明杨富强莫国玉刘惠萍陈光明
关键词:DNA疫苗质粒纯化
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的体外转染表达与鉴定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治疗性双质粒HBVDNA疫苗转染COS-7细胞后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以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将带有preS2+S基因的重组疫苗质粒pS2.S和带有hIL2+hIFNγ融合基因的重组佐剂质粒pFP分别转染COS-7细胞,同时设立空质粒转染和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组,于转染后24,48,72,96h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的HBsAg、融合蛋白白细胞介素(IL-2)及干扰素(IFN-γ)的表达,并测定融合蛋白的IL-2、IFN-γ活性,采用ECLWesternblotting分析和鉴定目的蛋白preS2+S、IL-2及IFN-γ的分子质量大小。结果:双质粒在转染COS-7细胞后不同时间均可进行分泌表达,且48h时目的蛋白的表达量达峰值,其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IL-2和IFN-γ的生物学活性,pS2.S和pFP的转染上清分别在30.6ku和110ku处有特异性阳性反应条带。结论:HBVDNA疫苗质粒pS2.S和佐剂质粒pFP在COS-7细胞的最佳表达时间是转染后48h,并鉴定双质粒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大小分别为30.6ku和110ku。
饶桂荣刘惠萍何晓嫱杨富强莫国玉陈光明
DNA疫苗免疫治疗作用及安全性实验研究
陈光明杨富强何晓嫱莫国玉黄明黄英吴乐园饶桂荣谢宗法刘惠萍
该课题组构建了HBV preS2.S重组质粒,并以此为DNA疫苗研究基础探讨细胞因子融合蛋白(IL-2/INF-γ)质粒pFP的免疫佐剂作用,同时利用电脉冲(EP)技术探讨提高双质粒DNA在体细胞的转染效果的实验充分说明...
关键词:
关键词:DNA疫苗细胞因子电转染
重组人源性抗HBsAg Fab抗体纯化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抗HBsAgFab抗体被认为在预防和治疗HBV引起的肝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建立稳定的、适于生产应用的重组人源性抗HBsAgFab抗体的纯化工艺 ,本实验对不同纯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了抗Fab抗体亲和层析、ScFv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 3套纯化工艺在酵母发酵生产的重组人源性抗HBsAgFab抗体纯化中的效率。结果显示 ,抗Fab抗体亲和层析柱纯化酵母表达的重组Fab ,纯度为 96 8% ,但回收率偏低 ,只有30 %~ 4 0 %。ScFv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的重组Fab ,纯度为 97 5 % ,回收率达 75 %~ 85 %。该工艺能很好的适应较小规模的生产应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的重组Fab ,纯度为 97% ,回收率为 75 %~ 85 %。该工艺能很好的适应较大规模的生产应用。以上结果表明 ,应用ScFv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技术均能很好的纯化出重组人源性抗HBsAgFab抗体 ,这两种纯化工艺不仅大大节约纯化成本 ,且纯化效率和回收率有很大提高。
邓宁向军俭饶桂荣陈文吟
关键词:HBSAG纯化方法毕赤酵母
重组人抗HBs-Fab抗体的纯化及结构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抗HBs-Fab抗体的纯化工艺,并对其结构等特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离子交换-分子筛层析法分离纯化由酵母工程菌(GS115/Fab)发酵的重组人抗HBsAg Fab抗体,并经ELISA检测其抗体活性,等电聚焦电泳法检测其等电点(pI),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和肽质量图谱。结果纯化的重组Fab抗体的纯度可达90%以上,经Sephacryl-100进一步层析后,纯度达99%以上,总收率可达80%以上。Fab抗体具有较好的抗体活性,其pI值为7·6,为一碱性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0494,比其理论值约多2579·35,经Endoglycosidase H内切酶消化后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609,证明Fab的一级结构中有糖基化现象,且分布于Fab抗体的H链和L链上。胰酶酶解肽段中有21个与理论肽段相符,另检测到1对二硫键正确。结论已建立了重组人抗HBs-Fab抗体的稳定的纯化工艺,且Fab抗体的一级结构正确。
饶桂荣陈文吟粟宽源任向荣郑业华余宙耀
关键词:FAB片段纯化
重组人抗HBsAg单链抗体工程菌的中试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人抗HBsAg单链抗体工程菌的中试发酵工艺。方法首先采用摇瓶培养,对培养基配方、pH值、诱导表达时机和诱导剂量进行优化,确定基本发酵参数,然后在30L发酵罐上进行中试规模发酵培养。结果在摇瓶培养时,发现含有甘油和微量元素等成分的改良培养基效果明显优于LB培养基和2×YT培养基,另外,工程茵的最佳pH值为7.0,最佳诱导时机为对数中期,最佳诱导剂浓度为0.4mmoL/L异丙基-1-硫代-β-呋喃半乳糖,最佳诱导时间为4h,将摇瓶培养确定的关键参数应用到30L发酵罐中,控制溶氧大于30%,进行3批发酵试验,发现发酵产物的湿菌产量可达58-61.9g/L,目的蛋白质表达量可达28.9%-31.2%以上。结论建立了工程菌M15[pQE-scFv]的中试发酵工艺,为进一步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饶桂荣陈文吟粟宽源余宙耀熊盛
关键词:单链抗体发酵大肠杆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