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有新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术前无胸腔转移表现的食管癌患者手术时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的阳性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41例食管癌患者在行根治术时,分别于开胸后未作任何胸内操作前及切除病变断端食管吻合完毕后冲洗胸腔,收集细胞冲洗液并做细胞学检查。结果前、后两次PLC阳性率分别为29.08%(41/141)、18.44%(26/141)。PLC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均无相关,与冲洗时机的不同有相关。结论选择开胸后未作任何胸内操作前进行PLC检查更为合理。
- 李加李建新梁定岸马有新刘伦旭
- 关键词:食管癌胸腔转移食管吻合操作前开胸后胸内
- 肺癌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术前无胸腔转移表现的肺癌患者手术时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eural lavage cytology,PLC)的阳性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70例肺癌患者在行根治术时,分别于开胸后未作任何胸内操作前及行全肺切除或肺叶切除后冲洗胸腔,收集细胞冲洗液并做细胞学检查。结果 前、后两次PLC阳性率分别为28 2%(20/70)、11 4%(8/70)。PLC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组织学类型、T分级、N分级和TNM分期等均无相关,与冲洗时机的不同有相关。结论 选择开胸后未作任何胸内操作前进行PLC检查更为合理。PLC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肺癌的一个辅助分期和预后因素,同时也可作为一个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指标。
- 李加李建新梁定岸马有新刘伦旭
- 关键词:细胞学检查胸腔冲洗液肺癌患者阳性率开胸
- 在固定解剖位置进行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初探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证明乳癌前哨淋巴结(SLN)有固定的解剖位置,无需借助淋巴示踪技术亦能检出。方法Ⅰ~Ⅱ期乳癌术中,先于腋毛区最下缘作一2cm左右横切口,在该区域内找到1~3粒淋巴结,定义为SLN,与继后腋窝清扫所得的非前哨淋巴结(NSLN)进行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SLN阳性者占总检测者的55.6%(20/36);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准确率、灵敏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94.7%、90.0%、93.8%。1例SLN病检阴性而NSLN阳性,假阴性率为2.8%(1/36)。结论无需借助淋巴示踪技术,在腋毛区最下缘检出的SLN可准确反映乳癌患者腋窝状况,故腋毛区最下缘是SLN的固定解剖位置。
- 刘付战陈昶春陈春雷方寒柳马有新
- 关键词:活检
-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和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和病理的相关性,总结其CT特点,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23例,结合病理,回顾性分析CT征象。结果:各病理类型脂肪肉瘤的CT表现特点:脂肪瘤样脂肪肉瘤(LLS)表现为巨型脂肪密度肿块,有网状分隔和实性结节,分隔和结节轻度强化。硬化型脂肪肉瘤(SLS)多为无脂肪成分的混杂密度肿块,可见钙化,增强延迟后实性部分强化更明显。黏液型脂肪肉瘤(MLS)多为液性密度肿块,增强后假包膜明显强化。圆形细胞肉瘤(RCLS)和多形性脂肪肉瘤(PLS)均为肌肉样密度肿块,圆形细胞型中央有大片低密度坏死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多形性肿瘤密度均匀,境界清楚,多为均匀强化。去分化型脂肪肉瘤(DDLS)为脂肪密度与软组织密度混杂肿块,两种密度分界清楚。混合型脂肪肉瘤为肿块内有上述类型脂肪肉瘤组织表现。结论:腹膜后脂肪肉瘤成分复杂,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脂肪肉瘤在不同病理分化阶段有不同CT表现,认识其CT表现特点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 周伟文何旭升刁胜林张扬贵温志玲马有新
- 关键词:脂肪肉瘤腹膜后体层摄影术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