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梦玲

作品数:25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方言
  • 7篇语言
  • 6篇西宁方言
  • 4篇语言接触
  • 4篇文化
  • 3篇中原官话
  • 3篇连读
  • 3篇句式
  • 3篇类型学
  • 3篇官话
  • 3篇多元文化
  • 3篇SOV句式
  • 2篇语法
  • 2篇语序
  • 2篇语言生态
  • 2篇语音
  • 2篇普通话
  • 2篇青海方言
  • 2篇汉语
  • 2篇词调

机构

  • 23篇青海师范大学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作者

  • 25篇马梦玲
  • 3篇赵君
  • 2篇闵斌
  • 2篇乔婕
  • 1篇邢向东
  • 1篇代少若
  • 1篇贺虎

传媒

  • 9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方言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青海师专学报
  • 1篇中国语文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青海民族学院...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武夷学院学报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方言学报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高原文化研究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3
  • 1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西北官话的词调及其与单字调、连读调的关系被引量:23
2019年
"词调"指西北方言中双音节以上的词语中那些不能从单字调的连读音变推导出来的调子。与词调密切相关的是单字调和连读调,其中单字调、连读调属于语音层面,词调属于词汇、语法层面。词调具有以下5个特点:有限性,模式化,声调高/低与音节的长/短、轻/重相协调,首音节统摄,层次早于单字调和连读调。在调查研究实践中,可以采用正向确认法和反向确认法区分词调与连读调。面对单字调简化、连调复杂、词调发达的情况,建议对西北方言的调查步骤作适当调整。
邢向东马梦玲
关键词:词调单字调
西宁方言中与语序有关的附置词及其类型学特点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参照语序类型学的基本理论,从西宁方言中与语序有关的附置词入手,先描写西宁方言的附置词,然后以Greenberg总结的45条人类自然语言语序共性规律中与句法相关的共性规律为尺度,比较西宁方言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语序类型的异同,并得出结论:西宁方言是后置词语言特征明显的语言,与前置词语言特征明显的普通话很有距离。该特征的形成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梦玲
简论语言规范化
2003年
马梦玲
关键词:语言交际
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青海河湟地区汉族民俗语言特征
2013年
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多元,语言生态丰富,各民族在长期的杂居状态下族群接触频繁,使得各种语言呈现出独有的特点。本文简要描述了青海河湟地区汉族民俗语言的历史性、杂糅性和复杂性特征。
马梦玲
关键词:多元文化语言生态语言
青海贵德刘屯话记略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介绍青海省贵德县刘屯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语音部分涉及了词调、连读调以及"儿化"的特点。词汇和语法部分主要描述了刘屯话的小称形式、语序以及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其中有的明显是语言接触的结果。
马梦玲
关键词:中原官话语音词汇语法语言接触
青海循化回族汉话“四庄话”的连读调
2015年
"四庄话"是三声调回族汉话,三声调在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中较普遍的声调现象,三声调方言的连读调表现出更为繁杂多样的声调变化。"四庄话"连读调规律,在两字组、三字组及四字组词的连读里得到充分显现,其规律集中体现在"强势调"、"弱势调"、"中和调"、"连调模式"等声调现象中。"四庄话"连读调受到来自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的两股力量影响,其发展趋向也值得进一步追踪研究。
代少若贺虎马梦玲
西宁方言的“哈”、“俩”及其语序类型学特点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参照语序类型学的基本理论,从西宁方言的"哈"、"俩"入手,以Greenberg总结的45条人类自然语言语序共性规律中与句法相关的共性规律为尺度,比较西宁方言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语序类型的异同,并得出结论:西宁方言是后置词语言特征明显的语言,与前置词语言特征明显的普通话很有距离。该特征的形成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梦玲
关键词:西宁方言语序类型
基于方言调查的青海大学生普通话教学策略研究——以大通县桥头镇话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运用调查所得青海省大通藉大学生方言音系,将大通方言和普通话进行比对,根据差异提出在我省高校进行有针对性普通话教学的策略。
马梦玲赵君闵斌乔婕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教学策略
南平境内方言研究综述
2015年
根据南平境内的方言分布,分别阐述闽北方言、邵将方言、上丽方言、北方官话北方岛等的研究概况。通过对研究情况的梳理,发现南平境内方言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方言的调查描写、特殊现象的专题研究、历史音韵研究、争议方言归属等几个部分。然而也存在着不足,还需加强研究,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比较零散、不够系统、研究成果比较陈旧、近年来成果较少、语音研究比较多,词汇语法研究少。
郑君龙马梦玲
关键词:闽北方言
青海境内语言研究的语言生态学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青海地区多语种共存,语言生态丰富,各种语言呈现出不同于本来系属语言的特点。本文从青海境内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征入手,简要分析了青海地区语言研究的语言生态学意义。
马梦玲
关键词:语言生态多元文化语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