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飞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otch-1在木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Notch-1在木村病的表达,指导木村病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方法评估Notch-1蛋白在40例木村病患者组织和15例慢性淋巴结炎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otch-1与木村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木村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占92.5%(37/40),7.5%(3/40)为女性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38岁。肿块的直径范围为1.0~6.5 cm。Notch-1在复发的11例木村病患者中,63.6%(7/11)高度表达,36.4%(4/11)低度或中度表达。Notch-1表达、嗜酸粒细胞计数、肿块最大直径与复发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性别、肿块部位、肿块个数与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 Notch-1高表达可能为木村病复发患者的一个有效观察指标,可为预后提供评估途径及指导患者个体优化治疗。
- 邓维叶高云飞陈艳峰李浩杨远忠郭朱明
- 关键词:NOTCH-1血管淋巴样增生嗜酸粒细胞增多性霍奇金病
- 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分析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6年12月-2005年10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收治的69例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预后情况,各因素间比较使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69例患者中,男26例,女43例.患者中位年龄24岁,平均23.1岁.中位随访时间113个月(73 ~174个月).20.3%(14/69)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复发,1.4%患者(1/69)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均予甲状腺素治疗.原发灶包膜外侵犯的患者与无包膜外侵犯的患者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9.6%和80.1% (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原发灶包膜外侵犯的青少年PTC患者预后较差(P=0.004).结论 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好,手术治疗是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原发灶包膜外侵犯是影响青少年PTC复发的独立因素.
- 邓维叶陈艳峰李浩高云飞郭朱明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青少年预后复发
- 甲状腺髓样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附118例报告)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118例MTC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统计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18例MTC病人无疾病存活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73%。1年、3年、5年、10年的总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是97%、95%、94%、89%;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顽固性腹泻、包膜外侵犯(extra thyroid extension,ETE)、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复发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顽固性腹泻、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研究中虽然血清降钙素(ct)值在单、多因素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动态变化有预测复发的趋势。结论存在顽固性腹泻、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MTC病人的预后差,需进行密切随访和相应处理。另外,术前行血清ct值测量和术后长期随访血清ct值动态变化对MTC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 高云飞邓维叶陈艳峰欧阳电杨中元李秋梨李茵王曦张诠杨安奎郭朱明
-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预后随访
- SH3R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本研究通过检测SH3RF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上的表达,分析SH3RF1表达与PTC患者在临床各相关参数: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临床分期、颈...
- 邓维叶陈艳峰高云飞张诠杨安奎郭朱明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
- 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中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组和非纳米碳示踪剂组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及对甲状旁腺负显影作用,为临床有效提高颈部淋巴结清扫成功率和保护甲状旁腺提供帮助.
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邓维叶郭朱明李浩陈艳峰高云飞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纳米碳淋巴结转移甲状旁腺
- 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液注射对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情况及对甲状旁腺负显染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70例为纳米碳混悬液注射组(试验组),214例为常规手术组(对照组)。所有标本常规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 841、2 828枚;试验组总淋巴结检出率优于对照组(Z=-4.112,P<0.01)。总转移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481、754枚;总转移淋巴结检出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Z=-2.457,P=0.014)。试验组Ⅵ区检出的淋巴结及转移淋巴结数检出率优于对照组(Z=-3.819,P<0.01)。试验组中央区清扫组织中检出甲状旁腺比例为25.7%,低于对照组39.7%(Z=-2.521,P=0.012)。结论纳米碳混悬液可被用作示踪剂增加甲状腺癌手术的总淋巴结检出数目,同时是一种创伤小的可保护甲状旁腺的有效方法。
- 邓维叶李浩陈艳峰刘万里李安华李秋梨黄海燕王建伟林少建高云飞郭朱明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纳米碳淋巴结转移甲状旁腺
- 纳米碳在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研究纳米碳在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中淋巴结检出数及甲状旁腺损伤情况.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51例青少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51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35例.男女比例为1∶2.19,年龄14~29岁(中位年龄26岁).本组研究分为2组,18例患者为纳米碳组,33例为常规手术组.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检出淋巴结数目的差异和纳米碳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分期、TNM分期及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总淋巴结检出数多于常规手术组(Z=-2.258,P<0.05).然而,两组总淋巴结转移检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96,P>0.05).纳米碳注射组Ⅵ区的检出淋巴结数多于常规手术组(Z=-2.461,P<0.05),Ⅵ区转移淋巴结检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96,P>0.05).中央区清扫组织中检出甲状旁腺比例纳米碳组低于常规手术组,分别为5.5%,18.2%(x2=1.56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纳米碳可考虑作为有效的淋巴示踪剂用于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纳米碳是否能保护甲状旁腺,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仍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 邓维叶李浩陈艳峰高云飞黄海燕林少建王建伟郭朱明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青少年
- 甲状腺乳头状癌Notch-1表达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Notch-1的表达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35例PTC患者的石蜡组织进行Notch.1的表达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分析Notch-1表达与PTC复发的相关性。结果Notch-1在PTC复发患者中表达高于无复发患者(X^2=20.164,P〈0.05)。Notch-1表达、肿瘤大小、原发灶包膜外侵犯、手术方式及T分期与复发相关(P〈0.05),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对复发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Notch-1表达、原发灶包膜外侵犯是PTC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Notch-1的高表达提示PTC的不良预后,可能为PTC复发患者的有效预后指标。
- 邓维叶陈艳峰郭朱明李浩李秋梨高云飞叶树标李泽蕾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预后NOTCH-1复发
- Ki-67在木村病患者中的表达和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木村病(K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链酶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对40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木村病的石蜡组织检测Ki-67的表达,评估其在复发和无复发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0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例,年龄10~ 75岁,34例患者的主要肿块位于头颈部,其余7例主要肿块位于上腭或腹股沟区域,肿块最大直径为6.5 cm.Ki-67在木村病复发患者(11/40)淋巴结组织中(不包括生发中心)表达高于无复发的患者(P<0.05).Ki-67表达与性别、年龄、肿块最大直径、发病部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肿块个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Ki-67的表达与木村病的复发相关,可考虑作为预测木村病患者复发的一个有效观察指标.
- 邓维叶高云飞陈艳峰李秋梨李浩杨安奎张诠郭朱明
- 关键词:复发嗜酸性淋巴肉芽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