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疗效
  • 2篇手术
  • 2篇尿道
  • 2篇尿道下裂
  • 2篇鞘膜
  • 2篇睾丸
  • 2篇睾丸鞘膜
  • 2篇外敷
  • 2篇先天性肌性斜...
  • 2篇小儿
  • 2篇斜颈
  • 2篇肌性
  • 2篇肌性斜颈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囊肿
  • 1篇药方
  • 1篇阴茎
  • 1篇隐匿

机构

  • 6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6篇高卫华
  • 4篇潘永斌
  • 3篇何时鸣
  • 2篇白剑
  • 1篇梁永雄
  • 1篇钟小华
  • 1篇卢丹丹
  • 1篇吴敏秋

传媒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Koyanagi手术+睾丸鞘膜覆盖技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30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Koyanagi手术+睾丸鞘膜覆盖技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30例尿道下裂患者行Koyanagi手术+睾丸鞘膜覆盖技术,年龄11个月~3岁,阴茎阴囊型16例,阴囊型9例,会阴型5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茎下弯。阴茎发育不良21例,术前均肌注hCG 1~2个疗程使龟头直径达1.2 cm,停药1个月后手术。合并阴茎阴囊转位18例,均一次矫正。手术时间平均2.5 h,10~12 d拔除5号引流管,带9号支架管排尿。一般3周左右支架管自行脱落。1个月后常规行尿道扩张1~3个月,每周1次。结果:30例均顺利实施Koyanagi术式,术后随访1~3年,冠状沟小尿瘘3例(10.0%),尿道狭窄2例(6.7%),狭窄继发尿道憩室1例(3.3%)。除1例不能定期尿扩尿瘘需二次修补外,其余均经规则扩张获治愈,避免二次修补。总治愈率96.7%,且阴茎外观满意,接近包皮环切外形,无阴茎下弯。结论:Koyanagi手术+睾丸鞘膜覆盖技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外观满意,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潘永斌高卫华邱伟全梁永雄吴宁宇
关键词:重型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睾丸鞘膜覆盖技术修复远段型尿道下裂50例报告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评价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睾丸鞘膜覆盖技术修复远段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50例远段形尿道下裂病人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睾丸鞘膜覆盖技术,年龄18月至12岁,冠状沟型15例,阴茎体型29例,尿道下裂术后失败者6例,选择的全部病例无均无严重阴茎下弯、阴茎龟头发育良好.18例行包皮脱套后仍有下弯者行阴茎背侧白膜折叠后下弯矫直满意.手术时间平均1.5小时,常规留置尿管10~12天.结果 50例均顺利实施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睾丸鞘膜覆盖技术式,术后随访1年,尿瘘5例(10%),均无尿道狭窄及尿道憩室发生,总治愈率90%,且阴茎外观满意,无阴茎下弯,尿道口呈裂隙状使阴茎头和尿道口更美观.结论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睾丸鞘膜覆盖技术适用于大部分无严重阴茎下弯、阴茎龟头发育良好的远段型尿道下裂患儿,且外观满意,并发症少,缩短手术时间,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潘永斌邱伟全高卫华何时鸣
关键词: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改良Devine术与传统Shiraki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 探讨改良Devine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120例小儿隐匿性阴茎的患儿,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Devine术,对照组采用传统Shiraki术。分别于手术前后观察阴茎显露长度、外观效果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儿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尿道损伤。采用改良Devine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术后阴茎自然显露长度较术前延长(2.20±0.52)cm,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包皮肿胀无或轻度;采用传统Shiraki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术后阴茎自然显露长度较术前延长(1.00±0.26)cm,术后5例有包皮内板肿胀形成皮赘,1例二次手术整形。结论采用改良Devine术(包皮脱套松解阴茎延长固定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术后阴茎自然显露满意,效果好,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是一种治疗隐匿性阴茎的理想术式。
白剑高卫华梁劲文梁萍宝梁裕柱卢丹丹钟小华
关键词:并发症
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南海妇幼保健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月共5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白剑梁劲文高卫华梁裕柱吴敏秋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手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小儿
活血化瘀祛风方外敷辅助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祛风方外敷辅助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理疗;实验组采用手法按摩+理疗+活血化瘀祛风方外敷。各组均分阶段进行,疗程开始及结束,记录患儿头颈歪斜程度、头部被动旋转角度以及B超下胸锁乳突肌回声情况,予动态观察、记录,用以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1例,占91%,好转7例,占7%,总有效率98%,对照组痊愈74例,占74%,好转5例,占5%,总有效率79%,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祛风方外敷辅助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可提高疗效。
潘永斌高卫华何时鸣
关键词:肌性斜颈疗效研究
中药方外敷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中药方外敷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理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外敷。治疗60天1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痊愈90例(90%),好转6例(6%),总有效率96%。对照组痊愈70例(70%),好转10例(10%),总有效率8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方外敷结合手法按摩及理疗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潘永斌高卫华何时鸣
关键词:先天性肌性斜颈中药外敷婴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