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梅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怀洪新河影响工程的设计体会
- 2002年
- 一、工程概况
怀洪新河影响工程是干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分四期建设,从1995年12月开工至2001年3月完成.
- 高金梅
- 关键词:工程设计泵站涵闸
- 江苏省省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饮用水改造工程水质净化系统方案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结合饮用水卫生指标和安全指标,介绍了饮用水处理技术,即:常规水处理技术、深度水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特殊水质处理技术。提出了江苏省省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饮用水改造工程初步的水质净化系统方案。
- 陈娟常贵单陆丹高金梅
- 关键词:水质标准膜分离技术
- 淮安渠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以渠南灌区为例,根据其多年改造工程建设的经验,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思考,提出了灌区改造工程建设中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 高金梅王栋毛景生
- 关键词:灌区节水改造
- 淮安市流域性河道防洪问题及对策探讨
- 2002年
- 淮安市 (原淮阴市 )地处淮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 历史上素有 " 洪水走廊 " 之称 , 其排洪入江、入海、入沂的河道均经过淮安市境 . 由于这些流域性河道大多采用束水漫滩排洪的方式 , 行洪水位高于两岸地面 3~ 6m, 堤防的屏障作用显得极为重要 , " 千里金堤 " 一旦出险 , 将影响到全市乃至里下河地区的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 . 因此 , 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对淮安市的流域性排洪河道的整治 , 历来都是极其重视的 . 通过近 50年的治理 , 淮安市己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洪、排涝、灌溉 4大工程体系 , 基本上可以抗御 1954年型的淮河洪水 , 特别是入海水道近景工程 2003年完成后 , 洪泽湖的防洪标准理论上可以达到 l0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 . 但是 , 需要强调的是 ,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 , 洪泽湖大堤、入江水道、分淮入沂等河道及其堤防存在不同程度的工程老化和质量隐患 , 尚未真正达到设计防洪标准 , 需要进一步予以治理 . 为积极推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 本文就淮安市流域性骨干工程存在的问题 , 作一些探讨 , 以供参考 .
- 高金梅
- 关键词:除险加固防洪
- 淮安市城区快速排水通道方案研究
- 2015年
- 随着淮安城市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东扩南连的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淮安市开发区的建设,这个地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区域,淹不得,也淹不起。因此,迫切需要建设淮安城区快速排水通道,可以快速地提高该地区的区域排涝标准,缓解洪涝矛盾造成的压力,理顺上下游排水关系,解决城区排水出路问题。该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 徐永波高金梅石炜
- 关键词:城市发展下垫面
- 淮安市城区快速排水通道开挖方案研究
- 2015年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设城区快速排水通道,缓解洪涝矛盾造成的压力,理顺上下游排水关系,解决城区排水出路问题。一、淮安城区排涝现状淮安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80万,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40万;建设用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6km2,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83 km2。淮安城市自苏北灌溉总渠开挖后,城区因洪致涝矛盾、上下游排水矛盾、高低水混排的矛盾、城区和农区的的排水矛盾,
- 徐永波石炜朱亚高金梅
- 关键词:排水通道城区排水开挖方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旅游城市城市人口
- 加强淮安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建议
- 2013年
- 一、淮安区饮水安全现状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辖26个乡镇343个村4609个自然村组.人口118.0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97.42万人。境内主要有废黄河、大运河、里运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人海水道及白马湖、绿草荡等河湖。2011年水资,
- 高金梅纪建中张绍广赵步曙
-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
- 淮安市黄河故道规模化发展节水灌溉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5
- 2014年
- 一、淮安市黄河故道基本情况
黄河故道是黄河长期南侵夺淮入海留下的黄泛带,西起河南省兰考东坝头,流经豫鲁皖苏四省,在江苏省境内流经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四市,到滨海县入黄海。淮安市境内长114.2km,两堤之间面积138.8 km^2,从黄河故道引水灌溉的面积为251.4km^2。
- 高金梅何敏石炜徐永波
- 关键词:黄河故道特色农业规模化节水灌溉
- 提高淮安境内渠北地区除涝能力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2
- 2017年
- 江苏淮安境内渠北地区,因区内城市及农村村镇发展迅速,现有的排涝设施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经常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为了提高除涝减灾能力,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布局和相应排涝标准,对排涝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思考,提出提高除涝能力的建议。
- 高金梅常贵邵翔飞
- 灌溉水利用系数首尾测定法
- 2014年
-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评价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与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用水管理、灌水技术等因素有关。因此测算分析现状条件下,各个灌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合理评价节水潜力与节水灌溉发展成效,对促进灌溉节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高金梅李双柱
- 关键词:灌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