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孟翠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品管圈降低乳腺癌病人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发生率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减少乳腺癌病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置有PICC导管的116例病人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前),置有PICC导管的179例病人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后),将置管后血栓形成发生作为观察指标,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降低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结果]血栓形成发生率从活动前的4.30%降至活动后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中,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 杨雪梅辛红梅张颖丁孟翠苏丽萍王丽芬吴玲王家岸
- 关键词:品管圈PICC血栓
- 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吸引压力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吸引压力值数值的意义。方法 将 1 0 5例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后患者的不同负压值 ,随机分成A、B 2组。研究组 (A) 5 0例实施引流负压值为1 5kPa ,使用S - 2 0型负压吸引治疗仪、容量为 2 5 0 0ml的负压吸引瓶吸引引流 ;对照组 (B)5 5例执行传统负压值为 2 .6kPa,用容量为 1 0 0ml的负压引流盒吸引引流。观察 2组治疗效果、置管时间、引流量、平均引流量、并发症。结果 A组比B组缩短了置管天数 ,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P均 <0 .0 0 1 ) 且减少了并发症 ,提高了治疗效果 (P均 <0 .0 0 5 )。结论 - 1 5kPa的负压吸引值可缩短置管天数 ,减少并发症 。
- 石燕丁孟翠高允锁
- 关键词:乳腺癌护理
- 乳腺癌病人携带PICC并发静脉血栓易发因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携带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易发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191例乳腺癌病人携带PICC期间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分析总结静脉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探讨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结果]5例病人在携带PICC不同时期发生静脉血栓形成,血栓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有病人本身的因素、置管操作中的细节、血管的选择、置管后的预防措施等。[结论]针对乳腺癌病人携带PICC治疗期间静脉血栓的易发因素,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已发生的血栓要妥善处理,以便让PICC产生最大效应。
- 杨雪梅张静平苏丽萍丁孟翠
- 关键词: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血栓
- 物理治疗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观察物理治疗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采取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病人4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和常规功能锻炼,研究组采取物理治疗,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的臂围及治疗第3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手臂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病人的淋巴水肿。
- 辛红梅陈茹丁孟翠林川洋
-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水肿物理治疗臂围健康教育功能锻炼
- 预防大剂量顺铂化疗患者肾毒性的护理
- 以大剂量喘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在肺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严重的肾毒性反应,限制了此药的使用。通过大剂量输液及饮水的水化措施和应用利尿剂强迫利尿,可加速顺铂肾脏消除率,预
- 丁孟翠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吸引压力值的临床观察
- <正>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有五种,其中以乳腺癌根治术为最基本原则。根治术后创面护理极为重要。因手术需切除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广泛切除其表面覆盖的皮肤、胸大肌、胸小肌及腋窝淋巴结脂肪组织作彻底扩清,导致创面大,渗出多,若引流...
- 石燕丁孟翠高允锁
- 文献传递
- 一例右肺癌中下肺切除术后纵隔摆动的护理
- <正>纵隔移位摆动常继发于全肺切除术后病人并发症多且危急,而我科于99年7月21日却发现一例右中下肺切除术后导致纵隔移位摆动的肺癌患者,实属少见。患者男性,45岁,经CT支纤镜、胸片检查示右下肺癌完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
- 丁孟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