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严超然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电镜
  • 1篇药物
  • 1篇异常增生
  • 1篇增生
  • 1篇脂质体
  • 1篇扫描电镜
  • 1篇射电
  • 1篇透射电镜
  • 1篇肿瘤
  • 1篇肿瘤靶向
  • 1篇肿瘤药
  • 1篇肿瘤药物
  • 1篇组织化学
  • 1篇微泡
  • 1篇细胞癌
  • 1篇细胞来源
  • 1篇涎腺
  • 1篇涎腺腺样囊性...
  • 1篇腺样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严超然
  • 3篇李龙江
  • 1篇张卓远
  • 1篇韩帮锋
  • 1篇李博
  • 1篇夏辉
  • 1篇吴平凡

传媒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来源微泡的初步研究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来源微泡量与神经生长因子表达量的关系,为进一步探求涎腺腺样囊性癌复发、转移、扩散及嗜神经侵袭的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的实验依据。方法:用扫描电镜观察微泡分泌量的情况。采用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微泡,以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其标志性蛋白的表达。结果: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和ACC-2微泡的分泌呈正相关性。从ACC-2培养上清中分离出的小泡,透射电镜下观察为直径50-100 nm、大小均一、具有明显异质性的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小囊泡,有完整的包膜,内为低电子密度物质;Western Blot检测出小泡中含有HSP70和MHC-Ⅰ的表达。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来源微泡可能在其嗜神经侵袭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张卓远严超然李博李龙江
关键词:微泡腺样囊性癌透射电镜扫描电镜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在口腔白斑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MHC-Ⅰ)在伴有不同异常增生程度的口腔白斑中的表达,以探讨MHC-Ⅰ类抗原表达改变后其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以及与口腔白斑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MHC-Ⅰ特异性单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蛋白表达水平检测28例正常口腔黏膜、55例口腔白斑、31例口腔鳞癌内MHC-Ⅰ类抗原的表达。结果伴有重度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与口腔鳞癌内MHC-Ⅰ类抗原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5)。不伴异常增生及伴有轻、中度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内MHC-Ⅰ类抗原的表达和正常黏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HC-Ⅰ在口腔白斑中存在有表达降低的现象,特别在伴有重度异常增生时,其降低与异常增生的程度有关,对判断口腔白斑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吴平凡韩帮锋夏辉严超然李龙江
关键词:口腔白斑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异常增生
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新型靶向载体系统,改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性,增加药物定向富集到肿瘤部位甚至肿瘤细胞内,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分类介绍大分子载体系统、微粒载体系统、磁性药物制剂以及多重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严超然李龙江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脂质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