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乐晓峰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5篇细胞
  • 4篇急性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合酶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早幼粒细胞白...
  • 2篇髓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急性早幼粒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移植
  • 2篇白血病细胞

机构

  • 7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篇乐晓峰
  • 4篇陈珊珊
  • 2篇杨天楹
  • 2篇江滨
  • 2篇常艳
  • 1篇付家瑜
  • 1篇郭乃榄
  • 1篇丘镜滢
  • 1篇单福香
  • 1篇张志彪
  • 1篇王德炳
  • 1篇陆道培

传媒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3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白血病和骨髓移植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进展被引量:4
1995年
白血病和骨髓移植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进展乐晓峰综述杨天楹审校长期以来白血病患者(leukemicpatients,LP)和骨髓移植(BMT)受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DFI)的诊断很困难,生前确诊率仅有20%~30%[1,2]。主要原因是:缺乏特异性临...
乐晓峰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移植真菌感染
免疫学标志分析检测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
1993年
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检测是目前白血病研究领域中关键问题之一,免疫学标志分析方法近年来取得了不少进展,在临床上有较大应用价值。本文概述了免疫学标志分析检测残留白血病的机理,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残留病灶检测中的进展及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结果。
乐晓峰张志彪陈珊珊
关键词:白血病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_1-ETO融合转录产物被引量:14
1994年
应用一对引物(ETOU_1/ETOD_1)通过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1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AML_1-ETO融合转录本,12例初治患者(M_111例、M_41例)中一致性扩增到预期的200bp大小的片段,其中7例证实有典型t(8;21)或其变异型。扩增片段大小及其限制性内切醇谱提示t(8;21)易位的AML_1和ETO基因断裂点局限于一个内含子。5例M_2已完全经解2~38个月仍检测到相同的AML_1-ETO融合mRNA,提示体内仍残存少量t(8;21)异常克隆。AML_1-ETO融合转录本的检测是诊断和监测t(8;21)AML的有力手段。
乐晓峰陈珊珊付家瑜丘镜滢常艳
关键词:白血病聚合酶链反应
RARα/MYL融合mRNA是诊断和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异标志被引量:6
1994年
应用四条引物(R_5,R_6,D_3,D_4)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0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RARα/MYL融合mRNA。建立的方法可在0.1ng细胞总RNA中检出RARα/MYL融合mRNA,相当于在10 ̄4~10 ̄5个正常细胞中检出一个APL细胞,扩增产物的特异性经KpnI酶切法确认。18例患者表达B型融合mRNA(290bn片段),2例表达A型(311bp片段)。2例患者在完全缓解(CR)达4周和16周时仍可检出融合mRNA。1例患者在CR期RT-PCR检测持续阳性,4周后;临床复发。4例在CR期随访9~29周融合mRNA均阴性。2例急性白血病在维甲酸治疗前拟诊APL,但RT。PCR检测阴性,这2例对维甲酸治疗无效,核型分别是t(8;21)和正常。我们认为,RARα/MYL融合mRNA与MYL/RARα融合mRNA一样,也是诊断和监测APL的一个敏感和特异的标志。
乐晓峰陈珊珊付家喻常艳丘镜莹江滨吴萍娜
关键词:白血病聚合酶链反应
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细胞和分子特征
1994年
自Rowley(1973)第一次描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t(8;21)染色体异常以来,人们逐渐发现t(8;21)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近年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了t(8;21)在白血病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有关的要点和进展。
乐晓峰陈珊珊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白血病细胞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及随访──附40例报告被引量:20
1995年
40例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14例进行化疗与ATRA交替维持治疗,11例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15例接受平均6.5月的化疗即终止治疗。随访结果显示,BMT组复发率最低(9.1%),维持组次之(46.2%),终止组最高(80.0%)。3组3年存活率依次为70.1%,51.4%和18.5%。3年持续完全缓解(CCR)率维持组与终止组分别为50.0%和13.0%。再次证实强化疗及骨髓抑制性维持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应尽早进行。应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技术监测PML-RARα融合mRNA,11例转阴者中10例CCR,1例复发,提示阴转率与转归有较好相关。
江滨王德炳单福香傅剑峰陈姗姗郭乃榄乐晓峰陆道培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白血病髓细胞性
白血病的ras癌基因点突变被引量:2
1993年
人类白血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仍不明,癌基因与某些血液系统肿瘤有关,如c-abl癌基因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c-myc癌基因与Burkitt’s淋巴瘤。近年来注意到ras癌基因与白血病有一定关系,且具有某些特点和意义,现简述如下。1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ras癌基因突变是AML最常检测到的癌基因异常,因作者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同,报道的ras突变检出率有差异。1985年前后多采用NIH/3T3细胞转化试验,AML患者存在的活化ras阳性率是58%(11/19例);
乐晓峰杨天楹
关键词:白血症癌基因点突变
白血病和骨髓移植患者合并深部霉菌感染的防治进展被引量:14
1995年
白血病和骨髓移植患者合并深部霉菌感染的防治进展乐晓峰,杨天楹白血病患者(LP)和骨髓移植(BMT)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接受大剂量、多疗程的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而有长时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缺乏和(或)细胞、体液免疫功能障碍,加上广谱抗生素和...
乐晓峰杨天楹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移植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