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惠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脑出血病人38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2004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小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有效、系统的护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治愈28例,好转7例,死亡3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制订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康复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 罗英姿乔惠敏
- 关键词:小脑出血病人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障碍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认知障碍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发病<14 d的脑梗死患者139例,分为研究组71例和对照组68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研究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ADL量表、老年认知筛查量表(ECAQ)、修订的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HDS-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和临床记忆量表(MQ)检测。结果:经过平均1个月的治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研究组Rankin和CSS评分明显降低,ADL、ECAQ、HDS-R、MMSE和MQ评分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认知功能。
- 张华王宏娟罗英姿王巍兰茂升乔惠敏蔡海燕贾志荣王荫华
-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脑梗死神经功能
- 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整体康复训练计划及效果评价
- 2003年
- 脑卒中发病急骤、死亡率高,恢复较慢,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及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我科自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对10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整体康复训练计划,通过感觉、运动输入,建立分离、协调的运动模式,强化康复护理训练,促使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朱玉霞李惠琴乔惠敏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临床护理心理康复护理
- 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2017年
- 目的观察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观察2周治疗前后患者梗死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脉动指数(PI)进行检查比较,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Vm加快、PI指数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CSS、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治疗,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
- 曲传勇王艳蓉高永英蔡海燕乔惠敏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注射液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011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并分析。结果:4周后,治愈例3例(9.38%),显效6例(18.75%),有效12例(37.50%),恶化7例(21.88%),死亡4例(12.50%)。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TOBS患者疗效与生存率。
- 乔惠敏李美贤梁艳茹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护理脑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
- 体感诱发电位在中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指导作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在中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40例经头颅CT确诊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2个月后进行SEP检测,比较健侧与患侧的SEP N20潜伏期和振幅;同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测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正中神经SEP N20潜伏期在出院2个月后、出院时与入院时比较逐渐缩短(P<0.05);患侧上肢正中神经SEP N20振幅出院2个月后、出院时与入院时比较逐渐增强(P<0.05)。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2个月后上肢NIHSS、改良Ashworth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且出院时和出院2个月后均高于入院时,出院2个月后高于出院时(P均<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患侧(偏瘫侧)上肢进行SEP N20检测对脑卒中预后评估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朱玉霞张荣艳付传芳李玉玲乔惠敏赵丽丽刘顺达韩芳董惠珍
- 关键词:偏瘫功能康复体感诱发电位
- 交变电磁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交变电磁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PSD患者119例,分为磁疗组61例和对照组58例,均配合心理治疗及服用帕罗西汀片,磁疗组增加交变电磁场治疗30 min,每日1次。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及ADL评分评定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ADL。结果:经过平均4周的治疗,2组HAMD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磁疗组表现更明显(均P<0.01)。CNS评分,磁疗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磁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7.5%、88.5%与25.9%、74.1%,P<0.05)。结论:应用交变磁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 张华李灵真罗英姿白永生乔惠敏
- 关键词:交变电磁场脑卒中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