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洋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豆品种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 1982年
- 本试验应用变量分析法,分析研究了大豆品种主要性状的平均值、遗传力和遗传进度以及性状间的表现型、遗传型的相关系数,以便了解大豆品种数量性状遗传参数及其各性状问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吉林省当前推广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动态和选择效果,可为大豆品种间杂交亲本的选配、杂种后代表现的预见性以及杂种后代处理方法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利于提高选择效果。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是从吉林省现有和过去推广品种中选取的10个品种:小金黄1号。
- 于德洋
- 关键词:数量性状遗传遗传进度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品种间杂交遗传型
- 大豆品种对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反应的遗传简报
- 1991年
- 大豆孢囊线虫是国内外大豆产区的一种主要病害,使大豆严重减产。1973年美国报道了大豆孢囊线虫的侵染。1984和1985年国内刘汉起和刘维志等报道了八省市25点鉴定出1,3,4号生理小种。Brim等研究证明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受独立遗传的隐性基因控制。本文试图对3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分离做初步研究,用以指导抗线虫育种实践。材料和方法用RY91、RY8育成品系,经三年抗孢囊线虫鉴定分别确定为高抗和感线虫品种,吉林20号做亲本材料,各配制两个正反交组合。 1988年做杂交;1989年种植F1代同时做了回交;1990年对亲本、F1、F2、回交群体和Essex(感病ck)种植在线虫高发生试验田内,每百克土孢囊线虫量为143。行长4m。
- 富健年海于德洋刘玉芳
- 关键词:大豆孢囊线虫病生理小种
- 吉林33号大豆新品种选育报告被引量:2
- 1996年
- 吉林33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于1983年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以所内选育为主,结合南育,经多年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公交8424—31。其特点中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1995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 富健刘玉芳于德洋焦玉刚
- 关键词:大豆杂交育种
- 关于大豆南繁南育与性状选择问题被引量:1
- 1982年
- 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从1970年开始,我们就利用海南岛“天然大温室”的优越条件,进行大豆新品种选育工作,如吉林13号品种,由于采用北方选育与南繁南育相结合,从1970年开始杂交,到1976年就确定推广了,比过去只在北方选育缩短了一半时间。在进行南繁南育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一些试验,如将一些定型品种在两地种植,以比较它们在不同条件下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
- 胡明祥于德洋
- 关键词:南繁性状选择缩短育种年限育种进程主要经济性状亲本组合
- 吉育53号大豆新品种
- 王曙明王跃强孟祥勋于德洋闫晓艳侯升文廖林刘玉芝李楠许明
- 吉育53系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1990年以公交8739-1为母本,辽81-501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该品种为中熟种,生育日数126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80℃。株高70-80cm,分枝2-3个,亚有限结荚习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豆
- 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中国大豆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5
- 1990年
-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高低,除受品种本身内在遗传基因控制外,还受生态区域环境因素(如地理纬度、海拔高度等)的影响。凡是环境条件有利于蛋白质形成,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时,脂肪含量则相应减少;反之,环境条件有利于脂肪形成,脂肪含量增加时,蛋白质含量相应减少。 根据研究结果,初步将中国大豆品质生态区域划分为五大区,即:1.东北大豆生态区;2.黄淮海流域大豆生态区;3.长江流域大豆生态区;4.南方秋、春大豆生态区;5.西北干旱大豆生态区。
- 胡明祥于德洋孟祥勋万超文
- 关键词:大豆生态区域脂肪
- 大豆的产量潜力与高产育种被引量:9
- 1997年
- 大豆的产量潜力与高产育种王曙明王跃强于德洋刘宝泉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公主岭·136100︶大豆通常被看作是低产作物。这主要是由大豆自身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大豆是典型的光呼吸植物。有人推论,如将大豆改变为非光呼吸,产量即可成倍增加。但这种...
- 王曙明王跃强于德洋刘宝泉
- 关键词:大豆育种
- 不同纬度大豆品种光照生态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采用人工控制光照法,对南自21°13′N 的广东省高州县,北到50°15′N 的黑龙江省爱辉县的24个品种进行了光照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品种在出苗至开花日数和生育期与大豆品种的地理纬度、品种类型有关。经长光照处理的大豆品种,其生育日数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加,并且与品种出苗至开花日数呈正相关(r=0.9720)。植株高度、主茎节数和分支数与光照时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8(达到5%显著水准)和0.9436。在所有光照处理下,凡能正常成熟的大豆品种,其产量最高的处理是自然日照。
- 于德洋胡明祥张子金
- 关键词:大豆光照纬度
- 大豆品种对孢囊线虫生理小种抗性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国目前已鉴别的生理小种为基础,由6个省11个地点采集带有3个生理小种的土壤。结果鉴定出10个品系抗8号生理小种,其中7个品系兼抗1号生理小种,5个品系兼抗4号生理小种,共有3个品系抗1,3,4号生理小种。试验表明,对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可用吉林20号作为感病品种以代替Essex。
- 富健于德洋年海刘玉芳
- 关键词: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品种抗性
- 大豆高产株型育种研究被引量:35
- 1980年
- 株型育种是从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从六十年代起又发展为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生理、生化效能育种。农作物的90~95%以上的干物质,来源于光合作用。目前,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只不过1~2%。1976年全省大豆育种攻关协作会议提出要选育亩产550~600斤的高产品种任务和高产株型的设想,同时指出必须对大豆的高产形态性状和生理特性进行研究。
- 胡明祥李开明田佩占于德洋
- 关键词:株型育种大豆育种光合强度节间长度鼓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