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涛

作品数:100 被引量:793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建筑科学
  • 31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36篇城市
  • 7篇营销
  • 7篇高铁
  • 6篇实证
  • 6篇乡村
  • 5篇长三角
  • 5篇城市营销
  • 4篇实证研究
  • 4篇扩权
  • 4篇城市规划
  • 3篇生态
  • 3篇街区
  • 3篇京沪高铁
  • 3篇城市发展
  • 3篇城市化
  • 3篇城市群
  • 2篇遗产
  • 2篇知识
  • 2篇指标体系
  • 2篇韧性

机构

  • 91篇南京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江苏省城市规...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1篇于涛
  • 9篇张京祥
  • 7篇于涛
  • 6篇罗小龙
  • 5篇陈浩
  • 4篇姜珂
  • 3篇沈丽珍
  • 3篇江昼
  • 3篇巫强
  • 3篇殷洁
  • 3篇徐素
  • 2篇陆枭麟
  • 2篇翟国方
  • 2篇韦雪霁
  • 2篇邱瑞祥
  • 2篇严翔
  • 1篇冯建喜
  • 1篇朱鹏宇
  • 1篇陈沧杰
  • 1篇杨钦宇

传媒

  • 22篇现代城市研究
  • 7篇上海城市规划
  • 6篇规划师
  • 5篇2017中国...
  • 4篇经济地理
  • 3篇华中建筑
  • 3篇城市问题
  • 3篇城市规划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人文地理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城市建筑
  • 2篇2018中国...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室内设计与装...
  • 1篇群众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12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旅游地乡村社会空间重构研究——以南京世凹“美丽乡村”为例被引量:33
2020年
在商品经济影响下,乡村社会关系正发生多途径、多层次重构,由于社会关系与空间形态辩证统一,社会关系的异化将引起空间形态的变化。以南京市世凹美丽乡村示范村为案例,从传统社会结构观念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冲突出发,建立研究假设,通过2014年、2016年和2018持续跟踪调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乡村经济社会空间交互过程。结果表明:①所选乡村社会网络发展符合社会资本与市场制度相互作用的发展规律,具有替代效应、挤出效应与互补效应3个明显阶段,符合研究假设;②网络模式由轮轴模式演化到"结构洞"模式再到合作与分派模式,且分别对应扩散型、分支型与簇群型网络结构,伴随行动者的淘汰与迁出与市场经济规则的增强;③空间重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格局重构与乡村空间衰退现象,形成优势经营者区域、原住民的边缘集聚区、外来经营者区域与空间衰退区域。
陆天华于涛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社会关系
共享单车出行的建成环境影响机制——以上海市为例被引量:10
2020年
共享单车在促进绿色出行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和建设带来挑战。以上海市为例,抓取摩拜单车出行轨迹及土地利用、道路网络、公共交通、服务设施等建成环境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探索共享单车出行的建成环境影响机制。得出结论:街道尺度的人口密度、容积率促进共享单车出行,微观尺度的土地混合利用促进共享单车出行;共享单车与公交形成竞争关系,与地铁为共生关系",地铁+共享单车"成为普遍的换乘模式;城市支路网密度提升可有效促进共享单车出行;共享单车出行与居住设施、教育设施、办公设施等通勤出行起终点的相关性较强。以期为营建有利于共享单车出行的建成环境提供相关建议。
严亚磊于涛沈丽珍
关键词:建成环境
制度转型视角下的扬州市重点镇扩权改革与规划创新研究
在区域发展日益受到全球化影响的背景下,制度因素在我国区域与地方发展中扮演了愈加重要的 角色。制度变迁的全面推进将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发生大的转型,而重点镇由于在我国城乡结构体系 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使其既处于我...
于涛刘雨平徐素
关键词:扩权
文献传递
城市营销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思考被引量:55
2007年
全球化时代营造的激烈竞争环境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吸引更多的全球资本,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城市营销作为城市竞争战略的重要手段,城市营销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城市营销理论的研究进展,就城市营销起源、内涵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并对我国营销型城市发展战略的利弊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于涛张京祥
关键词:城市营销
转型期公共空间重置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碎片化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城市传统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表现为城市公共空间出现了重置倾向。文章以此为背景通过分析公共空间重置对城市空间、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我国城市碎片化系统地进行理论研究,并在与国外相近案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使我国城市更为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胡咏嘉于涛罗小龙
关键词:公共空间
精细化治理转型:重点地区总设计师的制度创新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需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城市规划相应的体制机制也在转型中,而重点地区总设计师制度是转型时期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的实践缩影。基于治理视角,文章以广州、深圳重点地区的总设计师制度为例,分析其催化的精细化治理转型的经验,试图建立重点地区总设计师制度的基本路径。总设计师制度创新不在于技术创新,而是在常态化机制下,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总设计师建立契约式合作关系,总设计师发挥统筹分散权力和责任的作用,真正实现协商式规划、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兼顾公共与私人利益,实现城市的品质化发展。
黄静怡于涛
关键词:总设计师
高铁驱动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征与机制研究——以京沪高铁为例被引量:56
2012年
国际理论与实践表明高铁的建设能够推动城市郊区化的发展。现阶段中国高铁大规模建设,与快速城市化同步推进,使得这一影响更为深刻和复杂。在高铁新城形成的过程中,高铁站点发挥了一个"放大器"的功能,推动了以高铁新城为主体的城市郊区化进程。以京沪高铁为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了以高铁新城为代表的郊区化模式特征:①大城市相对主动的郊区化;②规划建设的规模与定位偏高;③迅速改变城市原有空间格局等。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角度,利用城市政体理论分析了高铁驱动城市郊区化的内在机制。最后指出高铁对于城市郊区化的带动效应存在着选择性和不确定性,应从区域层面对高铁沿线及周边城市的定位及关系进行协调,将高铁新城的选址、规划、开发和建设纳入到城市整体空间发展的脉络之中,同时应加强高铁新城规划的公众参与,从而更好的利用高铁驱动中国城市郊区化的可持续发展。
于涛陈昭朱鹏宇
关键词:高速铁路郊区化京沪高铁
高铁新城地区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基于京沪高铁沿线案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高铁新城建设也迎来了一次次热潮,并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京沪线16个高铁新城为研究对象,对站点周边3km半径范围展开研究,基于用地开发量、用地类型、用地结构等空间演变相关指标,从纵向时间序列视角分析研判2009-2019年间高铁新城空间演变的特征变化,将演变历程划分为启动期、缓慢增长期和提质发展期3个阶段,探讨了发展阶段整体呈现出分级、分类、分段的概率性特征等规律,最后提出加强多方规划协同、建设实施动态监控的相关建议,以此为推进京沪线乃至我国其他高铁新城的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思考,为其未来空间规划及建设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苏静婷于涛
关键词:京沪高铁
区域视角下中国县级市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被引量:49
2011年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展正逐步从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转向城市化质量的提升。本文根据城市化发展的新内涵与新趋势,以区域为视角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城乡统筹五个方面构建起我国县级市城市化质量的评估体系,并以长三角地区县级市为例进行城市化质量的实证分析,继而对该体系中五个子系统指标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化质量与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进一步的解析与探讨。
徐素于涛巫强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县级市长三角
城市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被引量:43
2013年
通过系统梳理国际化城市的概念内涵,提出国际化城市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和水平的产物,普遍具有经济实力强大、服务功能良好、管理理念先进、腹地广阔、文化氛围多元、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优良等特点。同时,以契合国际化城市内涵为原则详细筛选出了18个指标构成城市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该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法,对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天津的国际化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实践检验以期为我国城市的国际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易斌于涛翟国方
关键词:城市指标体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