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
-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房颤动早期阶段心房肌细胞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功能改变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小电导钙激活钾(SK)通道在心房颤动(AF)早期阶段的功能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成年比格犬分为快速心房起搏组(5只)和对照组(3只),快速心房起搏组犬经右心房快速起搏(400次/min)4 h,分离获取左心房肌细胞;对照组手术方法相同,但不进行起搏,获取左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两组SK通道介导的钙激活钾电流(IK,Ca)电流密度变化。结果当钳制电位为-100 mV时,快速心房起搏组心房肌细胞电流密度为(-1.7±0.3)pA/pF,对照组为(-0.7±0.1)pA/pF,P<0.01;+80 mV时,快速心房起搏组心房肌细胞电流密度为(4.1±0.6)pA/pF,对照组为(-1.6±0.2)pA/pF,P<0.01。结论 SK通道的功能上调是AF初始阶段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 于涛刘影俞晓立林伟
- 关键词: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心房颤动膜片钳
- 晚期心力衰竭的识别和干预时机的抉择
- 2025年
- 心力衰竭是目前全世界医疗系统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的新挑战,如何准确识别晚期心力衰竭并及时启动转诊治疗是其防治的核心环节。心脏移植和左心室辅助装置的发展改善了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心力衰竭诊疗规范化方面已有所改进,但仍存在诊疗不足、治疗不当及治疗过度等现象。因此,亟待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心力衰竭诊疗模式,以达到医疗成本的合理化控制和改善晚期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该文对晚期心力衰竭的识别和干预时机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上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
- 谢揆择王文艳孔洪黄克力于涛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移植心室辅助装置
-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手术策略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策略,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12年4月至2019年12月,109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通过前正中胸骨全切开、胸骨下段部分切开以及胸腔镜三种方式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围术期及随访期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评价手术安全性和效果。结果93例患者采用胸骨全切开为肠骨全切开组;3例患者采用胸骨下段部分切开及13例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为微创组,合计16例。108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肿瘤根治术,1例左心室恶性肿瘤患者仅行剖胸活检术。全组手术时间(229.04±62.24)min,体外循环时间(84.47±46.7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6.97±34.93)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4.95±57.90)h,术后监护室停留时间(43.24±69.79)h。全组术后并发低心排4例,肺部感染3例,右侧气胸1例,胸部切口愈合不良1例。微创组的体外循环时间虽长于胸骨全切开组,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胸骨全切开组(P<0.05)。术后病理证实107例为心脏黏液瘤,2例为心脏肉瘤。106例患者随访(46.37±25.12)个月,3例死亡,1例左心房黏液瘤患者术后3个月死于重症肺部感染,2例心脏肉瘤患者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13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心脏肿瘤是安全的,且近中期疗效满意,部分患者可采用胸骨下段部分切开或胸腔镜方式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 邹坤魏大闯谭今向波于涛黄克力刘胜中
- 关键词:外科手术微创胸腔镜
- 手术救治ECMO辅助下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致心源性休克伴主动脉缩窄患者1例被引量:2
- 2022年
- 本文报道1例在ECMO辅助下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致心源性休克伴主动脉缩窄的患者,对其同期进行了复合外科手术,最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 邹坤魏大闯李文华黄克力于涛刘胜中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心源性休克主动脉缩窄ECMO
- 以腹水为首发表现的家族性法布雷心肌病1例
- 2024年
- 本文报道1例以腹水为首发表现,后诊断为心脏孤立受累型家族性法布雷病患者。该患者因腹胀、心源性腹水反复就诊于各大医院,心力衰竭病因无法明确,长期利尿、多次行腹腔穿刺引流等治疗,患者腹胀缓解期进行性缩短。近期患者因腹胀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提示腹腔积液在短期内显著增加而就诊。入院后完善心脏磁共振、法布雷基因筛查、α-Gal A酶活性等检查,确诊为法布雷心肌病,并予以酶替代治疗,腹胀控制良好。心脏变异型法布雷病临床上十分罕见,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及首发表现的法布雷心肌病更是鲜有报道。该病例警示,在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右心衰竭或限制性心肌病时,应考虑进行法布雷病筛查,以尽早启动特异性治疗。
- 田维祥伍鑫左明良于涛王文艳
- 关键词:腹水遗传性
- 心肌特异性启动子引导的rNIS基因的摄碘动力学研究
- 2014年
- 目的构建肌凝蛋白轻链蛋白-2(myosin light chain-2,MLC-2p)启动子调控的钠/碘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探讨外源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构建rAAV9-rMLC-2p-rNIS及rAAV9-CMV-rNIS重组腺相关病毒,经酶切鉴定及效价测定。rAAV9-rMLC-2p-rNIS及rAAV9-CMV-rNIS体外感染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行动态摄碘及NaClO4抑制实验观察NIS蛋白的功能和特性。结果成功构建rAAV9-rMLC-2p-rNIS及rAAV9-CMV-rNIS,测得效价为rAAV9-rMLC-2p-rNIS 2.46×1012μg/ml,rAAV9-CMV-rNIS 4.21×1012μg/ml。动态摄碘实验表明感染rAAV9-rMLC-2p-rNIS的心肌细胞的Na125I摄取明显高于非心肌细胞,且能被NaClO4特异性抑制,证实了rMLC-2p启动子的心肌特异性及转染细胞表达的rNIS蛋白有功能。结论成功构建了MLC-2p启动子调控NIS的腺相关病毒载体,证实了外源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为进一步以该报告基因系统的体内动物实验打下基础。
- 刘影于涛林伟邬恒夫
- 关键词:腺相关病毒碘转运体碘放射性核素
- 桡动脉的围术期管理及提高通畅率的临床策略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随着多支动脉甚至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理念普及,桡动脉备受心脏外科医生的青睐。得益于抗痉挛药物的出现、手术技术的改良以及更合适的靶血管选择,多项研究表明桡动脉具有显著的通畅率,并至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阐述动脉旁路移植血管的发展历史、桡动脉的应用现状以及如何通过围术期的有效管理确保桡动脉作为移植血管的可能性、减少围手术期各种因素对于桡动脉的损伤以保证移植血管的质量。
- 何沁泽于涛黄克力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
- 氢溴酸加兰他敏介导AMPKα1/Nrf2/HO-1通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研究氢溴酸加兰他敏(galantamine hydrobromide lycoremine,Gal)介导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α1/Nrf2/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1,HO-1)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内质网应激型凋亡、心肌凋亡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构建心肌I/R损伤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I/R模型组、Gal 1 mg/kg组、Gal 2 mg/kg组、Gal 4 mg/kg组进行后续实验。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壁厚度(LVWT)、左室短轴缩短率(FS);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阳性表达率;RT-PCR检测心肌Caspase-3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内质网应激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cleaved Caspase-12、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蛋白(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protein 34,GADD34)、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immunoglobulin heavy-chainbinding protein,Bi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CollagenⅠ、AMPKα1、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并加入AMPK的抑制剂Compound C进行验证。结果与I/R模型组比较,Gal各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改善,cleaved Caspase-3阳性表达率和Caspase-3 mRNA水平表达降低(P<0.05);Gal 2 mg/kg、Gal 4 mg/kg组LVWT、FS、LVEF升高(P<0.05),LVEDV、LVESV降低(P<0.05),CHOP、cleaved Caspase-12、α-SMA、CollagenⅠ、AMPKα1、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P<0.05),GADD34、BiP蛋白表达升高(P<0.05)。加入AMPK抑制剂Compound C后,与I/R模型组相比较,CC组AMPKα1、Nrf2、HO-1、BiP蛋白水平降低(P<0.05),CHOP、α-SMA、CollagenⅠ蛋白水平升高(P<0.05),LVESV、FS降低(P<0.05),Caspase-3 mRNA水平升高(P<0.05)。与CC组比较,CC+Gal 4mg/kg组AMPKα1、Nrf2、HO-1、BiP蛋白水平升高(P<0.05),CHOP、α-SMA、CollagenⅠ蛋白水平降低(P<0.05),LVESV、FS升高,Caspase-3 mRNA水平降低(P
- 曾菲李强曾昪李希黄克力于涛谭今
- 关键词:氢溴酸加兰他敏心肌缺血再灌注
- 右侧胸骨旁纵行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总结右侧胸骨旁纵行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12~2019-03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接受了右侧胸骨旁第2~3肋间隙纵行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19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其中男10例,女9例。所有患者通过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使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并通过右上肺静脉插入左心室引流管;术中直视下切除病变主动脉瓣膜,间断缝合瓣环,植入人工瓣膜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无扩大手术切口或转为前正中开胸病例。手术时间(256.05±47.54)min,体外循环时间(110.79±23.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1.37±14.93)min,术中失血量(231.58±129.33)ml,术毕回输自体血(314.21±77.84)ml,库血使用量(257.89±238.20)ml。有8例(42.11%)患者未输库存血。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7.95±2.57)h,术后监护室停留时间(29.16±10.76)h,术后引流管安置时间(3.47±0.77)d。患者手术切口长度(4.93±0.57)cm,术后无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发生。1例患者术中停机后发现主肺动脉间隙出血,直接修补困难,再次并行循环放空心脏后修补成功。1例患者术后并发右下肺不张,经治疗后复张。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8.58±2.24)d。患者术后随访(25.68±20.07)个月,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恢复至Ⅰ级;心脏彩超提示人工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过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进行右侧胸骨旁纵行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效果良好,值得在有经验的心脏中心推广。
- 刘胜中魏大闯谭今向波蒋露蒋钦刘科古程于涛黄克力
- 关键词:心脏外科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
-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被引量:6
- 2024年
- 近年来,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在我国取得迅猛发展,但其仍属于高度专业性的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前国内多数单位开展例数少。临床关注仍然主要在围手术期,在LVAD患者精细化管理、康复训练、院外培训护理、心理支持、精确随访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LVAD项目的成功实施需要多学科专业团队协作,包括心血管内、外科,重症医学、超声心动图、麻醉,护理、感染、营养、康复、心理、LVAD协调员等。为此,由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心脏重症与辅助支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发起并组织此领域专家商讨制定LVAD植入的围手术期全程管理规范,以期对国内该技术领域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提高LVAD植入前评估、临床手术和围术期管理质量,更好地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工作组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心脏重症与辅助支持专业委员会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王艺萍王文艳左明良范丹于涛曾昪郭静税敏梁羽黄克力
- 关键词:左心室辅助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