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红
- 作品数:1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马克思的话引发的思考——《法国中尉的女人》对劳工阶层的书写被引量:2
- 2013年
- 《法国中尉的女人》作为一部被奉为经典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在叙事要素上呈现出多元叙事的文化特征,而且在文本内部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并不是阐释者从文本外部强加进去的阐释暴力,而是作者放置在文本中,以后现代主义者独特的关注人类文化的方式,理解并思考英国乃至人类两百多年的文化变迁中的历史、政治、艺术、道德、哲学、生态以及人类诗性表达的叙事机制。
- 任红红
-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后现代主义小说人类文化文化元素文化特征
-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述评被引量:1
- 2010年
- 国内外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国外学者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地研究起步较早,是伴随"后现代主义"概念及其特征辨析与界定开始地。国内对后现代主义小说地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与现代主义小说地译介与研究如影相伴,如"新小说"和"黑色幽默"等后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和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一起被引进。纵观近二十多年以来国内外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总体特征研究、后现代主义小说写作模式研究、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化层面研究三个方面。
- 任红红
- 关键词:写作模式文化研究
- “整一性”的重复与逃逸——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两种结构
- 2015年
- 纵观现代主义及其以前的叙事文学,作品的结构无论是"隐喻"的纵聚合结构,还是"转喻"的横组合结构,都在空间或时间的线性发展层面保证故事的连贯性与整一性。《法国中尉的女人》在"转喻"的横组合结构下具有"隐喻"的纵聚合结构,但是这两种结构在各自方向的重复中,因为故意设置的叙事"链条"的断裂,逃逸了整一性与连贯性,彰显了后结构主义的叙事策略。
- 任红红
- 关键词:整一性隐喻结构
-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十日谈》中的宗教伦理观
- 本文将从基督教伦理观中来探寻《十日谈》中的女性视角。通过分析,《十日谈》中的女性视角与基督教宗教伦理的关系变得更加明晰,西方文化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和以神为本的价值取向深刻影响了薄迎丘的艺术创作。作为西方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离子...
- 任红红
- 关键词:文学评论《十日谈》
-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家庭父子关系的深层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莫言的小说中深描的乡土世界家庭内部和谐与不和谐的父子关系,在表层的父子关系结构中深藏着汉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男性特质的家长制思想;用"孝"的道德元素代替平等交流的"爱"的文化思维;好"面子"的文化思维。这些结构模式并不仅仅存在于以往庙堂文学、知识分子写作中的其他阶层的父子关系中,在乡土世界里的普通的、没有过多知识和文化的农民家庭内部这些深层结构更加根深蒂固。莫言的小说通过对农民父子关系的深描,一方面纠正了长期以来知识分子作家对农民"乡野村夫"不懂"礼教"的偏见,另一方面也深入揭示了乡土文化的根性和恒久性。
- 任红红
- 关键词:父子关系家长制孝文化
- 探微历史纵深与“公正的旁观者”--评《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清人物》
- 2020年
- “公正的旁观者”是陆建德在《思想背后的利益》中提及的一个术语,是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即“把自己放到一个不同的位置——至少在想象中这么做,从而能从大致相等的距离环视远处那些巨大的对象和周围小的对象,并对他们的实际大小比例做出一些正确的判断”,即做一个不偏不倚的第三者——“公正的旁观者”。《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清人物》是陆建德站在“公正的旁观者”角度,通过对林纾、严复、梁启超等历史人物的再解读,在历史纵深处探微,以此重新反思晚清、民国时期的历史、政治、社会,乃至国民性问题。书中收录了作者从2008年到2017年秋,近十年时间陆续公开发表的5篇文章。
- 任红红
-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第三者海潮
- 后现代主义特征下的“反对解释”被引量:1
- 2007年
- 哈桑对“不确定性”与“内在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界定,为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观念奠定了基础。正是这两个特征导致了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又一倾向,即“反对解释”。这一特征不但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而且始终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与作家作品所关注的焦点。
- 任红红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内在性
- 乡村母子关系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以莫言小说为例
- 2016年
- 人类学家以各自的研究视角关注着人类的方方面面,文学人类学家研究文学文本中的人类学症候和具有人类"地方性知识"的文学文本,研究这些文本在"关注个人而关注全人类全宇宙的情感、命运"时的人类意识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莫言的小说对乡村母亲的书写和对母子关系的人类学深描,以文学的"镜像"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乡村母子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深层复杂的文化原因。本论文通过对莫言小说中深描的母子关系地研究,认为莫言的小说在"伦理召唤与回忆中深描的乡村母子关系",呈现了"家长制父权文化与母子关系中母亲的屈从地位",并将父权文化遮蔽在"深闺"的乡村母亲前置,以关注人类的情怀关注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在此基础上论文也深入研究了小说中显现的乡村母亲的智慧和德性及其价值和意义。
- 任红红
- 在西学语境下构建中国本土叙事话语——《从文本到叙事》所彰显的意义与可能性
- 2022年
- 现代文学以降,本土文学的创作实践与叙事话语多受西方叙事学理论的影响。中国古典叙事与西方现代文学的语境和传统完全不同,因此西学语境很难对照本土文学话语。鉴于此,深入中国叙事文学的肌理,梳理小说叙事的根脉,正本清源,构建本土叙事学话语体系,对于本土叙事学研究和文学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文本到叙事》作为本土叙事学研究的显著成果,可以为本土叙事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理论支撑。
- 张哲任红红
- 关键词:叙事学
- 异国书写中的“他者”:《虚拟偶像爱朵露》中的“城寨形象”
- 2024年
- 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他者”是注视者笔下的异国形象。赛博朋克文学的经典之作,吉布森《虚拟偶像爱朵露》中作为“他者”的城寨形象即源于作者所处的社会与时代对中国的“集体想象”,也源于他对中国香港九龙城寨直接与间接接受中的想象与书写。而他想象和书写中的城寨形象集乐园般的乌托邦和受制于各种规则的无自由之地等特点于一身,承载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博弈中对西方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 任红红崔灏林
- 关键词:形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