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芳芳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鼻-鼻窦...
  • 3篇鼻窦
  • 3篇鼻窦炎
  • 2篇电凝
  • 2篇电凝术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咽喉部
  • 2篇咽喉部血管瘤
  • 2篇延髓
  • 2篇预后
  • 2篇支撑喉镜
  • 2篇中隔偏曲
  • 2篇双极电凝
  • 2篇偏曲
  • 2篇内耳
  • 2篇喉部
  • 2篇喉镜
  • 2篇耳蜗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五...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任芳芳
  • 3篇王海威
  • 3篇郑振宇
  • 2篇王伟韬
  • 2篇李玲玲
  • 2篇张呈辉
  • 2篇王章锋
  • 2篇王重建
  • 1篇牛永芝
  • 1篇王彦君

传媒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910名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与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了解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鼻中隔偏曲的相关性。方法分层随机抽取郑州市1910名12~15岁初中新生,采取问卷调查及专科体检的形式,根据量表、体检结果,了解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鼻窦炎患病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抽样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的患病率为6.2%(119/1910);慢性鼻-鼻窦炎患病群体与非患病群体中,轻、中度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27.7%(33/119)和31.2%(559/17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2,P>0.05);重度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13.4%(16/119)和8.0%(144/17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5)。结论初中新生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与重度鼻中隔偏曲具有相关性。
郑振宇丁怡戈李灏然王海威张宇李玲玲任芳芳王素洁王重建田广永
关键词:初中生鼻中隔偏曲慢性鼻-鼻窦炎
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与细菌生物膜被引量:5
2013年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症状持续至少12周,是宿主和环境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CRS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最近有报道指出美国CRS患病率大于16%,
任芳芳牛永芝王彦君
关键词:鼻窦炎细菌生物膜
血-迷路屏障通透性与突聋发病机制及预后的关系:在3D real IR的发现
2024年
目的分析突聋患者的内耳钆造影MRI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 real inversion recovery,3D real IR)成像上的表现,探讨血-迷路屏障的通透性与突聋发病机制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1例单侧突聋患者行内耳钆造影MRI,测量患耳和健耳的耳蜗信号强度,并测量延髓信号强度,分别计算出耳蜗/延髓比值(cochlear/medulla ratio,CM ratio),以CM比值作为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标志物,分析突聋患者患耳、健耳CM比值的不对称程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41例患者中,33例(80.48%)患耳的CM比值高于健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CM比值为健耳的1.5倍以下者18例,治疗有效率为77.78%(14/18);患侧CM比值不高于健侧者8例,治疗有效率为100%;达到健耳的1.5倍至1.75倍之间者7例,治疗有效率为100%(7/7);达到健耳的1.75倍至2.0倍之间者2例,治疗有效率为50%(1/2);达到健耳的2.0倍以上者14例,治疗有效率为14.28%(1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耳3D Real IR可显示突聋患者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改变,80.48%的突聋患者患侧耳蜗出现高信号,患耳CM比值达健耳的1.75倍以上者多数预后不良。
张呈辉任芳芳王伟韬郝芳冀少杰
关键词:突聋预后
支撑喉镜下双极电凝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支撑喉镜下双极电凝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咽喉部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采用支撑喉镜下双极电凝联合药物局部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支撑喉镜下单纯药物注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达到显效以上疗效所需的治疗次数。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研究组中达到显效以上疗效所需的治疗次数为(1.15±0.3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1.2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P<0.001);研究组术后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2)。结论支撑喉镜下双极电凝与药物局部注射联用治疗咽喉部血管瘤,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所需的手术次数较少,值得临床医师予以采纳及推广。
任芳芳王章锋
关键词:咽肿瘤血管瘤电凝术
支撑喉镜下双极电凝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疗效被引量:2
2021年
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脉管畸形,临床上比较常见,大约有60%的血管瘤发生在头颈颌面部,多见于口腔,发生于咽喉部者较少见;。咽喉部血管瘤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可有咽部不适感或咽喉部异物感;若不断增大,可破坏和妨碍咽喉部的结构和功能,出现吞咽不适、呼吸困难、咯血、声音嘶哑等症状,一旦肿瘤破溃,则有大出血的可能,甚至可能引起窒息,因此,咽喉部血管瘤虽属良性病变,一旦发现,应早期积极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
任芳芳王章锋
关键词:血管瘤平阳霉素电凝术喉镜
高中新生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鼻窦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高中新生鼻中隔偏曲(nasal septum deviation,NSD)与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病率,为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郑州市1 565名高中新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设计调查表和专科体检结果,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鼻窦炎的患病率及其关系。结果郑州市高中新生NSD和CRS患病率分别为47.7%,7.3%。男生NSD、CRS患病率(51.9%,9.8%)较女生(43.6%,4.9%)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98,14.33,P值均<0.01)。高中新生仅在NSD(重度)组与无NSD组相比时CR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8,P=0.00)。结论高中新生特别是男生是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鼻窦炎的高发人群,且重度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患病相关。建议高发人群密切随访,定期体检、适时干预、早做预治。
郑振宇丁怡戈李灏然王海威张宇李玲玲任芳芳王素洁王重建
关键词:鼻中隔鼻窦炎患病率
鼻内镜和微型吸切器联合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患者的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鼻内镜和微型吸切器联合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支撑喉镜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鼻内镜和微型吸切器联合支撑喉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治疗前后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发声时间、声音完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方面、生理方面及情感方面等V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和微型吸切器联合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预后时间,改善嗓音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支撑喉镜手术治疗。
任芳芳
关键词:鼻内镜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并发症
过敏原阻隔剂对鼻喷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观察过敏原阻隔剂对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耳鼻喉科门诊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10例,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进行鼻腔冲洗,冲洗后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过敏原阻隔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鼻痒、鼻塞、喷嚏、清水样涕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89.1%,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下两组患者鼻部综合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敏原阻隔剂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及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振宇张宇丁怡戈李灏然王海威任芳芳王素洁
关键词:鼻腔冲洗变应性鼻炎疗效
内耳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成像与突发性聋预后
2024年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内耳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three dimensional real inversion recovery,3D Real IR)成像表现,探讨内耳不同信号强度与突聋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25日—2023年4月10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及门诊治疗的单侧突聋患者60例,按照听力曲线将患者分为低频下降型4例、高频下降型1例、平坦下降型34例和全聋型21例。由于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治疗方法一致,将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的55例患者按治疗有效与否分为无效组25例和有效组30例;按治疗前听力分级,分为轻度听力损失组11例、中度听力损失组7例、重度听力损失组16例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组21例;根据听力下降与否分为患耳组55耳和健耳组55耳。比较患耳和健耳的耳蜗信号强度,并测量延髓信号强度,分别计算耳蜗/延髓(cochlea/medulla ratio,CM)比值,分析耳蜗信号强度与治疗结果之间关系。结果无效组CM比值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耳组与健耳组CM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组患耳CM比值比较(2.57±3.02 vs 1.77±0.87 vs 2.04±1.98 vs 2.51±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4,P=0.823)。结论内耳3D Real IR可显示突聋患者血-迷路屏障通透性的改变,CM比值可以更精确了解突聋患者内耳受损的程度,CM比值大小与听力损失程度并不一致,可以单独作为一种判断突聋预后的因素。突聋患者CM比值高于1.58提示可能预后不良。
张呈辉王伟韬任芳芳冀少杰周鼎坤
关键词:突发性聋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